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山城址

牯牛山城址

共 177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24

历史沿革

1984年,牯牛山城址于文物普查时被发现。
1996年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遥感实验室与安徽省地质遥感应用中心联合利用遥感技术对古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发现古城遗址清晰的轮廓,并对航空遥感照片进行解译,绘制出位置图,初步判断其为一处类似江苏淹城水城性质的古城址。
1997年秋至1998年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考古队对主城内1、3号台地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200多平方米。
牯牛山城址航拍图

遗址特点

牯牛山城址由5个高台地组成,四周分布着4条水道,形成规则的长方形,长约900米,宽约750米,面积约70万平方米。最高最大的台地为主城部分,其余为辅城。每个台地之间有水道隔开,相互独立,推测原有索桥相连,水道均与外围护城河相通。护城河宽20—50米,环绕古城四周,西南有进水口,东北有出水口,分别与青弋江、漳河故道相通,虽然部分河段已经淤塞,但大部分护城河至今仍以河道或水塘形式呈现。古城的护城河和古城原貌轮廊在遥感照片上清晰可见,有主次之分,功能有别,设计合理,布局严谨,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
牯牛山城址内文化层平均厚度为3米。最北端水平分布的1、2、3号台地堆积复杂,有较多灰坑、灰层及红烧土堆,可能是以生产活动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内侧的4、5号台地,则有大范围的红烧土分布,并有夯土遗迹,推测可能为居住生活区。南部地势比较平坦,文化层厚度一般不超过0.5米,包含物较少。在城址西南角和东南角各有一个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土台。东部北端发现一座烧制印纹陶的圆形窑址,底径1.2米。西部南端有一铸铜遗迹,有铜炼渣、红烧土、木炭堆积层,红烧土块内还夹有炭化了的稻谷和稻草。
牯牛山遗址两台地之间的护城河

文物遗存

调查采集的文物和标本,有扁平穿孔石斧、椭圆柱形石杵、小铜锭、青铜小件以及各种纹饰的几何形印纹陶片、夹砂陶炊器残片、原始青瓷片等,陶瓷片可辨器型有鼎、鬲、罐、豆、瓮、盅等。
牯牛山遗址主城内1、3号台地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铜器和石器百余件。其中夹砂红陶和几何印纹硬陶数量最多,器类有鼎、鬲、瓶、豆、罐、盂、盆等。鼎附有短把手,深腹、圆锥足。鬲有瘪档和带角状把手两种。庸瓦为束腰、平底、柱足。印纹硬陶有坛、罐、瓮等,纹饰主要有回纹、席纹、折线纹、填线三角纹、填线菱形纹和雷纹等。

历史文化

牯牛山类型文化
通过对文化层及出土器物综合考证,其年代可分为三期,上限为商末周初,下限为春秋初期。从总体文化面貌观察,牯牛山出土遗物与江苏宁镇地区同时期考古学文化有许多共同处,但器物群仍显示出较强的个性,如双耳平底觑、折肩盂、带角状把手鬲等,反映出该地区应存在着一个以牯牛山商周遗存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即“牯牛山类型”。

研究价值

牯牛山城址是皖南地区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填补了吴越地区先秦史的空白。古城址利用了本地水资源优势,“以水为路,以船代车,以桥相连,以水建城”,充分显示了先民的才智和创造力。牯牛山城址地处山地与平原圩区的交界地带。城址西南约1千米,为千峰山土墩墓群分布范围,以西约20千米即大工山古铜矿遗址群分布的中心地带,三者属于同一时期的历史遗存,构成了当时皖南土著民族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及埋葬习俗一体化的整个社会环境,对探索它与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皖南土墩墓群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和物证,对研究吴越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有重要的价值。

保护措施

牯牛山城址保护范围:东至熊村湖村口大塘,西至柏山渠东埂,全长800米,南至林村大塘,北至小蒋村南,全长900米,面积72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
1998年5月,牯牛山城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牯牛山城址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牯牛山城址位于南陵县城东3千米的籍山镇先进村。

交通信息

从南陵县城出发经318国道或205国道到达牯牛山城址。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