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

共 10088字,需浏览 21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北洋水师成军,设北洋海军提督署于刘公岛,丁汝昌任提督。刘公岛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的诞生地,拥有大小近50艘舰艇。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外黄海海面进行主力决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
刘公岛北洋海军忠魂碑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月20日,日军分水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在刘公岛外海面与日军激战数日,力战不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2月17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丁汝昌殉国。两个月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从此,刘公岛变成了甲午战争的终结之地、北洋海军的忠魂驻节之地。这一年,日军攻陷刘公岛,侵占刘公岛达三年之久。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英国租借威海卫,刘公岛又成为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的避暑疗养地。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但英国仍然续租刘公岛。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侵华,二次占领刘公岛,设华北要港司令部,驻扎汪伪海军。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刘公岛重归中国管辖,设刘公岛镇,辖东、西两村。
1986年,对龙王庙建筑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修复周边石砌院墙。
1987年,对丁汝昌寓所中区建筑进行抢救性维修和保护,工程连续数年。
1988年,日岛炮台步道、坑道建筑前外墙抢救性维修,复建丁汝昌寓所前花园东南角、西南角上的两座六角凉亭。
1998年,维修丁汝昌寓所西区大门及倒座。1990年,黄岛炮台维修。
1992年,公所后炮台维修。
1995年,日到炮台维修地下坑道,清理坑道。
1997年,东泓炮台维修。
2000年,由驻军移交威海水师学堂时,所存建筑均遭受蚁害,塌漏严重,垃圾堆积,环境极差。
自2000年至2004年6月,完成全面维修保护,修复了堞墙、影壁、戏楼、凉亭、俱乐部,以及英租时期的3座建筑,复建大门、倒座、东西厢房、教室、宿舍、食堂等已毁建筑。
2001年,复建威海水师学堂戏楼建筑,维修化妆间,保留化妆间内墙壁上残存的“八仙过海”“丹凤朝阳”等壁画。清理保护西侧外硬山上的“双龙戏珠”泥灰雕塑图案,全面油漆彩绘,再现历史照片上的原貌。
2004年,维修石码头北端管理用房,威海水师学堂正式修复竣工。
2005年,维修加固石码头本体。
2015年,东泓炮台重做防水,更换炮台、兵舍门窗,重做油饰。
2015年,日岛炮台恢复部分兵舍和防浪堤以及部分院墙。
2016年,旗顶山炮台重做防水,更换木门窗,维修路面。
2017年,南屯煤仓、北屯煤仓重做防水、保温层、天沟施工,更换钢结构、门窗。
2017年,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北洋海军基地后勤保障设施(囤煤所、鱼雷修理厂)修缮完工,用作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历史选择展馆,供游客参观展览,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20年,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北洋海军基地后勤保障设施(工程局、机器局)修缮完工,用作国家总体安全观教育培训基地—教育区的展示陈列馆,供游客参观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屯煤所、鱼雷修理厂、工程局、机器局位置分布

主要建筑

综述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共包含28处文物点,分布于刘公岛、日岛及威海湾南北两岸近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刘公岛17处:北洋海军提督署,龙王庙与戏楼,丁汝昌寓所,威海水师学堂,屯煤所、鱼雷修理厂、机器局、工程局,刘公庙,水师养病院遗址,石码头,铁码头(包括码头管理房),麻井子船坞,黄岛炮台,公所后炮台,旗顶山炮台,迎门洞炮台,南嘴炮台遗址,东泓炮台(包括东泓雾炮台遗址),电报局、电灯台遗址。
日岛1处:日岛炮台。
威海湾南岸8处:沟北船坞(包括弹药库),鹿角嘴炮台遗址,皂埠嘴炮台遗址,旗墩遗址,所城北炮台遗址,杨枫岭炮台遗址,摩天岭炮台,炮队营遗址。
威海湾北岸2处:北山嘴炮台(包括信号台),黄泥沟炮台遗址。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以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寓所、龙王庙与戏楼、威海水师学堂、黄岛炮台、公所后炮台、旗顶山炮台、东泓炮台8处文物点最为著名。
北洋海军提督署
北洋海军提督署
北洋海军提督署又称“水师衙门”,为清代北洋海军军事指挥中心,海军提督丁汝昌驻节之地。坐落于刘公岛南坡中部偏西处,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衙署平面呈长方形,周以毛石围墙,南北长146.5米,东西宽97米。整座建筑“高踞危岩,下临无地,飞檐广薇”,雕梁画栋,气宇轩昂,蔚为壮观。大门建筑为三开间,每间各安两扇板门,板门正面绘有门神像,两两相对,形象不同,正门正上方悬挂李鸿章题“海军公所”匾额。大门外东西两侧,各置乐亭一座,卷棚歇山屋顶,飞檐翘角。南面与之相连,建东西辕门各一座,东西辕门内左右对称树立刁斗旗杆两支。西辕门以西20米处,建二层瞭望楼一座。
提督署为清式砖木建筑、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木结构形式。按中轴线建前、中、后三进院落,每进有中厅、东西侧厅和东西厢房。前、中、后院的中厅分别为礼仪厅、议事厅和祭祀厅,东、西两路有长廊贯通南北,各厅、厢、院落之间,廊庑相接,曲缀回环,雕梁画栋,浑然一体。院内东南角有演武厅一座,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屋宇高敞,空间宽阔,内有挑檐式舞台一座,是衙署内较为坚固、体量最大的一座建筑。
北洋海军提督署
北洋海军提督署现保存较完整,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主要陈列展示场馆。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龙王庙与戏楼
在北洋海军提督署西100米有一座龙王庙,庙里还设有戏楼。龙王庙始建于明末清初,现存建筑系北洋海军时期重建,连同其前面的戏楼,整组建筑占地1700平方米。
整座建筑古朴典雅,呈四合院布局。由戏楼、正门、前倒厅、正殿、东西配殿组成。正门一间和左右东西倒厅各两间,建筑于高台之上,石砌台阶9级,门前左右石鼓各一,汉白玉材质,上面雕刻麒麟图案。大门两扇,左右抱框装板上,各雕博古瓶插佛手一棵。大门正脊两端饰吞脊卷尾吻,垂脊下端饰张口垂兽。倒厅正脊低于大门正脊,倒厅前面各开花格窗4扇,便于启窗观看前面戏台演出。
正殿正面三开间,一殿一卷形式,建筑于1米高基座上,正面全部为高装板花格门12扇。踏5级石阶进殿,殿内明柱3排6根,空间宽敞,进深较大,正中塑海龙王像,左右侍立巡海夜叉与海龟丞相。内墙原来左面山墙彩绘《三国演义》、右面山墙彩绘《封神演义》情节的壁画,残缺严重,现璧画是1988年维修时,绘在宣纸上裱糊到墙面上的。
东西配殿均为三小开间,一门两窗。
龙王庙大门正前9米,建筑戏楼一座,样式别致。戏楼由戏台和化妆室组成,戏台基座高1.5米,与正门台基相平,戏楼单檐歇山顶,四面翘角,两出斗棋。内部梁枋之上,绘八仙人物故事,以及山水风光、梅兰松竹等图案。戏楼屋顶由四根八棱花岗石巨柱相撑,台前两角石柱上雕楹联一幅,上联“龙袍乌纱帽如花石斑斓辉光照耀玉皇阁”,下联“奏响管弦声似波涛汹涌音韵传闻望海楼”,正中拱额题横批为“寰海镜清”。化妆间两开间,南面两窗,北面西间开门。
龙王庙
庙前戏楼西北角,有一株朴树,树龄百年以上,为威海境内稀有树种。
丁汝昌寓所
丁汝昌寓所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官邸,又称“小丁公府”。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位于提督署以西200米处的高坡上,俯瞰海湾,一览无余;由中区、西区和东区三区组成,总占地面积近20000平方米。
西区前部大门与倒座,系丁汝昌寓所原有建筑。1998年,辟为北洋海军将士纪念馆,在院内增建长18.88米、高3米的“北洋海军将士名录墙”一座。建筑内展示《北洋海军将士事迹陈列》以及纪念书画作品展览。
丁汝昌寓所
中区1987年移交地方文物部门管理开放,包括前花园、寓所主体建筑和后花园三部分。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寓所建筑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仿照丁汝昌在安徽巢湖汪郎中村的故居布局,分左中右三跨院落。中跨院为四合院式,有正厅、东西厢房和倒厅,院内有丁汝昌亲手栽植的一株百年紫藤。现被辟为“丁汝昌纪念馆”。四合院内,正厅按照历史原貌,原状复原丁汝昌的会客厅、起居室、卧室、书房等;倒厅内陈列《丁汝昌生平事迹》展览;东西厢房内,展示纪念丁汝昌及反映丁汝昌生平的书法作品。前花园正中,树立高4.8米的丁汝昌铜像一尊。东南、西南两角,复建有六角凉亭各一座。
东区后部仅存丁汝昌寓所原有建筑一栋。其前面有英租期间所建英式住宅2栋,原为刘公岛英海军医院的军医官住宅,现由驻军使用。
威海水师学堂
威海水师学堂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甲午战争中遭战火损毁严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英租时期,在学堂前部范围内增建了海军军官住宅、海军军官食宿处、海军陆战队营房等建筑。今存影壁、小戏楼、俱乐部、东西辕门和一些房舍。
威海水师学堂
学堂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周围环绕石砌谍墙和围墙。东侧有东辕门,西侧建有西辕门,但方向朝南,均三段脊、一拱券门。建筑依坡势自南向北逐渐抬高,按照现存建筑状况,可以分为前区和后区。
前区原有北洋海军时期建筑,在解放前大部塌毁或拆除,现存建筑主要有训练场和三栋英租时期建筑。北部的英海军军官住宅,为一组前出廊的单层石墙红瓦建筑。其前面约15米、中部偏东处石墙红瓦建筑,为海军陆战队营房,中间主体为两层楼房,一层前后开门、窗,正门前出高大的石柱支撑雨棚,二层南北两面开窗;两翼单层均前出廊,前后开门窗。西南部的前左右三面出廊的两层石墙红瓦建筑,为海军军官食宿处,一层前面开门,东、北、西三面开窗;二层则四面开窗,视野开阔。三栋建筑均为典型的英式建筑风格。
后区为学堂的主要建筑区。正门前有三段式大照壁一座,大影壁北约6米是大门,一开间,两侧东西倒厅各5开间,南窗北门,均建在高于照壁地平1.2米的台基上;院内东西厢房5开间,又高于倒厅约0.30米。北面4米是前排建筑,基础又高于倒厅约2米,共17间,前出柱廊,中间南北过廊。后排建筑距前排约26米,共19间,样式与前排相同。屋面均覆仰合瓦,门窗廊柱油漆,无彩绘。
俱乐部建于一进院东厢房东侧约4米,面阔7间21米,前出柱廊,屋内明柱一排6根,进深8米。石砌外墙,青砖墙垛,硬山顶、清水脊,青砖博缝,屋面覆大波浪青瓦。
小戏楼位于后排建筑西偏南约3米,前部戏楼建筑早毁,仅存后部化妆室2间。单脊硬山,东山外墙作青砖假连拱式窗2个;西山外墙上,原绘“旭日东升”图案,下为波浪,一轮旭日跃升水面,日轮上方漂浮两朵祥云,现仅存大致轮廓。
戏楼
水师学堂内部,依据史料进行了原状复原陈列,布置委员办公室、教习办公室、教室、宿舍、饭堂、训练场、阅览室、枪械室、医务室等场所,布置课桌、座椅等办公学习设施,以及床帐、衣被等生活设施、各种陈设品等2000余件,完整再现了水师学堂的历史风貌。
黄岛炮台
黄岛炮台与水师学堂之间隔着麻井子船坞,船坞北堤西端即为黄岛炮台范围,向西约80米,有前后三栋兵营建筑,海拔4米左右。第一栋砖石结构,长度48米,面阔16间,进深约6米,两面硬山,两面坡屋顶。第二栋与第一栋相背而建,砖石结构,平屋顶,长度51米,面阔17间,进深约6米,朝北开门窗;第三栋砖石结构,平屋顶,长度33米,面阔11间,进深约6米,朝南开门窗;第二栋与第三栋兵舍之间,有10米宽的天井,西端有通往炮位的阶梯,东端有水井一眼。
黄岛炮台设24厘米口径平射炮4门,6厘米行营炮2门,速射炮3门,炮位、地下坑道、兵舍与药库相互连通。上部炮位海拔12米。兵舍劈崖而建,兵舍与坑道均用大石块砌筑,拱券顶,坑道高2.5米,宽2米,总长度200余米,分为东西两段,共4个出入口。除主干坑道外,还有若干分支坑道。
炮台地下兵舍与东段坑道的东出入口,在第三栋兵舍东侧,兵舍东西15米,南北10米。沿坑道向北前行20米,进入连接各炮位的东西向坑道,东折20米,为东侧第一炮位;西折30米,为东侧第二炮位;从第二炮位西行25米,再折向南行20米,到达东段坑道的西出入口。
西段坑道东出入口与东段坑道西出人口相接,相距不足1米,朝东向,高度1.5米,入口内有向上4步台阶,坑道券顶随之逐步升高。
沿坑道西行35米,为西侧第二炮位,再前行25米,坑道转向西南,继续前行15米,到达西侧第一炮位及西段坑道的西出入口。
炮台大炮均在甲午战争中被日军所拆毁,地上炮位原有二层建筑,也大部被破坏,仅残存局部。南部临海有防浪堤,尚较完整,而其上面的围墙及东西两座城堡式门楼,均已被毁。
公所后炮台
公所后炮台在麻井子船坞北200余米处,由德国人汉纳根设计,设20英寸口径英国阿姆斯特朗地阱炮2门,7.5厘米口径行营炮6门,速射炮8门。
麻井子船坞
紧依炮台南面,劈山而建半地下兵舍,总长68米,开间12间。兵舍为赭红色花岗石砌筑,石制檐口、立垛、腰线、排水口、门窗拱券等,外观呈明显的欧洲建筑风格。每间兵舍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皆可经坑道直达炮位。炮台兵舍与坑道基础海拔17米,兵舍与炮位上平面海拔25米。
公所后炮台地阱炮位(大炮为复制品)
南北向主坑道,处于兵舍及东西两炮位的中轴线上,进入后前行20米,是一条东西向主坑道,向东15米通往东炮位,向西15米通往西炮位。该东西向主坑道北面12米,还有一条与之平行的连接两炮位的副坑道,总长度约20米;主副坑道之间,有多条垂直连通的分支坑道。坑道内设通气孔及排水设施。
兵舍、坑道比较完好,雨水沿坑道石块砌缝渗漏,年久风化。
炮台炮位直径13米,中心点距离30米,毁于甲午战争,1989年修复其中的一座炮位,对游人开放参观。
旗顶山炮台
旗顶山炮台位于海拔153.5米的刘公岛制高点上,可俯瞰刘公岛周围海面。设24厘米、15厘米口径平射炮各2门,建有地上炮位、地下弹药库、兵舍和掩体。两个24厘米口径大炮炮位,东西相距约60米;东侧炮位在东,兵舍在西;西侧炮位在西,兵舍在东,布局基本对称;炮位建筑为满月形,直径6米,深1.2米。
旗顶山炮台
炮台南侧凿挖山崖修建兵舍、弹药库,两者相对而建,中间形成宽4米、长10米的天井,天井中间建1方和火芮库两个库间科降并井,升降井高约5米,设提升滑轮,通过升降井将弹药提升到炮位上。库房屋顶为工字钢梁加混凝土浇筑,青砖砌墙;弹药库与山体之间,砌筑中间防潮隔离层,以排除地下渗水。兵舍、弹药库外墙用石块砌筑,并有通风设施。兵舍为一层石砌建筑,南北两间,每间宽约5米,进深约8米,与弹药库相向开门,炮手沿外部台阶可直接进入炮位。兵舍坚固隐蔽,冬暖夏凉。15厘米口径大炮炮位,一间位于东侧24厘米口径大炮炮位东南约20米,另一间位于两门24厘米口径大炮炮位之间,石砌炮位及通道护墙建筑保存完整。现东西炮位复制安装了24厘米口径德国克虏伯大炮2门。
东泓炮台
东泓炮台是刘公岛最东端的炮台,设24厘米和12厘米口径平射炮各2门,7.5厘米口径行营炮6门,速射炮4门。
炮台炮位南依山势掘崖而建兵舍11间,通长58米,中间主要大门,两侧分别开三门两窗,门窗皆为拱券式。正面每间之间有通高的柱垛,有外凸的腰线和上檐,以及外伸的排水糟舌。兵舍内部也是拱券顶,立墙高4米,顶高5米余,宽3.2米,进深约8米;每间之间石砌隔墙,隔墙南端为互相贯通的拱券门。
东泓炮台
通过中央大门两侧的两间兵舍,分别直接向内进入坑道,前行10米再相向转折,汇合到主坑道,再前行10米,进入坑道中间大厅,东两长约18米,南北宽约10米;大厅北侧建有两间弹药库,中间有通道分隔,每间东西长约7米、南北宽约4米,青砖建筑,南面墙上设有照明用的灯龛,每间各2个,东西两端均有输送弹药的出口。弹药库东侧有分支坑道,长约20米,大厅东南角有用于输送提升弹药的斜井。此前建筑为炮台原始建筑,均为块石砌筑,拱券顶。
从弹药库西侧经阶梯坑道,上升约5米,进入上层坑道,东西向分支:向东30米,通往东侧12厘米大炮炮位;向西30米,再转向西南约100米,到达坑道西出入口。上层坑道及地上炮位,经过英租时期英军与解放后海防某部炮连改造,坑道用混凝土浇注,平顶,宽度约1.5米,高约1.9米,内设发电机房、通风机房、盥洗室等,并增建了若干暗堡、竖井。

文物遗存

雕刻和彩绘
提督署建筑檐下柱间的“麻叶头”“雀替”“花牙子”“花板”等建筑构件均施以雕刻和彩绘,内容丰富多样,有“暗八仙”“吉祥瑞兽”“神话人物”“吉庆图符”“梅兰竹菊”“琴棋书画”等纹饰。
清代石碑
龙王庙东配殿内有为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所立“柔远安迩”碑、为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所立“治军爱民”碑,系1985年由别处移置该处。两碑均立于1890年;其中“治军爱民”碑,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砸断,后接合修补。
奉丁汝昌灵位
龙王庙西配殿内供奉丁汝昌的灵位。1895年丁汝昌殉国,其灵柩曾临时厝放此处,灵柩移走后,便于此设置其灵位,四时祭祀,故龙王庙又被称为“丁公祠”。
匾额
丁汝昌寓所西区前部大门门口悬挂着叶飞将军题写的“北洋海军将士纪念馆”馆名匾。丁汝昌寓所中区大门上方正中,悬挂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丁汝昌纪念馆”匾额一方。
大照壁
大照壁位于威海水师学堂后区,中间高,两翼稍低,总长约18米,高约5米。中心与两翼灰盘上原来均绘有图案,惜年久风雨侵蚀,已漫漶不清。

文物价值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历史价值
一是有助于全面了解和揭示日本近代侵略中国的过程,史学价值不可替代。刘公岛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日本侵华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始建于北洋海军成军,而后不断增建.扩建、修缮,直至刘公岛被日军攻陷,甲午战败,是甲午战争史的重要见证,是日本侵华铁证和研究日本侵华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物。
二是洋务运动军事成果的展示和洋务运动由发展到失败的历史见证者。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推行整饬海防、建制造局、设厂造船、筹建海军等一系列军事改革,北洋海军是洋务运动军事自强的产物,甲午战争便是持续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一次实践,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作为北洋海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洋务运动军事革新的产物,也是洋务运动由发展到失败的见证者。
三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实物例证。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马关条约》的签订促进了民族的觉醒,革命终于成为了时代的主流。可以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发生,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便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证明。
四是研究北洋海军史、中国近代海防史乃至西方海防史的重要资料。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军事史的一个缩影,它是世界海军界公认的当时最大规模海战,在世界海军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对中国乃至世界海军史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是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岸基防御的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成为海军的重要训练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海事边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学价值
一是热兵器战争中海岛防御工事发展到成熟过度的典型代表。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代中国及西方的防御工事建造水平,是热兵器战争中海岛防御工事从发展、过度到成熟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较高的军事研究价值。
二是合理使用不同材料建造炮台的实例。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炮台是海防炮台,砖石炮台与土质炮台并存,永久性炮台与临时性炮台并用,为其后中国海防炮台建造材质演变奠定了基础。对研究鸦片战争时期清朝海防炮台基本结构及具体技术具有一定价值。
三是较早使用先进通信设施的实例。电报局的设立为刘公岛北洋海军与外解联系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是中国近代军事科技发展的一大体现。
四是港口码头科学选址的代表。麻井子船坞的选址依据中西方建造船坞的经验“水深不冻、山列屏障、陆连腹地、土无厚淤、口接大洋、地出海中”,且与旅顺军港及天津大沾港形成摘角之势拱卫京师,选址科学合理,具有重要的军事研究价值。
社会价值
一是包含众多文物建筑及遗址,历史内涵丰富、层次饱满,是了解中日甲午战争以及北洋海军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场所。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是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又是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之地,是研究中日甲午战争后期威海卫战役不可替代的地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更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日关系发展以及清末北洋水师的重要资料,随着该领域研究的日益深入,其历史地位与研究价值愈显重要与突出。
二是以中日甲午战争和北洋海军为依托,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海洋观与海防观教育不可多得的社会资源。中日甲午战争涌现了众多爱国英雄人物,或奋勇搏战,战功卓著,或壮志未酬,血染疆场,或被困援绝,宁死不降,表现了崇高凛然的民族节操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以史为鉴,结合实际,面向未来,不让历史重演,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是中日甲午战争古战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的重要训练基地,历史与现实立体展开、交相呼应。
三是为威海市乃至山东省经济的发展和知名度的提高做出了特别贡献。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作为“甲午海战”的主战场之一,也因这场海战而频繁出现在重现中日甲午战争的各种文献和影视资料中,声名远播,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著名海岛旅游避暑胜地。大批华人、华侨和国际友人慕名而来,游览凭吊中日甲午战争古战场。
文化价值
其一,北洋海军提督署、龙王庙戏楼兼具南北方地域建筑特色,是南北方文化相互融合的实物例证,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北洋海军提督署将北方常用抬梁式木构架与南方常用穿斗式木构架混用,结合了两者的优点,使得建筑不仅山面抗风能力强,用材少,且室内空间开阔,是研究中国南北建筑融合的宝贵素材,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其二,龙王庙戏楼建筑为砖、石、木混合结构的古建筑,其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外观形象,既有北方清代古建筑的风格特点,也有南方徽式、闽式建筑的要素。主要体现在建筑瓦件、四翼角、吻兽、斗棋、门窗花棂、雀替等,为研究中国南北方建筑的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是中国南北方文化相互融合的实物例证。
其三,北洋水师兴建之初便大举修缮龙王庙与刘公庙,反映了近代军事与传统民俗文化的密切结合,是山东沿海地区众多民俗文化互相融合的代表。
其四,龙王庙祭祀“东海龙王”,刘公庙祭祀“刘公、刘母”。刘公岛上龙王庙与刘公庙并存,充分体现了诸神合祭这一社会民俗文化特色,表达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保护措施

1977年12月23日,北洋海军提督署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6月,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列为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
2000年9月,山东省政府公布了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28处北洋海军及其甲午战争遗迹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其中北洋海军提督署、内包含部分稍晚增建的英式建筑)。

所获荣誉

2020年,参加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典型宣传推介活动”,经过申报、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顺利入选2020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分布于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日岛及威海湾南北两岸近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威海市区可乘坐10路、32路、39路到达威海二中北校区站,然后步行至刘公岛客运中心。在刘公岛客运中心乘船至刘公岛。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