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棺材洞

平坝棺材洞

共 1784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47

历史沿革

年间,桃花村一带的苗族歪梳苗支系开始在平坝棺材洞中置放,以后棺木不断向上堆叠。
1980年初,一场大火烧毁了多具洞中棺木。
1987年,经批准,省博物馆考古组与中国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85级赴黔实习学员对此洞进行发掘清理,大量文物得以发掘出来并加以保存。

建筑格局

平坝棺材洞位于老熊山的距地面约20米高的半山腰,是一个典型的岩洞。沿路上山,可直达洞前,山洞尽收眼底。整个山洞依地形分成四个不同区域,大小两洞,大洞口宽27米,高21米;小洞口宽10米,高15米,整个洞口东西长45米,南北宽24米,最高处可达21米,摆满了各种棺木。洞内厅堂宽大无缝隙,干燥凉爽。

文物遗存

1987年夏,省博物馆考古组与中国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85级赴黔实习学员对此洞进行发掘清理,清点出平坝棺材洞存有568具棺材,随葬器物80余件。
棺木均在洞口通风、见光、处放置,保存完好。形制有船形棺、圆木棺(筒形棺)、方形棺、梯形棺、长方形棺、现代棺6种,大多保存较为完好。上刻有、寿字、吉字、鱼类变形等图案。船形棺及筒形棺,严重。仅存的三具船形棺中,较大的一具长2.5米,宽0.55米,由整段木挖凿而成,底和盖形似小船,底盖合缝为阴阳扣合。其形制风格与长江流域发现的同类棺材,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文化上的传承和联系。从棺材的各种形制上看,具有汉族、等民族的共同特色。
清理出的随葬器物中,既有陶、瓷、竹、木、棉等生活用品,又有两件弥足珍贵的宋代彩色蜡染百褶裙,属北宋时期人工制品。

文物价值

平坝棺材洞对研究中国西南一带少数民族习俗有极高价值。很多专家提出,洞葬不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亦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加之洞葬周边自然风光均较优美,周边苗寨多保存有完好的节庆、服饰、饮食、建筑等传统文化,是贵州进行民族文化遗产宣介、展示并使之产生社会效应的理想场地。
洞葬的习俗不但具有丰富的文化,亦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加之洞葬周边自然风光均较优美,周边多保存有完好的节庆、服饰、、建筑等传统文化,是贵州进行民族文化遗产宣介、展示并使之产生社会效应的理想场地。
出土的两件鹭纹彩色蜡染百褶裙融蜡染、挑花、刺绣、填彩为一体,对研究彩色的历史也有着极高的科研价值。这两件彩色蜡染衣裙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藏在内。

文物保护

为加强保护入口设牌
1985年,平坝棺材洞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百姓自发对其周围进行加固保护。
2013年5月,平坝棺材洞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
2014年,贵州省文物局做了《平坝棺材洞保护规划立项报告》,并未得到国家文物局通过,因此主要还是由进行保护。贵州省文物局各级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思想,对平坝棺材洞进行了很好的保护。

洞葬文化

起源

关于桃花一带苗族洞葬习俗的起源,当地有各种传说。这些传说本质都认为死是另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复活,所以他们重视尸体的保存;棺材洞里的棺材头都朝着他们祖先休养生息的北方,明显有着楚国“北马依朔风,狐死必首丘”的丧葬习俗,既是《》中所说的少数民族对传统“守终纯固”的执着精神的具体体现。

过程

当地洞葬有一整套骇人听闻的程序,程序都由寨上的“”一手操办,十分隆重和严肃。入殓那天,死者穿上一套的民族服装。给死人陪葬用的是半张人民币,另一半由家人自行处理,或珍藏,或烧掉。死者入洞的当天晚上,亲人要到洞里点上火把,以示让死者明察通往之路。在高坡苗人看来,凡是因意外事件猝死或暴毙者,就叫作死得不“干净”,而这样的死者是不能葬进洞中的。搬运过程靠人力抬棺材不好使劲,因此多采用用绳索协助的方式搬运棺材。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