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福寺塔

明福寺塔

共 1432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12

历史沿革

明福寺塔始建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
民国十八年(1929年),当地人集资修复明福塔,没有按原来的九层复原,而是改成了七层,每层出檐两级。

建筑格局

明福寺塔高四十米,系砖石结构,平面呈八角形,七级密檐式塔面南叠立于高二点四米的石基上,远望似从地涌出,直刺兰天,势欲遏云,塔底直径六米,其身中空,第二层以上,东南西北的正面各辟有圆券门,塔每层出檐两级,檐下雕刻有斗拱、莲花辨,飞檐等多样建筑构件,塔身外壁砌有横排方式面砖,上有圆龛,内刻坐佛。坐佛形态各异:或合掌诵经,或拂膝静坐、或挥手讲道、或闭目养神。塔身的各层高度和平面直径自下而上逐层均匀递减。塔身各隅砌有倚柱,倚柱上饰以仰、俯莲花,倚柱略显弧形,使大塔轮廊隐约的呈现抛物线形。顶端各角分上下挂有铜铃三个,八角共计二十四个。大塔原高九层,顶为八角亭子顶。后塔遭雷击,五层以上倒塌。民国十八年(1929年),当地人士发起募捐,集资修葺,其间因银两不足,历经数年,才修至七层,最后终因银两短缺而草草收工,塔顶改为桃状顶。大塔墙内初建时砌有石阶,塔外飞檐上筑有蹬道,且石阶,蹬道又皆与圆券门相通。这样从塔内石阶上拾级而上进入圆券门,再由圆券门外出沿蹬道上攀,进入上层圆券门。里外盘旋而上,仍可有缘停立塔顶。

文物遗存

明福寺塔外壁的大方砖,上刻有圆龛,每一圆龛有一尊佛像,上千尊慈眉善目的佛像姿势各不相同,尚有塔檐上的铜铃,风吹过依然丁当作响。塔前还立着一通裴休撰文、柳公权正书并撰额的敬宗御赐石碑,碑上的字迹已有些模糊不清。

历史文化

明福寺是隋仁寿四年(604年)由邑人杜明福修建的。这一家人一心向善,虔诚拜佛,把自己的宅院捐出来建为寺院,人们就用这家主人的名字作了寺名,故日明福寺。关于寺院的兴建,滑县民间流传很多传说,都是百姓们围绕兴寺建塔诚心许愿,以及最终愿望得以实现的故事,其中有很多祛恶扬善的内容。
明福寺塔因建于明福寺而得名,而明福寺则以隋代人杜明福之名而名之。据《滑县志》记载:隋仁寿四年,当地人杜明福施宅为寺,故寺日明福寺。明福寺初建时规模不大,止有大殿三间,大殿周廊四迥。寺前建三门,钟楼分列庭院左右。后寺院得以扩建,规模宏大,南北长二里许,东西宽百余步,寺前建有大殿,殿中塑有三世诸佛和侍从阿难迦持。左右分列十八罗汉,傍站诸天神。大殿左建迦蓝,殿四栋,右建祖持殿四栋,前建三门一座,后有方丈六檻,末修禅堂一所,两旁环建僧房五十余间。殿之前后,对栽松柏成林,庵之左右,各树安榴匝道:“界宇宏大,宛如鹫山”,松柏成荫,幽雅静谧,香火不断,烟云僚绕,钟声悦耳,数里可闻,实为滑州之名刹。

文物价值

在古建筑专家看来,明福寺塔建筑结构严谨,建筑工艺精良。塔门楣上绚丽的垂幔装饰,檐部叠涩砖上的莲花图案等,既有唐代砖塔的风格,又具宋代早期砖塔的基本特征,实为唐宋佛塔嬗递的范例。尤其是塔上的佛像雕刻非常精美,细腻逼真,造型多样,形式新奇别致,有着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2001年6月25日,明福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

明福寺塔位于

交通

自驾前往明福寺塔:从贵州出发,沿着贵阳绕城高速、银白高速、江黔高速、杭瑞高速、二广高速、兰南高速、许广高速、京港澳高速、濮卫高速到达明福寺塔。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