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应寺

联合创作 · 2023-08-06

妙应寺,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因院内白塔俗称白塔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始建于元朝,初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由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设计和建造。在寺院的兴衰演变中,唯有其一直岿然不倒,见证着京城700多年的历史变迁。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文化

建筑特点

妙应寺白塔形制是依据古印度的窣堵坡式佛塔式样,采用尼泊尔特有的覆钵式喇嘛塔的造型建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为砖石结构。下有三层台基,台基上覆莲托位平面圆形塔身,再往上为塔脖、十三天、青铜宝盖和宝顶。比例匀称,高50.9米,状如覆钵,其制如盖,通体雪白,如同一个巨大的宝葫芦矗立在密集的北京民居之间。

历史

建筑历史

辽朝时,妙应寺所处地区位于辽南京城的北郊,早在辽朝寿昌二年(1096年)便建造过一座佛塔,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佛教圣物,后来毁于战火。元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于是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终于建成了白塔,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
1279年,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寺院在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落成,因位于大都城西,所以又称作“西苑”。从此开始,这里便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也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
忽必烈去世后,白塔两侧曾建神御殿(影堂)以供祭拜。元成宗时,寺内香火极为旺盛,在元贞元年(1295年)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一场“国祭日”佛事活动中,参加者竟达七万之众,堪称是白塔寺发展的最鼎盛时期。但是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的一场特大雷火,烧毁了寺院所有的殿堂,唯有白塔幸免于难。
明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敕命维修了白塔。天顺元年(1457年),寺庙也进行重建,建成后命名为“妙应寺”,但面积只有1.3万平方米,范围也仅为元代所建佛寺的中部狭长地带。明清及民国时期,寺院又进行过多次维修,康熙帝、乾隆帝都有御笔亲题的重修碑文。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曾冲入寺院将法器、供器等席卷而去。清代中后期,僧人们将配殿和空地出租,并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每到逢年过节,这里就热闹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
1998年,妙应寺终于重新开放。

文化典故

据说,当年忽必烈定大都时,听到永安寺小佛塔有舍利深夜屡放神光的传说。这永安寺就是妙应寺的旧址。忽必烈打开佛塔,发现了闪闪发光的舍利,还有一枚铸着“至元通宝”的铜钱,正巧与忽必烈当时年号相吻合,仿佛是天意让他坐稳江山。忽必烈十分高兴,于是敕命在大都永安寺旧址修建一座大型藏式佛塔,且由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主持修建,历时八年,终于建成了这座藏式佛塔。

文物保护

1978年,在妙应寺白塔,发现了清代乾隆十八年(1753)存留在高塔顶部鎏金小境内的大藏经、木雕观世音像、补花袈裟、五佛冠、乾隆手书《波罗蜜多心经》、藏文《尊胜咒》、铜三世佛像、赤金舍利长寿佛等。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妙应寺依塔而建,以白塔为中心,是该寺的标志性建筑,塔身由砖石建造,高度超过了50米,共有塔刹、塔身和塔座三个部分。它的造型独特,塔座是经典的三层须弥座式,而塔身是独特的覆钵造型。塔刹更是别具一格,一个巨大的铜制华盖,由13个下大上小的重相轮托起,刹顶还有一尊铜制的鎏金小佛塔。除了白塔,寺内景点还有,寺庙的天王殿、七佛宝殿、大雄宝殿,还有著名的“三世佛殿”也都是元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