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云台
共 2301字,需浏览 5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居庸关
居庸关云台,坐落在关城之内,是元代过街塔的基座。居庸关过街塔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元顺帝指定四名藏族人作为云台的设计和工程指挥,建成于至正五年(1345年)。
明初时,居庸关云台上原有三座白色藏式佛塔(过街塔)先后被毁。
明正统四年(1439年)起,居庸关云台上破败的塔基拆除。
明正统八年(1443年),居庸关云台上泰安寺佛殿得以重建,并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建完成,殿内供奉有毗卢遮那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佛像。今拱门内尚存有正统十年(1445年)五月十五日修建的款识铭文。
明弘治年间(1488一1505年),居庸关云台上修建有一座正台云阁。
居庸关云台旧图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五月,居庸关云台上的殿宇建筑在一场大火中毁掉。顶部仅有平台,周围余石护栏及排水龙头,即今日所见之外观,因而被称作云台。
1993年,北京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对居庸关云台进行整体修缮。
1998年3月28日,居庸关云台对社会开放。
建筑特色
结构
居庸关云台为白色大理石砌成,呈长方形,通高9.5米,基座下部东西长26.84米,南北长17.57米,基座顶部东西长25.21米,南北长12.9米。台顶四周为雕花石栏及排水龙头,台子正中南北方向辟有一卷洞,形状如半个八角形,属于中国古代砖石拱中一种较为特殊的构造。卷洞宽6.32米,高7.27米,长17.57米,车马可在内通行。
居庸关云台顶部的四个方向均有挑出的两层石平盘,上有如意云、兽面和缨络垂珠的浮雕。石平盘上方安装有一圈石质护栏,护栏望柱下方和台顶的四角位置均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
居庸关云台
特点
居庸关云台是一座下大上小的汉白玉石台座,券门内外的浮雕和装饰均为藏式风格。从整体来看,居庸关云台浮雕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堪称元代雕刻艺术的精品之作。
文物遗存
居庸关云台券门内壁的五曼荼罗的主尊佛像,由北往南依次为:释迦牟尼佛(如来佛)、阿弥陀佛(菩萨形)、阿佛(菩萨形)、金刚手菩萨、普明菩萨。其中除释迦牟尼为佛祖之外,其他四菩萨在此显现,则有四方教主的意思。五曼荼罗连同其他佛像,共197尊。十方佛的每方佛周围还分别刻有小佛102座,共计小佛1020座,取共千佛之意。这些小佛,是明朝正统年间,修建泰安寺时,由镇守永宁(今延庆县境)的太监谷春主持补刻的。连同十方佛下的菩萨、比丘,券顶两侧共有刻像1060尊。
历史文化
居庸关
居庸关云台
居庸关之名取“徙居庸徒”之意,唐时名蓟门关、军都关、居庸关等,以后宋、元、明、清历代都沿用居庸关名。据记载,明代大将军徐达曾建关城(指居庸关长城),城跨两山,周长6.5千米,高14米,现仅存云台。
雕刻经文
西夏文《造塔功德记》局部
居庸关云台券门两壁四天王的空间处,有用梵、藏、八思巴、畏兀儿、西夏、汉等六种文字镌刻的《如来心经》经文、咒语、造塔功德记等,其中是纪录中国古代党项族语言的文字,创制于西夏大庆元年—大庆三年(1036―1038年),当时约有六千多字流行。是元世祖命其帝师八思巴创立的蒙古新字。它脱胎于,采用拼音的方式书写,并于元至元六年(1269年)颁诏推行。
文物价值
居庸关云台为研究民族关系史、佛教史、建筑史、艺术史等提供第一手材料,保存下来的西夏文和八思巴文石刻文字对破译古代文字,以及研究西夏、蒙古历史都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居庸关云台
文物保护
1961年,北京市文化主管部门拨款对居庸关云台进行修缮,并按原样补配,修复了残破的台顶护栏,使云台整体面貌得到了改善。
居庸关云台保护碑
1961年3月4日,居庸关云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
1973年,北京市对居庸关云台修缮,恢复了天王像等残破处的面貌,解决了当时云台顶部的漏水问题,使这座古代文物建筑的面貌完整、美观。
1975年,施工人员又对居庸关云台顶部残破、断裂的望柱头及排水龙头采用环氧树脂进行了粘接加固。
1984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结合北京市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有机硅在古文物、古建筑保护上的应用研究》课题,针对居庸关云台的现状,制定出保护、修缮方案。重点解决石雕风化和洞顶渗漏等问题,并对云台四周人为造成的混乱环境进行彻底治理。方案于1984年3月上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1984年4月获准后进行施工。
2000—2002年,居庸关二期修复工程对居庸关云台古道步行街石板路面铺装。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居庸关云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北的居庸关关城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