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会议旧址

共 1266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34

历史沿革

峡江会议旧址始建于清末。
民国十九年(1930年)10月17日至19日,红军主力由吉安经吉水三曲滩向袁水流域推进,傍晚抵达峡江县巴邱镇,当晚在怡顺堂召开了总前委扩大会议,即峡江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为峡江县人民医院门诊部、仓库和宿舍。
1976年10月,峡江会议旧址修复开放。
1982年5月,峡江会议旧址为“峡江县文物管理办公室”。

建筑格局

 峡江会议旧址,进深26.65米,面阔22.4米,总面积约598平方米,占地约6748平方米,系清末遗存。前后两进,两进间有天井相连,每进6开间,砖木结构,内部全木穿斗结构,外墙基部与上部砖砌,中部乱石沙浆砌,外墙起垛均为“五岳朝天”式,后墙砌风火护墙,屋面覆青瓦。

主要建筑

第一进正厅
第一进分明间、左右次间,明间中为正厅,左右为厢房,其前有左右6格扇耳房,后为背厅。正厅大门为红石门框,木门外装有雕花护门。峡江会议会场设在第一进政厅,左右厢房分别为李井泉和古柏的住房。次间和稍间均为总前委工作人员和警卫战士住房。
第二进大厅
第二进大厅左右为厢房,无耳房,后背厅左右有耳房。第二进大厅为总前委办公室,毛泽东住左厢房,周以栗住右厢房。
次间和稍间均为总前委工作人员和警卫战士住房。

历史文化

峡江会议
峡江会议旧址
民国十九年(1930年)10月17日,红军主力由吉安经吉水三曲滩向袁水流域推进,傍晚抵达峡江县巴邱镇,当晚在怡顺堂召开了总前委扩大会议。总前委委员、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军级以上干部、蔡会文、邓萍、张纯清、曾炳春、何长工、袁国平、罗炳辉、朱云卿、杨岳彬等,江西省行动委员会、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领导李文林、曾山、陈正人,中共长江局代表周以栗,共2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毛泽东主持,李井泉、古柏作记录。峡江会议纠正了立三“左”倾错误,防止了红军分裂,为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奠定了思想和行动的基础。

主要展览

1977年11月,成立”峡江会议陈列室“。面积约230平方米,文物162件。

历史价值

峡江会议旧址见证了峡江会议的召开,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成为向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峡江会议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峡江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横街100号。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峡江会议旧址,路程约22.7千米,用时约29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