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土家族乡

联合创作 · 2023-08-13 23:36

地名由来:阳和土家族乡地名因境内有酿溪,亦称酿河。后讹称然河。因“然”与“阳”音近,又成“阳河”。1980年根据此地气候日逐暖和的特征更名为阳和,乡由此定名。

阳和土家族乡位于慈利县西北角,距县城70公里,距张家界市区37公里。东与甘堰土家族乡毗邻,西与许家坊土家族乡相连,南与溪口镇隔河相望,北与武陵源风景区接壤。总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840亩,其中水田14166亩,旱地4674亩。辖16个行政村,231个村民小组,5148户,农业人口18003人,有汉、土家两个民族,1994年被定为少数民族乡。境内属丘陵地带,东南部较为平坦,溪流纵横,水资源丰富。现有上型水库4座,骨干塘60余口,蓄水400万立方米。原省道1801线自东向西贯穿全境,至金岩土家族乡的县级公路穿过该乡夹石、朱家嘴、寨峪三个村,正在建设中的常张高速公路穿过官坊、渔浦、双坪、夹石、朱家嘴、大坊等6个行政村,并在双坪村留有出入口,总里程11.2公里,境内交通十分便利。

该乡目前共设有27个基层党组织,其中16个村党支部,11个乡直机关党支部,党员数540人,其中妇女党员72人。少数民族党员540人。近年来,乡党委在上级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以“-”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主线,以“三富工程”和“两学两带”为载体,狠抓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得到了显著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相继在10个行政村和三个机关支部建立了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室,创办了以优质水果种植、草食动物养殖为主体的3个党员科技致富示范基地,涌现了近15名各类党员科技致富示范大户。近来年,乡党委始终将基层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下大气力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选配了近10名年轻有为,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担任村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舞活了村级班子的龙头,着力培养发展了一批有文化、年青和具有开拓精神的同志加入党组织,加强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 建设。先后涌现了三溪村等县级优秀党支部和甄家坪村等8个乡级先进党支部和近70名优秀0员。

阳和土家族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娄澧文化的发源地“渔浦书院”就坐落在该乡渔浦村,至今已近100余年的历史。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五寺寨、丹霞地貌群的开发和利用,可为张家界东线旅游提供良好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历史沿革:

明初属第八都。

民国十六年至25年(1927—1936年),属溪渔乡。

1952年至1956年,属六区。

1956年至1958年,为阳和乡。

1958年,撤甘堰乡、阳和乡、许家乡,合建阳和公社。

1960年,甘堰、许家从阳和公社析出(1962年至19995年属溪口区)。

1984年至1995年5月,为阳和乡,1995年5月至1998年10月,并入许家坊土家族乡。

1998年10月,从许家坊土家族乡析出。

浏览 1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