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沟遗址
牛角沟遗址
共 1280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55
历史沿革
泾川智人头盖骨出土点
1974年,泾川县牛角沟遗址发现了一个人类头盖骨化石,是甘肃晚期智人的首次发现,其人种特征与蒙古人种较为相符。
遗址特点
综述
牛角沟遗址位置图
牛角沟遗址东西约70米,南北约100米,面积约7000平方米。其类型为古遗址,是甘肃境内第一个有人化石的遗址,在该遗址发现有各类用具及动物化石,并出土了一块被鉴定为20岁左右的女性头盖骨,命名为“泾川人”。
地层堆积
地层堆积
第一层,紫红色岩石,时代为白垩纪;第二层,肉红色粘土(午城黄土),时代为早更新世;第三层,含古土壤的红色(离石黄土),时代为中晚更新世;第四层,灰褐色砂质粘土,含石器、人类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晚更新世;第五层,马兰黄土,时代为晚更新世后期;第六层,现代河床砾石层。
文物遗存
哺乳动物化石
哺乳动物化石中,有鹿、披毛犀、牛科、中华盼鼠等。
人类头盖骨
泾川智人头盖骨化石
人类头盖骨出时已裂开多块。它包括右额骨鳞部一小片、右顶骨的大部、较完整的右题骨、枕骨的大部和左顶骨的一小部。标本呈淡褐色,有一定程度的石化。颅外骨缝包括矢状缝、人字缝和顶颞缝等。前二者的缝纹比较复杂。顶孔有两个。顶孔间区不凹陷。矢状缝在顶孔间区段已愈合。由于此骨缝一般是在20~30岁之间愈合的,因此确定该头盖骨属于一青年个体。与上述相对应的颅内各骨缝完全未愈合。颅内壁上,蛛网膜粒压迹不显著,脑膜中动脉沟清晰可辩。前枝大于后枝,这是智人脑膜中动脉分枝的特征。颞骨鳞部上缘呈弧形,与现代人的无差别。颧弓仅保留根部。由额弓根部、颞乳突部都比较纤细、头盖骨表面比较光滑、肌嵴附着处不明显、枕部较圆钝,颅容量似平较小等特征来看,这个头盖骨有属于女性个体。两星点和人字点在头盖骨上完整保存,可测出两星点间距为10.7厘米,星点至人字点间距为9.1厘米。这两个数值不大,在女性中比较多见。在乳突上方,头颅的侧壁平坦而陡立,这一特征与102号头骨有某些相似。综上所述,它在人类进化系统上处于晚期智人的地位。它所显示的人种方面的特征与蒙古人种相符。
石制品标本
研究价值
牛角沟遗址
牛角沟遗址的发掘对揭示甘肃地区晚期智人在中国古人类演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保护措施
牛角沟遗址
2013年5月,牛角沟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牛角沟遗址位于甘肃省平凉市白家村东庄社牛角沟泾河北岸的一条冲沟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甘肃省平凉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牛角沟遗址,路程约31.7千米,用时约45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