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峡水电站
发展历程
水电站景观(一)(20张)
2000年1月1日,划转到。
2022年9月21日,李家峡水电站5号机扩机工程蜗壳挂装及焊接全部完成,标志着李家峡水电站5号机扩机工程迎来重要工程节点。
2023年5月,青海省李家峡水电站5号机扩机工程定子顺利吊装成功,标志着扩机项目迎来重要工程节点,为确保李家峡水电站5号机组按期投产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9月23日消息,李家峡水电站扩机工程5号机组顺利通过启动验收。10月10日22时16分,黄河李家峡水电站扩机工程5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
基础设施
电站安装5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一期4台,二期1台),单机容量40万kW,总装机200万kW,年均发电量59亿kW·h,是中国首次采用双排机布置的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双排机水电站。4号机组采用蒸发冷却新技术,在国内尚属首例。水库库容16.5亿立方米,为日、周调节。
规模
当地图片
交通
西宁――坎布拉,全程高速,每一个小时汽车1班。
特色
青海境内的属黄河上游第二阶梯水电站之一,在著名的下面,周边由红色砂岩形成的的群山围绕。阳光下山阳面红褐、山阴面深褐,水浅处碧绿、水深处湛蓝。群山峻峭,海拔近4000米,水面辽阔,深处逾180米。山水辉映,极其壮美。由此流出,清澈见底,与寻常见到的黄河回然不同。
设计
当地图片
坝面模板采用预制模板,
电站由拦河大坝、坝后式发电厂房、泄水、灌溉渠道、330KV出线站等永久建筑物组成,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等综合效益。水电站大坝型为混凝土三圆心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55米,16.5亿立方米,坝址控制13.6747万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为5×4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59亿千瓦时,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4×40万千瓦,与西北330千伏电网联接,在系统中担任调峰、调频任务,是西北电网主要之一,
电站与西北330KV联网,主供陕、甘、宁、青三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系统内承担调峰、调频,它不仅是最大的水电站,而且是中国首次设计采用双排机布置的水电站,也是我国首次设计采用双排机设计,世界上最大的双排机布置的水电站。
工程施工
基本信息
李家峡水电站
电站安装5台混流式水轮(一期4台,二期1台),单机容量40万kW,总装机200万kw,年均发电量59亿kw·h,是中国首次采用双排机布置的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双排机水电站。4号机组采用蒸发冷却新技术,在国内尚属首例。水库16.5亿立方米,为日、周调节。大坝为三心圆双曲拱坝,坝长414.39m,坝高155m,坝顶宽8m,坝底宽45m。电站与西北30kV电网联网,是西北最大的水电站,主供陕、甘、宁、青四省,在系统中担任调峰、调频,汛期担负基荷。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等综合效益。电站4台机组分别于1997年2月13日、12月10日、1998年6月6日、1999年12月10日投产,至2000年5月31日,累计发电量为110,5475亿kw·h。
2022年3月,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李家峡水电站5号机组扩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安装单机容量4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一台。该机组采用新型国产化蒸发冷却工质,将进一步提高机组运行维护的自动化水平,计划于2023年8月并网发电。
工程截流
工程截流为上游已建成梯级电站条件下截流的典型。电站位于其上游108.6km,非汛期区间甚少;电站位于其下游225.4km,回水无影响。该工程采用,截流时段为1991年10月中旬,截流流量主要为龙羊峡发电下泄流量,在确定流量标准时综合考虑了龙羊峡电站在西北电网中的骨干位置和可能调度的出力变幅以及李家峡工程本身的截流难度,确定龙羊峡按1~2台机组运行时下泄流量300~600m立方米/秒作为设计标准,截流方式为自右岸向左岸单立堵,宽度40m。截流流量变化范围620~262立方米/秒。共抛投15t混凝土四面体38个,20t四面体10个,0.8m×0.8m×2m钢筋笼990个,石碴1100车,总方量约1万立方米。平均抛投强度1车/1.5min,最高抛投强度1.3车/min。在龙口合龙宽度达8~12m处,采用串联右岸单进占立堵截流。1991年10月11日8时至13日11时顺利合龙,总历时51h,实际流量为620~262立方米/秒,共抛投石渣1万立方米和15~20t四面体、铅丝笼等共1000余立方米,实际截流落差5.3m,达5.4m/s。
李家峡水电站
李家峡水电站导流洞分上下两层施工,上层开挖为全断面掘进,高5.5~6.5m,断面面积60~80㎡。导流洞身总长1336.5m,施工进度Ⅱ、Ⅲ类围岩段月平均120m,最大达到178m(上半部)。月进尺与地质条件有很大关系,如果是Ⅱ、Ⅲ类围岩,每天放2.5茬炮,即日进尺7.4m(每茬进尺2.8~3.0m),则月进尺可超过200m,但李家峡Ⅱ、Ⅲ类围岩连续未超出200m,因此遇到地质条件差的地段,施工速度不得不降下来。
基础处理
对左岸顺河断层F20共布置5层共10个混凝土抗剪传力洞塞,有效抗剪面积达450㎡,传力塞插入断层组下盘岩体之内,并对外围岩石进行高压,用1000根长20m的插入岩体。对顺河断层F26,除地表浅层置换墙外,还布置了3层平洞、4条竖井的状深层置换系统。对右岸F27顺河断层,除挖除上盘孤立岩体,回填混凝土塞,并布置了3层平洞,4条的网格状深层混凝土置换系统。
李家峡水电站处高寒地带,坝面模板采用预制模板,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为“п”型,规格为1.5m×1.5m(高*宽);另一种“П”型,有1.5m×3.0m与2.0×3.0两种。2.0×3.0规格的模板重1.8t,钢筋用量,它们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立模方便,模板基本不变形、不漏浆,坝面外观质量好,模板有保温作用,减少的损耗。
2022年9月11日,李家峡水电站5号机组扩机工程项目5号机组最后一节蜗壳挂装成功,机组蜗壳挂装工作正式结束,标志着5号机组扩机工程进入新阶段。
工程量
电站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明挖1122.5万立方米,石方洞挖48.6万立方米,287.5万立方米,钢筋7.67万t,19.1万米,21.6万米,排水孔22万米,化学灌浆2.3万米。
工程于1988年4月开工,1991年10月截流,1996年12月水库蓄水,1997年2月第1台机组发电,1999年11月第一期工程机组全部投产,2001年第4季度竣工。工程总概算92.398亿元。单位千瓦投资5775元。库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湖水碧绿,是发展的理想场所。
地质
水电站景观(二)(20张)
周边的岩体为及相对,两岸高于且向黄河排泄,无低于水库水位的邻谷及排水低地,不存在永久渗漏问题。当正常蓄水位2180m时,水库面积31.58平方公里,长约41.5km。水库淹没涉及青海省、尖扎和3个县。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需迁移人口3214人,按5年一遇洪水标准征地,淹没耕地5039亩。
布置
电站枢纽建筑物由三心圆、、坝后厂房和左、右岸首组成。
李家峡水电站
泄水建筑物由傍山布置的左、右中孔和左底孔泄水道组成。左底孔进口高程2100m,工作弧门为5m×7m。泄槽全长200.5m,采用“燕尾式导扩坎”挑流消能。左中孔和右中孔进口高程为2120m,工作弧门为8m×10m。泄槽全长分别为215.7m和230.7m,均采用窄缝式挑流鼻坎消能。在设计和时,可安全宣泄4100立方米/秒和6103立方米/秒。
坝后厂房采用新型的坝后背管、形式,厂房尺寸为160.9m×48.5m×67.7m[长×宽(双排机)×高],进水口高程2130m,进水口事故快速闸门尺寸为8m×9m,采用一机一管布置,引水钢管直径8m,330kV和5台SSP7—45000/330的布置在厂、坝之间的平台上。开关站采用六氟化硫封闭组合电器。330kV的出线站布置在坝下游左坝沟口。
灌溉渠首分别由布置在左、右两岸直径为1.4m和1.6m的灌溉管组成。
李家峡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双排机组布置单机400MW的大型水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2000MW的双排机组厂房在20世纪末居世界首位。对双曲拱坝坝肩岩体深层抗滑稳定采用抗剪传力洞混凝土网格置换及大吨位加固;对近坝大型库岸滑坡采用“削头”减载和“压脚”措施;对下游消能区滑坡则采用大型膜袋混凝土护坡,辅以锚索加固及加强排水等处理措施,为中国拱坝坝肩深层处理和大型滑坡综合治理,积累了试验研究、施工和安全监测的经验。
供电能力
李家峡水电站以为主,当2180m时,总库容16.5亿立方米,200万kW,58.1万kW,59亿kW·h,还可发展农田灌溉约10万亩。电站枢纽建筑物由拦河坝、泄水和、坝后及地下窑洞式厂房,以及左、右岸灌溉渠首等组成。拦河坝为三圆心拱坝,最大坝高165m,坝顶弧长460m(包括重力墩长30m)。设2个中孔、1个底孔,其中1个中孔设于右岸,另一个中孔及底孔布置于左岸。通过,调整各泄水建筑物挑流水舌的落点横向错开,并沿纵向拉开,以减小最大。厂房内安装5台单机容量40万kW,其中坝后内设3台,右岸窑洞式地下厂房内设2台。安装间位于坝后与地下厂房之间;左、右岸灌溉渠首的设计引水流量分别为5.0立方米/秒和3.0立方米/秒,最大设计引水流量分别为8.0立方米/秒和5.0立方米/秒。
采用技术
李家峡水电站
蒸发冷却发电机,在定子线棒内有若干空心导线,在导线两端有供冷却液和的分气嘴。线棒结构比较特殊,为了使蒸发的气和液不泄漏、不堵塞,发电机定子下线是一个重要环节。为了确保4号机定子下线的工程质量,作为监理部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加以控制。
安全维护
李家峡工程初设审定为拱形整体重力坝。由于河床发育有多条顺河向断层,且多组构造相交切,岩体整体性较差。为减轻河床顺河断层的处理难度,提高工程的安全,节约混凝土工程量,将坝型最后调整为将大部分荷载传向两岸岩体的三圆心,更好地适应了地形地质特点,并节约混凝土量70万立方米。体型优化专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大坝基础地质条件复杂,各级发育,大坝左坝肩、右坝肩部不同程度地存在以断层结构为主要控制因素的抗滑稳定、变形稳定和局部渗透稳定问题;河床坝基也存在较严重变形稳定和渗透稳定问题,采用了混凝土回填置换、混凝土抗剪传力洞、混凝土网格置换高压、化学灌浆、大吨位等特殊基础处理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基础稳定问题,在工程基础处理成功的经验基础上,在国内外复杂地基高拱坝方面又有了较大的进步。
关于滑坡稳定研究,提出了分期逐渐蓄水,不断分析预测,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处理量的技术措施,最终节约工程投资5000万元。该项研究成果获国电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双排机组厂房枢纽布置方面,将发电厂房布置为全坝后双排机厂房,其前后机组的尾水管为上下两层重叠布置。该厂房成为中国惟一一座,也是单机容量最大的双排机组厂房,为中国窄峡河谷大型水电站的枢纽布置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在国内首次采用表面土工和膜袋混凝土相结合的柔性表面防渗处理,加周边锚固的处理措施,为干旱地区治理积累了新的经验。
工程为厚度较薄的,引水发电钢管经过比较,选定了下游坝面管的布置型式(简称坝后背管)。李家峡坝后背管的HD值属于中国最大值,中国原有的钢管设计规范中对背管设计又没有明确规定。在设计中,对下游坝面管的受力条件、大坝结合部位的结构措施、背管的结构设计及计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坝后背管的设计及钢管规范的编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意义
李家峡水电站自投产发电以来,始终坚持以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电站的综合管理水平日益提高,连年超额完成上级单位下达的生产任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支援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为国家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黄河上游水电资源的开发,大大加速了上游的发展,当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所获荣誉
2023年1月,入选“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