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站镇
地名由来:新站镇原为土司城,明洪武六年(1373年)于旧城设桐梓驿,后移作县名为桐梓县,原桐梓驿几经变迁,旧城河对岸两水交汇之三角洲渐成街市通衢,遂以新站相称。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新站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4年7月,新站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新站镇具有相对优越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十五”以来,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按照“生态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兴旺,镇域经济增强,黔北明星集镇”的发展定位和“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开拓创新,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财源建设为核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突出结构调整、集镇建设和群众增收三个关键,集中精力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农业适用技术推广两大攻坚战,抓住财源建设、交通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畜牧小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促进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一、基本情况新站镇位于桐梓县城北约40公里,东邻小水乡,南连大河镇,西接夜郎镇,北邻松坎镇,幅员面积150.09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4个居民小组,7237户,总人口为28819人(其中农业人口25873人),耕地面积17640亩。 210国道、崇遵高速公路、川黔铁路三条交通大动脉贯穿南北,加上新小公路、新夜公路及新四公路等通乡通村公路,在全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在全镇建设联通、移动信息台共7座,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移动电话。镇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等十多个品种。2005年度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198万元,人均纯收入2360元。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1、种植业:加大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力度,采用良种良法,2005年底全镇实现粮食总产量12012吨,人均粮食占有量464公斤。根据新站的交通区位优势,发展椪柑、新津、橙子、红柑、沙梨、桃子、李子等20余个品种水果5805亩,每年人均来自水果的收入250余元。并在全镇发展各种特色蔬菜8000余亩,发展魔芋2000余亩,方竹3000多亩。在镇内初步形成了“果、蔬、芋、竹”产业。2、养殖业:以畜牧小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生猪和牛羊。积极走种草养畜之路,提高畜禽存栏、出栏总量。2005年,全镇生猪存栏18628头,出栏19666头。家禽出栏121518羽;牛、羊、兔出栏分别为1498头、3100只和2300只;禽蛋产量102.1吨;水产品产量88.8吨。3、教育卫生事业:全镇共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9所。到2003年底,已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状年文盲。全镇共有卫生院一间,村级医疗服务室10间,基本达到了农村医疗卫生初级保健水平。4、小集镇建设情.
历史沿革:
明、清代,属夜郎里。
民国时期,属第四区,区署设新站。
1949年11月,仍属四区。
1992年7月,农里、四兴、蒙渡、捷阵4乡和新站镇合并为新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