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
地名由来:在西周灭商之后是密国和郐国所在地。密国是以密山为名,密山以"密"为名,是因为这里山的形状像座宏大的殿堂,古代山形如堂者称为"密"。
新密市
2023年6月,新密市被命名为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市、区)。
2023年3月,新密市被确定为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2年,新密市GDP总量为735.8亿元,位列2022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城市第94位。
2022年8月,新密市入选2022年度县市科技创新百佳典范第13位。
2022年7月,新密市上榜2022赛迪百强县第74名。
2022年5月,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发布,新密市位列第71。
2022年3月,2022年中国百强县发布,新密市位列第88名。
2021年12月,2021年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名单出炉,新密市位列第93位。
2021年12月,2021中部百强县排行榜出炉,新密市位列第11。
+查看更多新密市荣誉与相关排名>>
新密市地处中原腹地、郑州西南,北望黄河、西依嵩山,贯通郑汴洛、连接许平南。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人口83万,辖13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风景区管委会,304个行政村、52个居委会。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68位(中部第11位)、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87位、工业百强县(市)第93位、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76位、基本现代化指数百强县级市第97位。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市),也是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扩权县(市)、河南省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和对外开放重点县(市)。
新密是一座千年传承、底蕴厚重的城市。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命名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一万年前,居于中原的华族在古密大地采集狩猎,繁衍生息;八千年前,伏羲、女娲在这里正姓氏、治嫁娶、始六畜,镌刻下中华文明的印迹;五千年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练兵讲武,研创八阵,定都建国,一统华夏,谱写出华夏文明的崭新篇章;三千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郑风》《桧风》诞生于此。公元前206年始置密县,1994年撤县建市。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拥有距今约八千多年历史的莪沟北岗裴岗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都”的古城寨遗址、保存最完整的汉墓群打虎亭汉墓、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府衙新密古县衙和佛教净土宗祖庭“名刹拾伍”超化寺,古城寨遗址、李家沟遗址分别于2000年、200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超化吹歌被誉为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活化石”。中国古都学会认为,“中华文明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新密”。
新密是一座九州通衢、区位优越的城市。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区,地处中国中部城市群、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圈的复合区,距郑州国际机场40公里、郑州高铁站30公里。域外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国道107等接邻贯通;境内京广铁路支线、宋大铁路、郑尧高速、郑少洛高速、商登高速,省道316(郑登快速通道)、郑密路、省道321(密杞路)、省道227(郑州市大学路)等纵横成网;国道343、国道234、国道310、省道232和正在规划建设的焦平高速、郑州轨道快线K2线、省道317(机场迎宾大道)等道路穿境而过。域内城铁和快线站点设置8个,高速站点将达到14个,路网密度超过2.5公里/平方公里。“八纵八横、内捷外畅、通达全国、融入全球”的交通格局日益凸显,域内15分钟、域外半小时高速圈、干线路网和国际空港航线全面形成。
新密是一座山川秀美、物阜品优的城市。地处秦岭余脉与华北平原交汇浅山丘陵带,地跨黄河、淮河流域,气候温和、河湖棋布,呈现“三山环抱一平原、两水映带汇双洎”的生态景观,森林覆盖率达44%,居郑州市县(市)首位。有省级森林公园2个,郑州市级森林体验园13个,银-际旅游度假区、伏羲山大峡谷、神仙洞森林公园等8个A级以上景区魅力独具、蜚声中外,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最佳生态保护城市和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河南省生态市、河南省园林城市、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市)。境内已探明矿藏25种,煤炭、硅石、页岩、铝矾土、石英石等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储量50亿吨,铝矾土储量1.5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全国耐火材料生产基地,也是著名的玉雕、石雕、银饰之乡。“梦祥银”享誉全国;中华四大名玉之一“密玉”被誉为“河南翠”,新密被命名为中国“密玉之都”;特产金银花为全国之冠,曾荣获1914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被列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新密是一座产业发达、极具活力的城市。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以新型材料(耐材)、服装家居、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绿色造纸、电力能源、生物医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现有法人企业1.5万家,其中工业企业2819家,规模以上企业254家。拥有省级产业集聚区(新密市产业集聚区)1家、郑州市级专业园区(超化耐火材料产业园区、大隗循环经济专业园区)2家、乡镇创业园(米村、岳村、苟堂)3家和小微企业园(国家863郑州新密科技创新园、科技创新创业综合体、锦荣服装创意工业园)3家,相继落地多家国家级、省级和郑州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中国(新密)绿色发展高端论坛、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暨青年时尚创意文化节、中国白银文化博览会等展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荣获国家环保装备制造基地、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中国优质服装制造基地,河南省耐火材料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新型耐火材料出口基地、新型耐火材料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等称号。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13.3亿元,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8.2亿元,增长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8亿元,增长4.1%,保持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
新密是一座城乡融合、幸福宜居的城市。以创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抓手,统筹城乡规划、交通路网、产业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日臻完善。城区建成区面积33.6平方公里,集聚人口32万人;建成在建新型农村社区78个,17.6万名群众搬迁入住,城镇化率达到64.1%。城乡供水、供热、供气覆盖率逐年提高,清洁能源、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深入开展,“最多跑一次”“一件事”改革提质进展,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标志的国际化城市品牌日益彰显,入围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市)、全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和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市),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等称号。《河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新密市经济社会综合评价、规模水平、潜力活力、发展结构和民生幸福评价连年位居全省县(市)前列。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密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三区两强一基地”(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振兴引领区、县域治理样板区,经济强市、生态强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重要组团。
历史沿革:
炎帝时为补国。
黄帝时为密国。
尧、舜、禹、夏、商时皆属豫州。
西周时有古国郐、密、补、华,密国都城设大隗。
春秋为郑国新密邑。
秦属三川郡。
西汉置密县,属河南郡。
东汉属河南尹。
三国魏属河南郡。
西晋属司州荥阳郡。
东晋十六国时先后属赵、燕、秦,南朝刘宋属荥阳郡。
北魏初属荥阳郡,孝昌年间分置武陵、曲梁二城,属广武郡。
北齐复置密县,属荥阳郡。
北周属荥州,寻属郑州。
隋初县废入新郑。
大业十二年(616)复置,属郑州。
唐武德三年(620)置密州,次年州废,以县属郑州。
龙朔二年(662)属河南府。
宋属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郡。
金、元属南京(汴梁)路郑州。
元改密云县,割属钧州。
明复为密县,属开封府钧州,又称禹州。
清属直隶禹州,后改属许州府、开封府。
1913属河南省豫东道。
1914年属开封道。
1927年直属河南省。
1932年先后分属河南省第四、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8年属郑州专区。
1955年属开封专区。
1958年属郑州市。
1961年复属开封专区。
1982年密县来集乡和城关镇的惠沟、五里店、楚沟、杨寨、高沟、甘寨6个大队(村)划出,成立新密区,属郑州市。
1983年属郑州市。
1987年撤新密区,复属密县。
1994年撤销密县,设立新密市(县级),由郑州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