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拉路甫石窟
查拉路甫石窟
共 1823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20
历史沿革
公元7世纪40年代,即唐代早期,开凿出查拉路甫石窟。
196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曾出资修复。
1979年,土登旺久又筹资进行了维修。
建筑格局
查拉路甫石窟依山开凿,与大昭寺遥遥相对。支提式石窟洞口高约2.56米,宽5米左右,为平面不规则长方形窟,中心柱与洞壁之间有宽1米左右的转经廊。中心柱四面共有14尊造像,为石窟内较高大者,均为高浮雕造像。其中,东面一佛二弟子二菩萨5尊造像,释迦牟尼佛像高1.28米,有椭圆形头光,头戴塔式高冠,披袈、袒右肩,庄严肃穆。整窟共有造像71尊,除2尊为泥塑外,其余皆为石刻造像,分布于中心柱四面和石窟的南、西、北3面的石壁上。
文物遗存
中心柱的造像,是石窟内较高大的雕刻,全系高浮雕,东面有一佛两弟子及两菩萨5尊造像,其中的释迦牟尼像高1.28米,有椭圆形顶光,头戴塔式高冠,身披袈裟,袒露右肩,左手持钵,右手作指地印,结“趺坐于圆形仰覆莲座上。两弟子迦叶,阿难侍立释迦佛两侧,迦叶右手置胸前,左手下垂;阿难双手合抱于腹部.两边的胁侍菩萨造像的风格﹑服饰均相同:高发髻,上身袒裸﹐下着长裙,腰间系带,带从腹部下垂至脚,双臂自然下垂,脚踩方台。在南面和北面均为佛和菩萨像。西面是佛同弟子像,造型风格大体相同。转经廊南壁下排的14尊造像中,一尊为金刚像,其余13尊为菩萨像(插图52)。第一尊弥勒菩萨头戴4层塔式高冠,垂发披肩﹐戴耳环、项链、要珞﹑臂钏、手镯,上身袒露,左肩旁绘一朵莲蕾﹐下着长短裙,衣纹清晰,腰身垂带。右手下垂,左手置胸前﹐赤足站立在圆形覆莲座上。在此尊造像的头顶处,有3阴刻蓝蹉体梵文字和两组古藏文数码。这两组古藏文数码的含意,至今尚未破译。其它12尊菩萨造像与弥勒菩萨的造形及姿态大同小异。金刚力士像则是面目狰狞﹐头戴锯齿形五花宝冠,3眼大鼻﹐袒裸全身,戴耳坠、项圈、手镯;右手置胸前,左手执金刚杵,双腿作箭步,显得刚劲有力。转经廊的西壁为三世佛像,据考证,也是吐蕃时期的雕塑作品。3尊造像基本相同。皆戴3层塔式高冠,袒露右肩着袈裟,均结踟趺坐于圆形莲座上。但手势不同,代表了过去、现在、未来,“过去佛”双手置胸前作转法轮印,右掌向外,拇指与食指相触,左掌向内,拇指及食指相触。“现在佛”同“过去佛”高度均为0.4米,左手持钵,平放于腿上,右手下垂,掌心向下,以手指触地,作指地印。"未来佛”高0.41米,右手平肩伸出,掌心向前,手向上指,食指与拇指相触,右手持钵,作论辩印。
历史文化
成书于1564年的《贤者喜宴》记载,王妃茹雍在查拉路甫雕刻大梵天等佛像,历13年完成。此窟为吐蕃王朝早期的石窟,有“吐蕃第一窟”之美誉。现存的查拉路甫右窟历经兴衰,几经修造,成了藏族雕塑史的缩影。
查拉路甫石窟造像大多出自尼泊尔工匠之手,主要分两类:释迦牟尼佛、三世佛、弟子、菩萨和金刚力士等﹔另为西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墀尊公主,禄东赞、吞弥桑布扎、莲花生像等。造像雕刻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风格。窟内古老的石刻造像,不仅为西藏众多的摩崖造像、泥塑像、壁画、唐卡等提供了断代依据,而且极大丰富了我国的石窟艺术。
造像明显有“三道弯式”的犍陀罗艺术风格,即臀部突出,左腿支持全身,右腿微屈,全身呈“S”形。但宗教艺术的程式化表现手法,在这些造像中明显地流露出来,如服饰的类同,形体的概念化。而神化了的历史人物雕像﹐相对讲受宗教雕塑的局限少些,比较个性化而显得生动,富有真实感。查拉路甫右窟造像,与我国西北、北方等地的石窟造像相比较,有许多不同之处,带有西藏高原的气息,这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具有特殊意义。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查拉路甫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
查拉路甫石窟位于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布达拉宫西南药王山东麓。
交通
自驾前往天护陀罗尼经幢:从贵州出发,沿着汕昆高速、昆楚高速、大丽高速、西丽高速到达天护陀罗尼经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