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崖土司城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背靠玄武山,面临唐崖河,遗址所在地古属施州,主要族群为自古定居于此的土家族,元末起由覃氏土司世袭统治,始建于元朝至正十五年,鼎盛于明天启年间,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 共历16代18位土司,计381年。主要遗存有张王庙、“荆南雄镇”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采石场、营房、桥上桥、院落、道路等自然景观遗存。
文化
文化特点
土司遗址是指土司司治所在地的城址及相关遗物,即今所谓的“土司城”或简称的“司城”。在土司制度业己消失的今天,土司遗址作为土司制度最重要的载体,成为具有直观性鉴证价值的土司制度的重要物证,见证了“土官”向“土司”历史的转化,见证了土司制度实施中的物化过程,是研究土司制度及文化沉积的重要基础。
建筑特点
唐崖土司城由三街十八巷三十六个院落组成,分为上、中、下三街,呈不则形状,全长880米。以石牌坊为中心,称中街,街面全部以青石铺砌而成,条石长2米,宽0.3米,横向顺街镶嵌,街面宽阔而整齐。沿大衙门而下,称上街;沿小衙门而上,称下街。36条巷道仍以石块铺砌,随地势连接街道,四通八达。其中在上街和南城墙之间依次平行着“一横道”、“二横道”、“三横道”。
历史
建筑历史
元代后期(14世纪),唐崖土司城草创。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唐崖土司随湖广土司叛乱被平,治所废毁。
弘治(1488-1506)年间,覃彦实修建衙署。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石人石马刻成。明朝天启四年(1624),“荆南雄镇”牌坊建成。明天启年间(1621-1627),张王庙建成。明崇祯年间(1628-1644),唐崖城主要格局三街十八巷、大衙门建筑群、大寺堂等主要建筑建成。明崇祯三年(1630),田氏夫人墓及牌坊立。
清雍正十三年(1735),唐崖土司城废弃。
乾隆八年(1743),施南府通判(驻唐崖司)岑映奎就任后即主持重修了颓圮的张王庙;嘉庆十二年(1807)唐崖汛把总龚宏基主持修缮了张王庙;光绪四年(1878)唐崖官民再次重修张王庙。
文物保护
唐崖土司遗址地处鄂西山区腹地,遗址自18世纪初废弃后,土家先民仍世居于此并在遗址及周边地区建造了若干民居建筑。随着近年对唐崖土司遗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相关法规的分别出台,为保证遗址管理、展示、利用的有序进行,不影响遗址风貌和协调性,需对遗址保护范围内的民居进行拆除、改造。
主要景点
张王庙
张王庙位于唐崖土司城址西北部,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唐崖土司城武庙,因庙内主祀三国名将张飞而得名。张王庙由东向西分山门、马殿、拜殿三进,中轴对称式布局,现存石人石马一对。它于清乾隆、光绪年间进行两次维修,最终毁于文革,现罩马亭及附属保护设施建于80年代。
九道拐
九道拐位于唐崖土司城址南部,全长约118米,现存踏步220级,道路依托沟坡南北向自然布局,呈回环式螺旋状分布,路面采用石板与毛石混合铺砌,局部利用基岩开凿,垂直高度近80米。临近沟底处设有卡门,现仅存石砌台基,宽约2米,高近3米。它设置隐蔽,离南城门较近,据专家推测,九道拐为土司出行隐秘通道或战时逃生通道。
七十二步朝天马
七十二步朝天马位于唐崖土司城址东南部,为城外通往贾家沟入城的重要通道,因设有72级踏步而得名。主要依托沟坡南北向自然布局,路面均采用不规则条石和自然块石砌筑,全长约30米。七十二步朝天马始建年代不详,于光绪年间重建。
夫妻杉
夫妻杉又名“玄武杉”,位于唐崖土司城址西面玄武山顶、玉皇庙旁,共有两株,大小树龄现已超过400年。据传,为土司覃鼎夫妇所植,是其夫妻爱情的象征,历来得到土司后裔的保护和管理。棵围约5米,高约44米,冠幅225平方米,两树枝干连理,并峙而立,如夫妻携手,已成为唐崖土司城址自然景观的标志。
景点指南
最佳游览时段
一年四季皆宜
用时推荐
1-3小时
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日08:30-17:00
占地面积
1500多亩
地址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唐崖土司城遗址
交通
班车:清江宾馆或舞阳车站坐班车从恩施到咸丰县,在汽车站内转乘到唐崖司镇的车即到。
自驾:从唐崖镇出发,途径皇城大道,行驶1.7公里,即可到达。
门票/收费
80元/人
联系方式
0718-845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