开善寺正殿
共 1690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44
历史沿革
开善寺正殿建于明成化十二年(1475年)。
清雍正四年(1726年),维修损坏的山风。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正殿“椽角瓦飞爪风山等处朽坏”,住持与徒孙等对正殿进行了维修,更换了朽坏的构件等。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茶商姜先兆出资整修,吴国柱等进行施工。加固、改造了松散的斗拱和屋顶,转角部分改造比较大,转角镏金斗拱的后尾被截断,直接在尾上加短柱,上撑角梁。
1958年,开善寺正殿被作为粮食仓库,四个转角部分被独立分隔成粮仓,枋底皮仍留有开凿的长方形孔洞。
1995年,荥经县文管对正殿内及周围的建筑垃圾进行了清理,台基、柱等显露出来,疏通排水沟,对正殿内也进行了局部的维修,墩接柱脚糟朽的柱子,砖墙代替了原来的土坯墙;并安装了门窗。在前、后檐次间砌槛墙,上施槛窗,当心间安装了隔扇门;用抓钉或角铁等对柱、枋进行了加固;更换了部分严重糟朽的椽。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开善寺受到较大破坏。
2012年11月,开善寺灾后修缮工程竣工。
建筑特点
开善寺正殿呈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长度均为13.9米。檐柱内侧9厘米,并有侧脚和升起。抬梁式全木质9槫结构,歇山顶,通高10.55米,现在为小青瓦铺顶。檐下施七铺作斗栱,当心间补间斗拱2朵,次间1朵,四周共施镏金斗拱28朵,琴面昂。前檐斗拱为单翘重拱三昂,第一跳华拱头施雕刻、装饰成多种动物的头像,转角部分为象头,象鼻或上卷,或下卷;柱头铺鱼龙图案平面浮雕;当心间补间铺作龙头平面浮雕,口含宝珠;次间补间铺作施欲展翅飞翔的凤,或含宝珠,或紧闭喙。斗拱除前檐补间铺作施单杪重拱三昂,其余均为单杪重拱双昂,华拱头雕饰象头,在柱头铺作的象鼻冲下卷,而补间铺作的象鼻朝上卷。后檐也都是单杪双昂,华拱头的雕饰与前檐一致。镏金斗拱采用的是挑金工艺,其撑头木及耍头等构件延伸到金步,后尾附在金槫下,起到对金槫及其以上构件的悬挑作用。前次间普拍枋低于柱头12厘米,普拍枋厚度7厘米,普拍枋至山面当心间提高一跳,从而使斗拱减去一昂。
开善寺正殿
开善寺正殿无论是在建筑结构或建筑艺术上,与同期的同类建筑相比,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手法和风格,具有抬梁结构向穿逗结构过渡的建筑特征。正殿采用正方形的平面布局,以素抱鼓式柱础托起各柱。采用早期建筑之手法的柱侧角以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前后檐及山面的柱子用阑额连接,并在阑格上下施加额枋。在当心间阑额上以高浮雕的手法镌雕两条出水蛟龙,张牙舞爪,飞腾夺珠;两次间阑额上浅浮雕两只飞向太阳的凤凰。阑额是承托斗拱连接的功能构件,但在该建筑上它以精工细腻的雕刻,美观大方的造型,将传说中的“二龙戏珠、双凤朝阳”雕刻于阑额之上,使之形成装饰,运用了功能构件和艺术符号充分融为一体的特殊建筑构思,这在同时代的建筑是鲜见的。
文物遗存
开善寺正殿的梁、枋、斗拱、椽、望等构件都装饰有彩画,但年久失修已经脱落或者遭到人为严重破坏。从残存的彩画看,梁、枋彩画以旋子彩画为主,墨线粗犷,旋花较大,具有明早期旋子彩画的特点。色彩有绿彩、红彩、蓝彩。梁枋、天花龙骨上都题有墨书。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保护措施
1991年,开善寺正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开善寺正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现建筑围墙内占地范围,即北40米临街,东3米、南3米两面与县电力公司(开善寺电站)为邻,西60米至民房。面积1778.8平方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向东延伸至若水广场,向西延伸至姜家大院,向南延伸至小坪山,向北延伸至人民路。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