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披露事故车辆数据,意味着什么?

卫星与网络

共 3205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4-24 21:03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4月22日下午,特斯拉公开了事故发生前30分钟内事故车辆数据。


这份数据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于特斯拉方面公布的数据,特斯拉维权车主也曾发表了观点,称事发时正值晚高峰,车速118.5km/h 不实,并质疑特斯拉数据漏洞百出。


特斯拉方面22日深夜再发声称,完全接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决定,尽己所能,积极配合相关所有调查工作。


不过,记者经过调查却发现,谁有资质来检测特斯拉这份数据,确实成为了厘清事实真相的难题。





特斯拉公布事发前数据

当事车主曾予以否认、质疑




4月22日下午,特斯拉公布了事故车辆发生事故前30分钟内的数据,称数据显示,在车辆发生事故前的30分钟内,车辆有超过40次踩下制动踏板的记录。

在驾驶员最后一次踩下制动踏板时,数据显示,车辆时速为118.5千米每小时。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的2.7秒内,最大制动主缸压力仅为45.9bar,之后驾驶员加大踩下制动踏板的幅度,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92.7bar,紧接着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最大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140.7bar)并发挥了作用,减轻了碰撞的幅度,ABS作用之后的1.8秒,系统记录了碰撞的发生。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车速持续降低,发生碰撞前,车速降低至48.5千米每小时。


其实,对于这份数据,当事车主张女士曾在个人微博上发文予以否认及质疑。张女士称,事发时车速118.5km/h 不实,实际约为60-70km/h,并称警方从未判定事发时其车辆超速。

当事车主张女士微博

张女士称,事发地在两个红绿灯之间,正值傍晚高峰期,车上满坐家人,刚去景点逛完也不赶时间,怎么会跑到近120km/h。

此外,张女士还曾质疑特斯拉给出的事故前一分钟数据,她表示特斯拉给出的数据时间为6:14 不是事故发生的准确时间。

张女士称事故发生后约一分钟,自己于当天下午6:18接到了特斯拉工作人员来电,询问其是否发生事故。而特斯拉提供的事发前一分钟数据却是6:14。张女士称,自己曾咨询过特斯拉客服,工作人员介绍,只有在深夜至凌晨工作人员不多时,才会在事故5分钟内致电车主;像傍晚6点多发生事故,肯定能在一分钟左右打电话。


“向前推一分钟,那么气囊爆开应发生在6:17,刹车失灵也应在6:17,因为根据特斯拉的数据,从踩刹车到最后碰撞仅4秒多。”张女士称,由此她认为特斯拉提供数据不实。

此外,也有不少网友认为,特斯拉公布的这份数据缺少了关键信息。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消费者拿到数据已经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并不是说数据拿到手问题就解决了。消费者拿到行车数据,实际上只是了解那一部分的事实信息,并不能证明事故产生的原因或造成的具体情况。在这个情况下,消费者单凭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是很难的,因为这个事涉及到多个相关部门。下一步要分析这个专业数据,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这就需要有关权威部门进行评估或认定,也需要有关权威部门的调查,才能得出结果,这是下一步需要做的。




特斯拉深夜再发声:

愿配合相关所有调查




当天深夜,特斯拉再发声,披露与当事客户及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沟通进展。

特斯拉表示,4月21日截止到目前,已提供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并多次主动与相关方联系沟通并汇报相关情况。

特斯拉称,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和短信联系当事客户张女士丈夫多次,但未得到回复。4月22日下午,已通过特快专递的形式将封订的纸质版数据发送至张女士所登记联系地址,共计48页,6697条;数据的电子版发送至张女士所登记的个人邮箱。

特斯拉称,完全接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决定,尽己所能,积极配合相关所有调查工作,切实履行好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难题:

谁来检测特斯拉?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记者查询发现,目前有关司法部门认定的车辆鉴定机构,大多成立时间较早,此前基本都是针对燃油车进行事故鉴定。通过向几家汽车检测机构咨询,对方均表示,可以为车辆进行硬件方面的检测,但如果是软件或系统存在问题,以机构现有技术,不能保障检测出来。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过去针对燃油车进行事故鉴定的机构很可能无法适应智能汽车的需要。原因是智能汽车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因此车主在事故发生时踩下刹车的作用很可能受到了系统运算的影响。因此,传统鉴定机构仅可以鉴定当下情况的刹车是否正常,无法鉴定事故发生时车辆刹车的情况。要完全还原事故真相,还需要车企提供后台数据。

但即便车企提供后台数据,后台数据是否完整、有无修改也成为争论点。此外,一位检测机构服务人员还表示,像特斯拉的很多新兴技术,现在检测机构并不具备设备检测软件,最“权威”的可能还是厂商自己的分析。

这就让智能汽车事故又绕回了厂家“一家之言”,没有第三方权威佐证的尴尬境地。

对此,另一位特斯拉维权车主@安保佳 表示,检测跟不上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现象。目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软件检测方面并没有相关标准,而计算机行业的相关标准又无法完全套用到汽车控制器软件测试中,也无法指导汽车行业工程师全面开展软件测试工作。

据悉,目前在国家汽标委的牵头下,现阶段正在紧锣密鼓展开大规模智能网络汽车安全标准制定工作。

据了解,@安保佳 与站车顶维权的河南车主张女士不同,维权原因并非刹车失灵,而是车辆失去动力。根据他的讲述,今年3月,他驾驶Model S从南京前往上海途中,车辆突然报警提示:“动力已降低,车辆正在关闭”,而后,车辆踏下踏板没有任何反应。他联系特斯拉售后将车辆送至服务中心,但客服人员先是表示车辆失去动力因电机故障,而后又认为其电机问题是因为安先生车辆曾经涉水所致。安保佳认为特斯拉是在“甩锅”,对事故认定不认可。









本文转载自“北京日报,原标题《特斯拉再次深夜发声!披露事故车辆数据意味着什么?分析→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如文中图片或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好文推荐

前沿 | 高通量卫星新技术(上)

前沿 | 高通量卫星新技术(下)

前沿 | Starlink星座容量分析

应对科技脱钩,中国航天可以做什么?

论国内商业航天投资机制的不合理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明星企业推荐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
主笔记者:李刚、张雪松、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赵栋
策划部:孙国锋、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业务部:记军、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媒体合作等事宜,敬请加微信:Juice0212
投稿请发邮箱tougao@yinhexi.la
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a13810322995
· 呼风唤雨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呼风唤雨总部负责人:农燕

· 联盟负责人(惠新东桥分部):肖均
· 大会负责人:蔡凌希、黄山、周雷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语霏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公众号太多不好找到我们?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置顶,或星标公众号“卫星与网络”
遇见你真好,希望能一直陪着你。
浏览 1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