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山石窟

共 4387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4-05-24 10:10

发展历史

神游洞因洞口题字及当地人传说而得名,内有坐式组合三世佛,崖壁上还有帝后礼佛浮雕,雕刻精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锣鼓洞为中心柱洞窟,现仅存中心柱,中心柱平剖面边长约2米,南面浮雕依稀可见。
由于地处偏僻之地,万佛山石窟历来鲜为人知,在历代史籍中少有记载,只有清《孟县志》记载:“打石凹又名石窟寺,西邻湛河,河西即济源地,山石粗粝,供石槽、石磙之用。”据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重修石窟寺碑序》记载:“忆惜石窟寺,本号万佛山也。”可见石窟寺的原名应为万佛山,当地人后来在此开取石材,俗称打石凹。
1956年8月,新乡专署派人调查后,万佛山石窟才披露于世,但当时并未引起文物考古界的重视,万佛山石窟被严重破坏,几乎被人们遗忘。
1992年,吉利区人民政府拨专款对万佛山石窟进行了清理;1993年至1997年,省文物局先后拨款18万元用于万佛山石窟的维修加固;1998年,下寺院被清理,由河南省古建研究所进行维修加固;2000年9月,万佛山石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省文物局拨款用于上寺院防渗漏工程,基本上解决了上寺院的洞窟漏水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维修加固,万佛山石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现已初具规模。

地理位置

万佛山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吉利乡柴河村北部的山岭上,距区政府不到10公里,西边是柴河水库,北部和隔水库的西岸与济源市的坡头乡相连,焦柳铁路(孟津区留庄车站至济源轵城段)从此盘山越岭北行至焦作煤都;东边是孟津区八里庙村。碑载其:“北依太行山,南近混流(黄河),左枕黄岭,右跨湛河”。是说它以前北边依靠太行山,南边近临混流黄河,东边是逶迤起伏的黄岭,当地人人称北邙或紫金山,西有湛河水自北向南顺流而下,当地人称涧河。

万佛山石窟的现状

现存的万佛山石窟分为上、下两寺院,上寺院建在半山腰,下寺院在山崖下,现有窟龛6个,造像300余尊,洞窟大多座北向南,自东向西分为上寺院:一、二号窟(一组双窟)、三号窟(莲花洞)、四号库(大佛龛);下寺院:五号窟(锣鼓洞)和六号窟(神游洞)。
上寺院大佛龛有摩崖露天一佛二菩萨造像。大立佛类似巩县石窟寺摩崖露天大佛的形式。大立佛龛面朝东,释迦立像上身残毁,残留双腿与跣足高1.16米。覆莲座高29厘米,座下方崖面尚未挖到底部,依稀可见有浮雕熏炉、二狮子与莲花化生。释迦立像身躯残块大部分尚存,佛头高80厘米,高肉髻,面相比较丰满,但脸型上下略长,面部五官因风化残损,模糊朦胧,额间白毫相圆孔清晰,据佛头与腿脚推测,大立佛约高5米左右,二立侍菩萨亦上身残无,左立侍残高1.56米,右立侍残高61厘米。大立佛所著褒衣博带式架裟,下摆衣褶,层叠有序,流畅有致。覆莲座的莲瓣挺拔劲健,形象生动。大立佛造像可与龙门宾阳中洞二立佛媲美,显系同一时期作品,且均出自艺术造诣精深的匠师之手。近乎圆雕的一佛二菩萨之间崖壁上,还浮雕有众供养比丘。
  大佛龛左侧(东侧)为莲花洞,造像组合为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坐佛、二菩萨、二力士、皆近圆雕。该洞口与窟顶因人为破坏坍塌,残存洞口左侧过道,深58厘米,窟内残高260厘米、深269厘米、宽300厘米。东、北、西三壁设矮坛,北壁主尊现在世释迦佛结跏趺坐于高台座上,著褒衣博带式敞胸袈裟,内著僧祗衣,衣褶层叠下垂,覆盖台座,似龙门宾阳中洞主尊与魏字洞本尊。头、手残无,不知作何种手印。主尊残高130厘米,圆形头光,内重绽莲,外重一圆环,内有二方连续连枝忍冬纹饰。背光作单莲瓣形,内重由高浮雕小坐佛上下排列构成一条装饰带,外重火焰纹,背光小坐佛饰带与光头外重连枝忍冬纹饰交界下方与佛身西侧的三角形内,又饰以莲花、摩尼珠。东、西二壁过去世燃灯与未来世弥勒,皆结跏趺坐,衣饰与头光、背光,同现在世释迦相似,风化残甚。二立侍弟子,似双手合十,圆形光头。四立侍菩萨,跣立于覆莲座中间凸起呈喇叭状的莲蓬上,单莲瓣头光。弟子、菩萨衣饰皆与龙门宾阳中洞弟子、菩萨衣饰相似。风化、破坏严重,头、手为甚。该窟二力士在洞内,左侧力士幸存下半身,右侧力士残无痕迹。值得注意的是二位侍弟子身后两侧,各浮雕有二形体高大(超过弟子身高一半)的供养菩萨,前者为螺形高发髻,形似尖顶高帽;后者发髻亦高耸,横插簪,皆帔帛长裙,手持长梗莲花,面朝主尊释迦前行,作虔诚供养状,若非圆形头光,极易误作女供养人。二弟子上方,主尊释迦两侧有浮雕维摩文珠变相。左侧文殊菩萨坐在床塌上,头顶有一偌大帷帐式宝盖,两侧众比丘或侍立、或坐地聆听。靠上天空、飞天、伎乐天自在翱翔。靠下有山石树木,一枝硕大的高浮雕莲蓬上,似为悉达多太子结迦趺坐苦修,圆形头光,头光靠上作扇形展开为一枝繁叶茂的菩堤树。文珠菩萨两侧又各浮雕一结迦趺坐佛,圆形头光,单莲瓣形背光。主尊释迦右侧维摩诘居宝帐内矮几上,头戴高冠,著褒衣博带式袍服,手持麝尾,短几上前置曲颈鼓腹瓶,几下置一双汉式履。维摩洁身后,有身材矮小的女侍,宝帐外后方,有二结迦趺坐佛,单莲瓣式背光。宝光靠下,亦有一硕大的高浮雕莲瓣,莲蓬上亦似为一太子苦修像,可惜全身皆被破坏,唯圆形头光与菩堤树枝叶大都幸存,莲蓬与菩堤树两侧,左为二结跏趺坐佛。右为一结跏趺坐佛,皆高浮雕,单莲瓣式背光。莲花洞是万佛山石窟中造像丰富多彩且相当精美的一座中型洞窟。在造像安排上除与龙门宾阳洞有许多相同之处外,不同之处在于过去、未来二世不是立像,而是坐像;二力士不是在洞外、而是在洞内;维摩文殊变相,不是在洞口内壁上方两侧,而是在正壁主尊两侧。
  莲花洞右侧(东侧),为一组双窟,造像皆为近圆雕的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坐佛、二菩萨,洞外为高浮雕的二力士。左窟洞高150厘米、宽90厘米,窟楣作尖拱状,两端浮雕龙形。洞外两侧各一力士,高120厘米,皆单莲瓣头光,头侧向洞口,张口咆哮,赤膊袒胸,下著长裙,帔帛自双肩下垂至膝部,再上卷搭于臂肋间,下垂而飘扬。过道深42厘米,洞内深158厘米、高165厘米、宽140厘米,东、北、西三壁设坛,构成“冂”形。北壁(正壁)主尊现在世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在坛中央高台座上,高89厘米,圆形头光,内重绽莲,外重二方连续花纹构成环状。背光作单莲瓣形,内饰火焰纹。释迦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层叠,下摆衣纹覆盖高台座。释迦二立侍弟子圆形头光,四立侍菩萨,皆单莲瓣形头光。二弟子上方浮雕有供养比丘,再上方浮雕二飞天。西壁为过去世燃灯佛,亦结跏跌坐,衣饰、头光、背光与释迦相似。东壁为未来世交脚弥勒菩萨。洞口内上方两侧浮雕凌空翱翔的飞天,中为莲花化生。洞口内两则浮雕上下五列供养人。窟顶作莲花藻井,莲蓬被清末道徒涂改为阴阳鱼构成的太极图。东、北、西三壁坛高36厘米。北壁坛崖面中央浮雕一莲花熏炉,两侧二供养比丘、二狮子,东、西壁坛崖面有帝后礼佛图,其浮雕画面人物众多,层次分明,构图严谨,富有韵致。右窟过道深35厘米,洞内深205厘米、高183厘米、宽185厘米。主尊现在世释迦高113厘米。洞口左右有二力士,左侧力士与左侧石窟右侧力士并列,似共一龛。右窟尖拱窟楣右上方,刊刻有小千佛。
  千佛龛现在已不存在,据本地老年人说,千佛龛位于双窟和莲花洞上方崖壁上,密密麻麻排列有上千尊,开山取石时被炸毁。
  下寺院有神游洞和锣鼓洞。神游洞因洞额刊“囗游洞”三个正楷大字和当地人的传说而得名。该窟造像为近乎圆雕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佛、二菩萨、二弟子。洞口高115厘米、宽78厘米、过道深36厘米,洞内高176厘米、深149厘米、宽162厘米。东、北、西三壁设坛,北壁主尊现在世释迦结跏趺坐,著褒衣博带式袈裟。东、西二壁的过去、未来世皆为倚坐像,即善跏趺坐像。这类坐式组合的三世佛实属罕见。龙门石窟有三佛并列倚坐小龛,皆著通肩式袈裟。窟顶莲花藻井。北壁立侍弟子上方,浮雕有半跏趺坐思维菩萨。洞口内上方,有维摩变相,左维摩诘与一双髻女侍,右文殊菩萨与二比丘。这同龙门宾阳中洞维摩文殊分居洞口内上方两侧相似。北壁主尊下方坛崖壁,浮雕一坚牢地神(或力士),双手擎托熏炉,两侧二添香比丘、二狮子。再外为持幡比丘及西、东二坛崖壁帝后礼佛图浮雕,保存完好。其雕作之精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较之双窟堪称上乘之作。洞口内侧,还有上下三层礼佛图浮雕。
  锣鼓洞现已无法看到,据1976年1月的考察,坍塌过半的锣鼓洞窟平面呈正方形,边长4.3米,洞口宽1.32米,中心柱平剖面边长1.9米,残存的中心柱正面(南面)残高1.45米,残0.74米。上方浮雕帷幔流苏,稍下尚存小结跏趺坐佛,莲花化生与胡跪供养天人浮雕,形象类似云冈、龙门,赋彩仍相当鲜艳。莲花化生左侧刊刻有“神日和囗”四字题记。锣鼓洞已于1998年清理整理出来,锣鼓洞为中心柱洞窟,现仅存中心柱(残)。

建筑特性

根据以前的考察资料证明,万佛山石窟曾有上寺院和下寺院。有上山门、下山门、大佛殿、二佛殿、老君殿、水庙坡等木结构伽蓝建筑,大小石窟17个之多。总占面积2000平方米。上寺院有大佛龛、莲花洞、双窟、千佛龛。下寺院有神游洞、锣豉洞。除千佛龛在开山取石修铁路时被炸毁、无法判断其开凿年代外,其它均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至宣武帝时期的遗物,略晚于龙门石窟的开凿。1975年考察万佛山时,在石窟群西侧下方柴河水库东岸的济涧林场发现一石佛头,高34厘米、宽19厘米,多层小螺髻,面相丰满,眼眉尚完好,鼻子残缺,嘴亦略残,颈部残留一道蚕节式弦纹,当为唐代造像。该佛头现藏孟县文化馆。由此可见,万佛山石窟造像延续到唐代。万佛山石窟尽管比龙门石窟稍晚,属于龙门石窟直接影响下的“卫星”窟,但该石窟群的窟型既非龙门石窟单一毗诃罗窟,又非巩县石窟寺单一的支提窟,而是二者兼而有之。从现有的窟龛看,双窟、莲花洞、神游洞皆为以三世佛为主像的毗诃罗窟,而锣鼓洞则为支提窟。万佛山石窟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多地保留了大同云岗石窟的特点风貌,除锣鼓洞、大佛龛、千佛龛外,皆为三世佛窟,这是该窟群的显著特点之一。一组双窟莲花藻井中的太极图,证明万佛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古阳洞一样,在清未是道教信徒活动的场所。
万佛山石窟是北魏时期中原地区一处重要的汉化鲜卑洞窟,在六个窟中有三个窟内保存有场面完整的礼佛图行列浮雕,赋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其规模是龙门石窟周边卫星窟中的佼佼者。其精妙的石刻造像、丰富的艺术想象、精湛的雕刻技法,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对研究我国石窟佛教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