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明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联合创作 · 2021-11-09 00:00

2021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市委、政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各项风险挑战,经济运行持续恢复,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2](GDP)118.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3]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78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33.79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49.83亿元,增长8.3%。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9.4%、28.5%和42.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8%、34.0%和41.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063元,比上年增长9.7%。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31.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9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4.22%,比上年末提高0.80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839人,出生率为6.60‰;死亡人口2857人,死亡率为6.67‰;自然增长率为0.04‰。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5877.39公顷,增长2.7%。甘蔗种植面积46670.57公顷,减少2573.1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9679.94公顷,增加248.73公顷。木薯种植面积295.67公顷,增加0.67公顷。果园面积5345.13公顷,增加1147.28公顷。茶园面积110.67公顷,增加80.00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6.85万吨,增长2.0%。其中,春收粮食产量0.41万吨,增长4.1%;夏收粮食产量3.38万吨,增长3.5%,早稻产量2.85万吨,增长0.7%;秋收粮食产量3.06万吨,增长0.1%,晚稻产量2.42万吨,下降0.2%。谷物产量6.49万吨,增长1.9%。其中,稻谷产量5.26万吨,增长0.3%;玉米产量1.23万吨,增长9.5%。

全年甘蔗产量475.73万吨,增长3.4%。蔬菜产量(含食用菌)18.21万吨,增长5.4%。园林水果产量7.51万吨,增长25.2%。

全年猪牛羊禽等肉类产量1.50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猪肉产量0.98万吨,增长16.5%;牛肉产量0.10万吨,增长13.7%;羊肉产量0.02万吨,增长27.0%;禽肉产量0.34万吨,下降21.8%。禽蛋产量0.03万吨,增长0.8%。生猪出栏12.86万头,比上年增长28.4%。年末生猪存栏10.57万头,比上年末增长8.9%。

全年水产品产量0.77万吨,比上年增长3.0%。

全年木材产量81.47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0.9%。天然松脂14.17万吨,增长31.1%。油茶籽0.01万吨,增长2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1.9%;股份制企业增长11.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4.3%;非公有工业企业增长21.4%。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3%,制造业增长18.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4.4%,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下降1.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0.7%,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加值增长60.6%,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6.7%,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下降9.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下降0.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下降10.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8.0%。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国有控股企业0.48亿元,比上年下降32.3%。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34亿元,比上年增长9.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60亿元,增长12.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8亿元,增长10.2%;金融业增加值4.76亿元,增长6.7%;房地产业增加值8.32亿元,增长4.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5.20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1%。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8亿元,比上年增长8.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6.0%,餐饮收入额增长26.1%。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3.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3.4%,化妆品类下降66.9%,日用品类下降10.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1.3%,中西药品类下降20.9%,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36.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39.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6.2%,汽车类下降5.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9.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5.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9.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8.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1.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7.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2.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43亿元,比上年下降30.1%。其中住宅投资7.44亿元,下降32.7%。商品房销售面积1.80万平方米,下降34.4%,其中住宅25.28万平方米,增长1.9%。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74.6亿元,比上年下降35.7%。其中,出口139.2亿元,下降39.8%;进口35.3亿元,下降12.6%。进出口顺差(出口大于进口)103.9亿元。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154.6亿元,比上年下降16.5%。其中,出口120.1亿元,下降15.6%;进口34.5亿元,下降19.5%。

八、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收入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2亿元,增长11.2%,其中非税收入0.96亿元,增长10.3%,非税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7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民生重点领域支出30.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1.3%。

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5.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6.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8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7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12:1,比上年缩小0.06。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661元,同比名义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84元,同比名义增长12.3%。居民恩格尔系:城镇为39.3%,农村为38.0%。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4.40万人,减少0.6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5万人,增加0.0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2.05万人,减少0.6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1万人,增加0.14万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0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89万人,增加0.36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0.0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59万人,增加0.04万人。

年末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38.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0万人。共有0.19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89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0.11万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0.02万人,比上年减少0.09万人。

年末共有为儿童提供救助收养服务的机构1个,收养13人。拥有社区服务中心164个,社区服务站22个。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4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4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3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95亿元,比上年增长5倍。

全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招生608人,在校生1284人,毕业生147人。普通高中招生1943人,在校生5844人,毕业生1831人。普通初中招生4286人,在校生14959人,毕业生4957人。普通小学招生4685人,在校生29393人,毕业生4674人。特殊教育招生3人,在校生4人,毕业生6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4036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7.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2.6%。

十一、文化旅游和卫生健康

年末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县共有10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末共有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1.46万户,数字电视用户31.65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

全年接待国内旅客0.06亿人次,增长21.8%;实现国内旅游消费70.3亿元,增长21.6%。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9个,其中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 1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9个,村卫生室14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年末全县卫生技术人员0.2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05万人,注册护士0.09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0.03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0.15万张,其中医院0.03万张,乡镇卫生院0.04万张。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总用水量1.78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2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07亿立方米,农业用水1.48亿立方米,生态补水0.03亿立方米。

全年全县平均气温为22.7℃,比上年升高0.1℃。

年末全县共有地震台站6个,地震监测台网0个。

全年全县各级气象台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120次,全年宁明。县气象台发布预警120次。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4]常住人口指在宁明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宁明、外出宁明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宁明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宁明县医保局;财政数据来自宁明县财政局;城乡居民收入和支出、恩格尔系数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进出口数据来自宁明县外事和商务口岸管理局;金融数据来自崇左人民银行;教育数据来自宁明县教育局;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宁明县科技局;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宁明县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宁明县卫生健康局;社会服务及救助数据来自宁明县民政局;用水量数据来自宁明县水利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崇左市宁明生态环境局;气象预警、平均气温、数据来自宁明县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宁明县地震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宁明县统计局。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