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家族墓地
共 1300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32
历史沿革
高氏家族墓地从元末到明嘉靖年间逐步建成。原墓地筑有“坟庵屋”,供专人住宿,以方便对墓地进行保护管理。
民国期间,“坟庵屋”塌毁后,高氏家族另推族中德高望重的人居家管理。
高氏家族墓地
遗址特点
高氏家族墓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三面环山,周围林木葱茏,山谷中有溪流环绕而过,实为山势怀抱,前景开阔的藏风得水之处。墓地的整体布局,以宗祠为中心,呈环绕之势,由高守祥墓、高乃羡墓、高乃闾墓、高梅月墓、高兰室墓、高友玑墓(其祖、父及四子)组成。但以高友玑墓为主。
高氏家族墓地坐东朝西,墓葬分三组:中间一组自右至左分别为高友玑及其祖父、父亲墓;左边一组为高友玑长子、三子墓;右边一组为高友玑次子、四子墓,按左昭石穆礼制排列。三组墓各建神位牌楼,均为四柱三间牌楼。两侧对称设立神库、神厨、照壁、翁仲(文臣)、碑亭、华表以及石象生等。碑亭用五铺作双抄偷心造,正脊和吻兽尚完好。另有华表一对,牌坊两座。整个建筑群均用块石雕凿而成,仿木构形式,制作精致,浮雕生动。
高友玑墓
文物遗存
高氏家族墓地前方,左首立有礼部颁降的《赠谥碑》,右首为严嵩撰文的《高友玑墓志铭》碑,并设碑亭,神道碑刻前,合用一套墓仪石刻,计有石羊、石虎、石马、文官各一对。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高氏家族墓地布局独特,左昭石穆的顺序体现了辈分的差别,不仅具有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典型特征,而且还具备鲜明的地城特征和时代风格。尤其是高友玑墓,做工精致,典雅肃穆而且形制独特,是研究明代品官及家族墓葬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高氏家族墓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