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公山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3 23:37

地名由来:原为八大业主划地分管,后八业主相继他迁,无人受业,遂先后沦为公山,故名“八大公山”乡。

湖南省八大公山镇于2016年因省区划调整改革,由原蹇家坡乡(10个村)、细砂坪乡、八大公山乡合并而成立。地处武陵山脉桑植西北边陲,距县城78公里。北与湖北宣恩县龙潭乡、五道水镇相邻,西与龙山县大安乡接壤,东同沙塔坪乡毗邻,南接河口乡、陈家河镇。全镇总面积321.15平方公里。

全镇共辖16个建制村,共204个村民小组,人口1.86万人,是一个土家族、苗族、回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寒山区。镇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平均海拔1050米,境内群山耸立,连绵起伏,走向不一。气候条件良好,属山原型亚热带气候,是我省四大暴雨中心之一。全镇有耕地面积1.89万亩,森林面积19.3万亩,林木蓄积量106.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6%。全年降雨量2105.4毫米,雨日176天,全年四季分明,气温偏低,年平均温度10度,夏季凉爽,紧紧相连的斗蓬山风景区山泉淙淙,原始森林遮云蔽日,是理想的避暑旅游胜地。

这里盛产药材,素有“基因药库”之称,有药用植物1000余种,尤以被称为“四大药王”的白三七、扣子七、乌金七、金盘七分布较多,七叶一枝花、四两麻、天麻等药则俯拾皆是,构成“基因药库”的精华,至于黄莲、杜仲、厚朴等名贵药材屡见不鲜。这里更是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已查证的脊椎动物143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17种,如金钱豹、云豹、猕猴、毛冠鹿、苏门羚、水鹿、水鲵、红腹角雉等。

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生态强镇,产业重镇,旅游名镇”的发展思路,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万担好烟,两万亩好茶、三木药材看不到边、四季花儿常开、不知天堂在人间”的美丽富饶宜居的八大公山镇,逐步形成茶、烟、药、蜜、游的产业新格局。目前,全镇经济总收入达2.55亿元,农业收入1.86亿元,农民年均纯收入4072元。已发展茶叶12000多亩、烟叶3000多亩,天麻、黄连、黄柏、厚朴为主的药材产业种植12万多亩,养殖全省高山生态优质蜜蜂达6000多箱,此外还发展中华圣桃、红心猕猴桃、青钱柳等特色农产品,同时八大公山镇也是桑植县重点打造“一圈两点”之一,是张家界的最美后花园。镇党委、政府将着力把八大公山镇打造成桑植县西线旅游发展新高地、生态健康产品生产新基地、群众小康生活新福地。

历史沿革:

明属湖北施州三里。

清乾隆二年(1737年)属桑植司地十八里,民国属游乐乡、游安乡。

1952年,属第八区公所。

1956年6月,为砂地坪乡。

1958年8月属万宝山公社。

1959年2月,更名为五道水公社。

1961年春分,设八大公山公社。

1983年4月,改为八大公山乡。

1995年4月,并入五道水镇。

1998年10月,从五道水镇析出,复为八大公山乡。

2016年,撤乡改镇。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