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

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

共 3332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4-05-30 15:57

历史沿革

1959年7月,建宁县革命纪念馆成立并对外开放,馆址就设于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即毛泽东、朱德同志旧居)内,编制4人,其中馆长1名,资料员1名,讲解员2名。
1971年,建宁县革命纪念馆在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即旧居)右侧兴建革命陈列馆,展出革命文物、文献资料4百余件。
1976年,建宁县人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迁出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即同志旧居),建宁县革命纪念馆报请国家文物局拨款整修。
1979年1月8日,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即周恩来同志旧居)经整修正式对外开放。
1984年10月1日,建宁县革命纪念馆新建建宁县革命斗争史陈列馆并布展完成对外开放,将军为纪念馆题写馆名,肖劲光、王直等将军发来题词贺信。
1999年12月,建宁县革命纪念馆业务管理用房落成,结束了纪念馆长期占用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办公的局面。
2006年9月,建宁县革命纪念馆正式更名为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同年,12月31日,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在原溪口镇镇政府位置上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3800万元。
2007年6月,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陈列馆动工建设。
2008年8月,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改扩建工程竣工,8月26日,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举行新馆开馆仪式,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朱德元帅的外孙刘康、刘少奇的儿子刘丁及其夫人艾心琪、彭德怀元帅的侄女彭钢、罗荣桓元帅的儿子罗东进、陈毅元帅的儿子陈丹淮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子女和亲属应邀参加。
2009年3月,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被升格为副科级单位。
2011年11月,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保护修缮工程启动实施,工程由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承建,由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设计。
2012年11月19日,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公告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概况

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位于建宁县城区1.5公里处的溪口街49号,纪念馆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全国首个以中央苏区反“围剿”为主题命名的专题纪念馆。
馆内有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中央苏区反“围剿”陈列馆、建宁民俗馆、反“围剿”大型铜雕群——《红军颂》、反腐倡廉暨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展馆等陈列。
本馆前身为革命纪念馆,于2006年9月更名为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下设办公室、宣教科、保安科、文物科等4个部门,在岗人数15名 。

馆藏文物

馆藏品主要以革命文物为主,藏品共有1115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17件,三级文物347件,一般文物750件。
1.少共国际师画报(B0146) 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幅黑白石印宣传画报。画报横58厘米,纵37厘米,画面保存完整。这幅画报出版于1933年6月11日,是当时少共中央局办的刊物为配合创建“”的宣传工作而出版的副刊画报。1994年10月,在福州召开的革命文物确认会上,这幅画报被确认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画报由13幅小画面以连环画的形式组成。这13幅小画形态各异,有长方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它们组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和谐、完整的感觉。画面在线条的处理上也非常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富有很强的表现力。文字全部采用隶书,清新明快,工整美观,与画面珠连璧合,交相辉映。画报的创作者善于捕捉瞬间的典型场面,运用动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极有层次地把人物活动体现得淋漓尽致,使画面很好的为内容服务。画报有很强的思想性,它生动的再现了当时少共国际师的创建过程。
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列士墓碑(B0033) 在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陈列馆第5展厅里,陈列着一块普通的墓碑,说它普通是因为它当地百姓墓碑一样,碑上没有任何奢华的雕饰,也没有墓主的生平记载。墓碑长57厘米,宽28厘米,碑头缺失,碑面破裂,碑题刻着“吴静焘同志之墓,余泽鸿泣,1933年4月29日。”然而,它又是一块不平凡的墓碑,因为它是一位抛开富裕生活,追求革命真理,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献身的女烈士所留下的唯一纪念。 吴静焘,原名吴蔷葆,1904年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33年1月,中共建宁中心县委成立,吴静焘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兼妇委书记,为了发展革命根据地,吴静焘开展了艰苦细致的宣传工作。1933年4月的一天,吴静焘与妇女部长刘志敏前往江西宁都参加省委扩大会议,返回建宁,途径黄泥塘时,遇到地方反动武装大刀会的残匪正在抢劫群众,看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危险时,他们不禁怒火满腔,抱着“宁可牺牲自己,绝不能丢下群众”的念头,奋不顾身的向敌人射击,枪一响,冲在前面的残匪被击中,这是敌人始料不及的,当他们回过神来发现只有两名女红军时,便如狼似虎的又冲了上来,为了掩护群众撤退,激战中吴静焘不幸中弹,但她却不顾个人安危,让刘志敏去县城报信,自己留下继续战斗。当赶来救援的红军击溃了残匪,却发现吴静焘倒在了血泊中,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噩耗传来,县城的干部群众悲痛万分,沉痛哀悼烈士英灵。当时,她的丈夫余泽鸿(建宁中心县委书记)亲手为她擦洗身上的血迹,穿戴红军服,并亲笔书写了碑题。 解放后,建宁县人民政府几经查找,一直未发现确切位置,直到1970春,建宁一中学生在凤山劳动时,偶然发现了这块墓碑。
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张运贵公文皮包(B0035) 该公文皮包是建宁老红军张运贵长征途中使用过的。张运贵,又名张永贵,建宁县黄埠乡陈余村人。1931年4月参加建宁县第一支红色地方武装桂阳游击队,同年夏随游击队编入南(丰)广(昌)建(宁)独立团,1932年初编入红十二军,先后任副班长、班长。1932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3年7月调江西于都工农学校卫生所工作。1934年10月,张运贵随中央红军干部团卫生队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调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卫生所任班长兼党支部书记。长征途中条件艰苦,物资极其匮乏,就连救治伤员的药品都没有像样的包来装。中央红军干部团团长见此情况,就将一个从战争中缴获来的牛皮质地的公文包送给张运贵装药品。自此,张运贵并一直将公文包珍藏于身,并一直鼓励他努力当好一名红军卫生员。1943年10月,张运贵在延安响应党的号召,复原到延安县甘谷驿镇开设诊所行医,继续为广大穷苦群众服务。精湛的技艺、和气的态度,被当地群众亲切地唤为“南方张医生”。新中国成立后,张运贵于1952年春携妻小辗转返回故乡,落户在桂阳乡翁坊桥,并担任桂阳乡党支部书记,1955年被吸收为脱产干部,1957年因精简机构紧缩编制辞去公职回乡当农民;“文革”中受到冲击,身份遭受怀疑;1972年经福州军区和福建省委组织部调查落实老红军政策,享受团处级待遇,后由省民政厅拨款补助在桂阳街修建住房,迁居桂阳街;1980年起任建宁县政协第一、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982年离休,1989年12月在桂阳病逝。张运贵逝世后,其后代将该公文包捐赠给建宁县革命纪念馆收藏。该公文包后经鉴定属国家三级革命文物。

获得荣誉

纪念馆先后于1995年4月被共青团福建省委确立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于1997年被福建省委确立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于2002年被共青团福建省委、少先队福建省工作委员会确立为少先队雏鹰训练基地;于2005年被中宣部等国家十三个部、委、办、局、室确定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2007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中宣部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5月被国家博物局确定为三级博物馆;2009年9月被确定为省党史教育基地。2009年9月中央苏区反“围剿”陈列荣获省第一届博物馆陈列展览优秀奖;2009年9月被授予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2011年1月被命名为第一批全省廉政教育基地。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