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区
地名由来:秦始设上虞县,1992年设市,2013年10月设区,据《晋太康三年地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迄,因相虞乐,故曰上虞;又说系越语地名,其义不明。
中华孝德园
中华孝德园
2023年8月,上虞区入选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3年4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浙江省种植业重点县名单,上虞区入选。
2022年11月,上虞区被确定为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2022年6月,上虞区被确定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
2022年5月,上虞区入选2022年度县市电商竞争力百佳样本第92位。
2021年12月,2021年中国工业百强区名单出炉,上虞区位列第32位。
2021年12月,上虞区上榜2021中国数字治理百佳县市,位列第78。
2021年12月,上虞区入选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2021年11月,赛迪顾问发布2021年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上虞区位列第77。
+查看更多上虞区荣誉与相关排名>>
上虞地处钱塘江南岸,总面积1362平方公里,钱塘江岸线16公里。总人口83.97万,下辖13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整个地貌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
上虞之名,得于虞舜。据《太康地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迄,因相娱乐,故曰上娱(娱通虞)。”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县,隶属会稽郡。1992年上虞撤县设市。
上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上虞”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浙江省建县最早的县份之一,是全球最早的青瓷发源地之一,也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女主人公祝英台的家乡。在历史上,形成了“舜会百官”、“东山雅聚”、“白马春晖”等三次名人大聚会,涌现出了被誉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的王充、“东山再起”典故的谢安、中国山水诗开创者谢灵运、国学大师马一浮、气象学家竺可桢、“茶圣”吴觉农、电影名导谢晋等著名乡贤。
上虞区位突出、优势明显。自古就有九县通衢之称,目前境内国道、高速、铁路、运河一应俱全,特别是嘉绍跨江通道、杭甬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大大拉近与周边大城市的时空距离,与上海、杭州、宁波加速形成“同城效应”;此外,已经建成通航的杭甬运河和规划建设的杭州湾南岸唯一出海口——新上虞港,将进一步凸显上虞的区位优势。
上虞生态优美、环境宜居。境内有江有海,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拥有着英台故里祝家庄、凤凰山麓大舜庙、“江南第一”曹娥庙、白马湖畔春晖园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是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生态旅游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佳休闲小城”、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等称号。上虞中心城区依大龙山而建,临母亲河“曹娥江”而居,清新婉约;城北新区高楼林立,商业繁荣,气象一新;滨海新城、滨江新城、高铁新城、大龙山区域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功能更加齐全、配套日趋完善,曾连续三年被评为内地最佳商业城市县级市之首,是一个宜居、宜购、宜创的新兴城市。
上虞产业优质、经济繁荣。拥有2个省级开发区和14个乡镇工业功能区,形成了机械装备、精细化工、轻工纺织、照明电器、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以及伞件、铜管、手套袜业等八大块状经济,拥有销售超亿元企业176余家,上市企业13家,上市企业家数居全省前列。建筑产业优势明显,是著名的“建筑之乡”;商贸旅游业蓬勃发展,“浙东新商都”的城市品牌和“四季仙果之旅”的旅游品牌日益打响。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5.7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财政总收入170.5亿元,增长14.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1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额增长13.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和10.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8%
上虞民生进步、社会和谐。社保体系逐步完善,五大保险扩面提标,新农合标准大幅提升,社会救助力度加大。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是省级文明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中国孝德文化之乡”,被命名为浙江省文化名城。“平安上虞”建设扎实推进,市民的幸福指数、安全指数不断提升。
历史沿革:
1949年5月22日,上虞全境解放。
6月7日成立上虞县人民政府,初属第二专员公署(宁波专署),旋属第十专区(后改称为绍兴专区),后改属绍兴专区。
1952年1月划属宁波专区。
1964年9月复属绍兴专区。
1968年5月属绍兴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1年1月复属绍兴地区。
1983年7月属绍兴市。
1992年8月24日,国务院批准上虞撤县设市,10月18日,举行撤县设市庆典。
隶属不变。
2013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上虞市设绍兴市上虞区,11月8日举行设区庆典、换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