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闷的象征

联合创作 · 2023-09-06 04:10

本书收录日本近代学人厨川白村著作两种。《苦闷的象

征》是一部艺术专论。作者吸收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弗洛

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理论,提出了“生命力受压抑而生的

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

义”的命题,进而从艺术的创作、批评、起源、鉴赏等各个层

面不断深化和引申这一命题,构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出

了象牙之塔》是一组随笔,无论是剖析日本的国民性,还是

介绍当时的文坛现状,都贯穿着作者所张扬的“生命力”之

说,可以说是前一理论的具体实践。

译者鲁迅先生和厨川白村的文艺人生观多有契合,很

好地传达了原作的神韵。该书曾在二三十年代的思想文化

界产生过较大反响,即便在七十余年过后的今天,仍不失

“生命力”。读者朋友倘能“坚忍地反复两三回,当可以看见

许多有意义的处所”。

厨川白村,日本文学评论家。本名辰夫,生于京都。1904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历任第五、第三高等学校教授,后任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助教。1912年以著述《近代文学十讲》知名于世。在大学院提出研究论文《诗歌与散文中所表现的恋爱研究》。1915年受文部省派送留学海外,越二年归国。191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任东京帝大教授。1923年关东大地震中遇难,殁于镰仓。著作除《近代文学十讲》外,重要的是《印象记》、《出了象牙之塔》、《近代恋爱观》、《苦闷的象征》、《文艺思潮论》等。有《厨川白村全集》(8卷)行世。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