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蒙古语为“红色公牛”,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总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境内,阿拉善沙漠东北部。北至狼山,东北与河套平原相邻,东近黄河,南至贺兰山北麓,西至吉兰泰盐池。南北最长170公里,东西最宽110公里,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海拔1028-1054米之间,地势由南偏西倾斜。紧邻乌海市乌达区,与海勃湾区隔河相望。历史上其曾是“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将军塞外游,杏花撒满头”的绿荫冉冉的富庶草原。现在的土地类型由沙丘、沙荒地、耕地和小片草原组成。沙漠腹地里的驼盐古道、巴音小屋以及敖包都是越野穿越中的亮丽风景线。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乌兰布和沙漠,就大地形来说,属于阿拉善高原之冲积平原,海拔1050m,在地质构造上是一个断陷盆地,为细沙及粘土状第四之冲积—湖积物所覆盖,其上为冲积、淤积和风积物,多为高低不等3-10米的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平缓沙地及丘间低地相互交错呈复区分布的地貌类型。
气候条件
乌兰布和沙漠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102.9毫米,昼夜温差大,季风强劲。
植物资源
乌兰布和沙漠中沙旱生乔灌木128种,沙生植物种类繁多,造型独特。该沙漠中生有干草、花棒、麻黄、锁阳、沙棘、梭梭等多种名贵药材和稀有植物。
科普考察
乌兰布和沙漠由于和巴丹吉林沙漠毗邻,所以,过去有人认为巴丹吉林沙漠是它的母亲,1963年,以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为首的科学考察队,深入沙漠,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该沙漠的沙子并不像前人所说“来自巴丹吉林沙漠”,而是地地道道的就地起沙。它的形成,从古地理的角度来看,经历了几个过程。首先,它和邻近地区一样,在近百万年的地壳运动中,四周高山隆起,阻挡了湿润的海风,形成雨量稀少、炎热干旱的气象,同时该沙漠的西南部地壳下陷,形成了巨大的湖泊,湖中沉积了大量的泥沙,厚度可达几百米,最厚处可超过千米。后来,地壳又缓慢的抬升,积水逐渐走失,湖底的沉积物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构成了一片地势平坦的“光板地”。到了近期,黄河穿过这一地区,使古代的沉积物遭到冲刷、切割,同时又将大量的泥沙携走。由于黄河含沙量非常高,而且这一带地势平坦,造成河床改道和大水漫流,形成了广阔无垠的冲积平原。平原上这些松散的冲积物,为该沙漠提供了丰富的沙质来源,所以说,该沙漠是“就地起沙”的。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乌兰布和沙漠,这里的沙丘形态异彩纷呈:堆状沙丘分布在敖包图、敖包鲁格、吉兰泰地区;垄岗沙丘分布在白云敖包;格状新月形沙丘分布在契里盖、傲伦布鲁格、敖包图;新月形沙丘分布在哈腾套海一带。其在巴彦淖尔市境内有3333平方千米,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介于黄河、狼山和后套平原之间,浩翰的沙海观赏性极强,与奔腾的黄河、西下的斜阳、村落的炊烟,一起构成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立体景象。
驼盐古道
驼盐古道是从吉兰泰盐场向东穿越乌兰布和沙漠抵达黄河老磴口(巴音木仁)的运盐驼队行走路线,这条运盐通道起源于汉唐,繁华于明清,由于盐的大量开采在民国期间达到鼎盛。虽然现在古道已消,但是古道上残存的历史遗迹仍然让人惊叹。
巴音敖包
巴音敖包所在地是乌兰布和沙漠中的最高点,在游牧民族习俗中,最高点上一定要有标志,所有的牧民都在上面堆积石头,久而久之,形成了敖包。
巴音小屋
巴音小屋位于巴音敖包山以南,是乌兰布和沙漠中蒙古族牧民原生态建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完整呈现了上世纪牧民生活方式。小屋的材料全部来自于沙漠当中,特殊的搭建方式使其不仅能抗衡恶略的自然环境,同时还有冬暖夏凉的特性。
古墓群
在乌兰布和沙漠里,分布有数以千计的古墓群,这些古墓保留着成堆封土的极少,绝大多数古墓的券顶、墓室都暴露在地表,墓砖已被风蚀得百孔千疮。还有的古墓甚至连周围的表土也吹蚀殆尽,只剩下砖筑的墓室兀立在地表上。墓中古人的骨骼一半嵌在地下,一半露在地表,好像平放的浮雕一样。
推荐玩法
从东北部深入巴彦淖尔市境内3370多平方公里,由巴彦高勒西行数里便可观赏举世闻名的乌兰布和沙漠。其沙生植物种类繁多,造型独特,天然湖泊错落有致。茫茫沙海,延绵起伏,隐没天际,海市蜃楼时隐时现,绿洲湖泊星罗棋布。
景点指南
最佳游览时段
四季皆宜
用时推荐
2小时
占地面积
1.4万平方公里
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境内
交通
自驾:从巴彦淖尔市出发,途经新华西街、京藏高速,行驶109.5公里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