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英乡

联合创作 · 2023-08-13 07:06

地名由来:1958年为纪念革命烈士曾拔英,改名拔英。

中国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之拔英乡:纪念1931年8月牺牲的中共瑞金县委常委兼秘书长曾拔英烈士。

拔英乡,旧名大富足,以革命烈士曾拔英而命名的乡。1950年为赤沙、桂清乡,1958年合置拔英公社,1984年改为乡。位于瑞金市西南部,东邻福建长汀县,南毗会昌县富城、文武坝,西连谢坊镇,北与武阳镇、泽覃乡接壤,距瑞金市区50公里,乡政府驻大富圩镇。全乡总面积22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即拔英、新迳、赤沙、荣新、大富、红门、高岭、邱坑,有102个村小组、2103户、10440人,耕地面积10313亩,林地226090亩(其中毛竹林4.3万余亩,油茶林1.2万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39元。境内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以林、农两业为盛,主产木材、水稻、烟叶、香芋、籼米草、西瓜、花生、甘蔗等;矿产资源也较丰富,境内主要有硅、稀土、萤石、钨、大理石等。常年平均气温18.9℃,年日照时数平均1838小时,年无霜期268天,是一片充满蓬勃生机和极具发展潜力的热土。

近年来,拔英乡党委、政府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富民强乡作为第一目标,按照“工业富乡、三产活乡、农业稳乡”的发展思路,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以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全乡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逐年实现新跨越。

拔英乡是个典型的边远山区乡,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毛竹、冬笋、笋干、茶油、金银花、香菇、木耳、药材、松脂等;水资源十分丰富,全乡已有13座小水电站;矿产资源主要有硅、稀土、萤石、钨、大理石等。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现引进的项目主要有小型水利发电站、毛竹加工、木材加工、花岗岩板材加工等。

基础设施有了长足进步。50千伏变电站已正式投入使用,电力能源已输送到各村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每个村都通有水泥路,还有通往各组的简易公路及部分水泥路,每日到市区交通车辆有数趟;改造了礤迳和火烟龙两座小二型水库,各村水陂、水圳等设施日益完善;通讯事业发展较快,全乡8个行政村已全部接通了通讯光缆,已有固定电话1000余门,通讯条件便利。小城镇建设日臻完善,以土坯房改造为平台,以圩镇为中心的小城镇建设辐射到各村,圩镇正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本。

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全乡有一所中心卫生院,8个卫生所,14名医院员工,10名乡村医生。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功能科,能做各种基本检查和医治常见的一般性疾病。

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现有初中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4所,教学点3个,幼儿园5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所,初中在校学生293人,小学在校学生860余人,幼儿在园人数157人,全乡现有在职教师75人,其中初中20人,小学55人。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同类学校前茅,考取重点高中人数逐年增加。 

人文环境和谐优越。秉承光荣革命传统的拔英人民,民风纯朴,勤劳务实,开明开放,惜誉如珍。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廉洁高效、优质服务、依法行政”的理念,狠抓干部教育培训,提-部总体素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多方并举努力营造了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团结鼓舞的舆论环境,形成了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气兴旺的良好发展氛围。

曾拔英(1896-1931),原名曾萃生,谱名同春,参加革命之后,改名曾拔英。中国共产党党员,是瑞金县早期的革命领导人之一。1931年8月牺牲于瑞金。曾拔英,出身于瑞金新迳蓝田村高排的一个农民家庭。拔英是四兄弟中的老大,承载着父母…… 曾拔英详细信息++

历史沿革:

苏区时设新迳区属会昌县。

1949年设大富乡属瑞金县武阳区。

1950年为赤沙乡、桂清乡,属武阳区。

1958年桂清乡、赤沙乡合置为拔英公社,同年12月属谢坊公社。

1961年春设拔英公社。

1984年撤社改乡至今。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