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坑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2 21:04

地名由来:原有东坑村,宋末形成东坑圩。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东坑镇上榜。

2021年10月,东坑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131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东坑镇榜上有名。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东坑镇人口数量为18.79万人,位列东莞市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2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东坑镇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东坑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东坑镇位列第327名。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东坑镇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东坑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中部,地处穗、深、港经济走廊,公路网络完善,北距广州70公里,南至深圳特区60公里,距东莞火车站5公里,距香港90公里。东、南、西、北分别与东莞市寮步、大朗、常平、横沥、茶山5镇接壤,属半埔田片半丘陵地区。全镇面积2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万,流动人口10万多,镇府驻地距东莞市中心区20公里。

东坑镇基础设施完善,日供水8万立方米,日供电30万千瓦,有11万千伏,22万千伏变电站,现有开通10000多门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开通了INTERNET国际互连网,拥有现代化一流通讯设备。镇内各类专业银行,银行服务网点遍布全镇。

-

东坑镇各村

东坑镇于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7)始置居,现分1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

东坑村:宋末立村,从南雄珠矶巷沙井头井坑村迁来,因村建在一条坑之东而得名。

寮边头村:本传在宋孝宗年间,有一姓尧人氏放鸭到此,在水边搭间草寮住下,不久一批温姓人氏在草寮北面建房住下,宋末,从东莞张村迁入卢姓人氏,逐渐发展成一个村庄,取名为寮边头。

长安塘村:明末由寮边头村民分出立村,因村旁有座马安岭,地形面临水塘、平川,整个村庄象坐于太师椅上,因村庄原北门楼(已拆毁)雕刻“长安世居”四字而得现在的村名。

黄麻岭村:清乾隆年间南社人迁来立村,传说双岗岭有凤凰一对,因名为凤凰岭,后大井头与苏坑交界的以种黄麻为生的村民迁来定居,而得名。

塔岗村:明初立村,坐落于小山岗上,因村前有一花塔(己拆毁)而得名。坑美村:明初立村,据闻是“陇西”传人,属末尾支流,住地又在东坑之末,故称坑尾,后人因谐音称坑美。

井美村:明嘉靖年间立村,因村中有眼大泉井,井水清凉甘美而得名,有“道长人远须留步,井美泉甘且共尝”之说。

新门楼村:明朝嘉靖年间立村,取名为新门楼。

初坑村:初坑村又名丁屋新围,清末立村,由丁屋分居而来,因当时附近没有村庄,故名初坑。

凤大村:由凤鸣岗和大田膛两村合并而成,取两村头个字而成凤大村。

丁屋村:原名琥珀坑,明洪武五年五月五日午时立村,始祖丁雪村,自居此地后连生五子,故改村名为丁屋。

彭屋村:宋朝度宗年间迁居于此,因村向马坑山而名马坑村,后彭姓多聚居于此,以姓东坑镇中心图氏命名,得今彭屋村名。

黄屋村:南宋度宗年间立村,因村向马坑山而得名马坑,始有丁、彭、黄三姓同居于此,后三姓分居,黄姓居多,以姓氏命名为黄屋村。

角社村:宋朝置居,据传原为荒山野岭,毒蛇遍地,初称为“恶蛇村”,后又因地处偏僻而改称“角蛇村”,至清代,因民间团体多称“社”,社与蛇近音,故改称“角社”。

井美村:明嘉靖年间立村,因村中有眼大泉井,井水清凉甘美而得名,有“道长人远须留步,井美泉甘且共尝”之说。

彭屋彭氏大宗祠

彭屋彭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彭屋村,建于明嘉(1521-1566)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有四百余年历史,由彭屋村史上名人彭世潮(御赐进士官拜陕西道监察御

金溪文化古村

永丰县旅游重点景区。位于陶唐乡境内,距乡政府5公里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咸亨初年,距今已绵延了上千年,成为永丰历史见证。自宋绍兴年间始就官宦商贾辈出。宋、元、明、清历朝以来,该村的进士就达十余

东莞丁氏祠堂

东莞丁氏祠堂地处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丁屋村。始建于明朝景泰(1450~1461)年间,清朝光绪九年(1883)重修,现存良好。在东莞素有“三间祠堂、四间庙”之说,历代传闻,“丁氏祠堂”就是其中

初坑村十八烈士纪念碑

初坑村十八烈士纪念碑(又称正坑十八烈士纪念碑)位于东坑镇初坑村独岭,GPS坐标:北纬22°5907.0,东经113°5531.3,海拔高程9米。1946年4月上旬,东江纵队第一支队第二大队第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