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驱动开发

CoderPark

共 165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04-25 00:00

在互联网浸淫多年的人对 TDD[1]BDD[2] 和 DDD[3] 都是耳熟能详的,看着都是好东西,但就是落不了地。

TDD 为什么落不了地?大多数业务系统的生命周期都很短,日常的迭代就像是在没完没了地做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版本的系统。连稳定的业务逻辑都没有,想要维护和业务保持一致的测试还是比较难的。当然,TDD 的信徒会较真地说,我们 TDD 的正确方法是先写测试,后写逻辑。那你要看看现在大型互联网公司动辄上万行代码,上百个依赖的“核心”接口,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容易写各种场景的测试了,令人 mock 到头秃。

866c6bbb172362b51e639a8653266bb5.webp

3142282f07b9d51449495393fb58b1b3.webp

8104f21436c2ce92e0bdcc4c07ae305a.webp

BDD 更不用说了,测试都不写,还 behavior。尽管 living doc 中对大家谆谆教导 BDD 可以帮助生成多样的业务文档,实际落地起来还是障碍重重。

DDD 同样,现在的公司架构往往是简单粗暴的逻辑演进来的,架构师们什么时候会讲自己用了 DDD 呢?一般是在去参加架构师大会的前夕,翻阅一下 DDD 的理论,用 DDD 的封皮包装公司内的系统再去外面兜售,名不符实。看起来人人都在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系统,但是即使你饱读群书,也没有找到那个传说中可以解决所有复杂性问题的银弹。

对于很多人来说,理论只不过是吹捧自己和贬低他人的武器。不想接锅就说要“拆分”,想要排除异己就说要“收敛”。哆拉 A 梦口袋里的工具越多,越方便随时掏出合适的工具来砸别人的场子。

软件工程是软件的工程,更深的层面上是“人”的工程。最终能让大家达成共识而且人人遵守的业界规范,实际上就剩一条了,我把它总结一下,叫:ADD-Accident Driven Development,事故驱动开发

dc418e89ec105522ef36bf1e901816ec.webp

为什么是共识呢,因为线上事故往往是和程序员们的 KPI 直接相关的,同时也是和程序员们的领导的 KPI 相关的,同时还是跟程序员的领导的领导们的乌纱帽相关的,再往上,是和公司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关的。从人性的层面来看,大多数人都是记打不记吃的(打的时候要扣钱,曾经某司的大事故直接导致大老板降职。

看啊,这次上下一条心了吧。

可以观察一下,无论一个程序员、领导、领导的领导再不靠谱,碰上事故的时候,都是惶恐无措,心惊胆颤,心有余悸,惴惴不安的。(如果你周围的同事连出事的时候都无所谓的话,那还是趁早开溜吧。

哪怕你们的系统不是特别重要,那出了事也是一定要解决的,解决以后是一定要复盘的。复盘以后也是一定要改进的。至于改进方案靠谱不靠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复盘的时候也是夹带私货最好的时候,平常沉默寡言的同事一到了复盘会上个个侃侃而谈,虎虎生风,老实巴交的工程师惊异于同事们怎么平常是一副“可以都行没关系”的调调,到了复盘会上就成了“我知道我可以我早就说过”。

f0c4898d11fe20d46ed530562b8b366c.webp

如果工程师苦于有什么要人协作的事情难以推进,那就去找找部门最近有什么复盘会吧!勇敢地参加,大胆地发言,悄悄地私货。

这都是屡试不爽的套路,解决浮出水面的问题才是大老板的 KPI,也是帮助你和老板一起升官发财的不二法宝。

而那些还潜伏在水面下的,没有发生的问题,提前做规划去预防?这不是给你老板添堵吗?有这时间不如多摸一会儿鱼。

出了问题再去解决问题,你是公司的大功臣,是大家都爱的救火队员。(火是你放的都没有关系,年终还是会成为绩效小王子)。

没有问题就做预防?最后沦为无用功。

[1]

TDD: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8B%E8%AF%95%E9%A9%B1%E5%8A%A8%E5%BC%80%E5%8F%91

[2]

BDD: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1%8C%E4%B8%BA%E9%A9%B1%E5%8A%A8%E5%BC%80%E5%8F%91

[3]

DD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main-driven_design


浏览 1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