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共 2308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1:48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由工程师领队勘测设计,由西南公路局局长督工动工,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夏,修筑完成。
二战时期,“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期间一直遭受日本军队的轰炸。民国三十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次年时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的约瑟夫·史迪威受命“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进驻贵州晴隆修筑滇黔公路,完成了修建任务,保证了运输线路的畅通。美国的工程部队也一直驻守到日军投降后一个多月才撤离。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为了改善行车条件,美军公路工程部队架设捷径,将二十四道拐减为二十一道拐,及时保证了运输畅通,“二十四道拐”在外观上被完整保留。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6月,交通部公路局西南工务局负责该改善工程,并由黔滇线第二改善工程处负责施工。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图片
1955年,在320国道改线工程中,“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退出运输线,砂石路面得以完整保存。
遗址特点
摄影图片7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线形设计充分把握了地形和地质的特点,利用回头曲线的方式展线以克服250米的高差。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改善工程主要取消原线“二十四道拐”的“第21拐”、“第22拐”,将第9、11、13、15拐半径加大,改善排水涵洞,沿线增设挡土墙。
摄影图片6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路线全长约4千米,平曲线占全线比例近53%,且多为小半径圆曲线组成的复曲线,最小半径为8.125米(位于第11拐);起讫两点高差较大,约265米,且坡度变化频繁,其中路线最大纵坡达14.7%(位于第6拐处);路面材料采用泥结碎石,且路基有效宽度为7.5米。
文物遗存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约4千米的路段上共设置6处石砌拱涵和19处石砌挡土墙,反应了战时工程师对排水系统和边坡稳定性的重视,行车道两侧通过矩形土边沟将水引至涵洞并沿山体排出,全线共修筑19处砌石挡土墙,墙身最高可达9.2米(位于第11拐)。
历史文化
“二十四道拐”照片拍摄点
抗战时期拍摄的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
抗战时期拍摄的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刊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醋瓶子乔的战争——史迪威的缅甸战役》封面,标注为“中国境内史迪威路之二十四拐”。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云南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沿着滇缅公路而行,试图寻找这张老照片的拍摄地点。还为此召集了许多专家学者和省交通厅史志办的人士,请他们提出可能的地点,却始终没有发现和老照片相似的地方,云南的戈叔亚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伊始就开始潜心研究滇缅抗战史。有位在日本工作过的南京人朱宏告诉戈叔亚,日本有位编辑收藏有许多美国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的照片。照片背面有英文说明,翻译如下: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26日,美国车队到达安南“二十一道拐”,位于云南沾宜到贵州贵阳之间。署名:约翰·阿尔贝特。2002年,凭着这一线索的指引,戈叔亚带着侄子到贵州,多方打听后于3月1日到达晴隆“二十四拐”。
文化活动
2014年,晴隆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也为向国际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献礼,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连续剧的热播,为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的晴隆县带来了发展转机。晴隆县以“二十四道拐”为核心,打造复合型旅游基地,各种扶贫产业相继落地,将实惠带给了当地群众。“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又见证了晴隆县成功摘帽脱贫。
文物价值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是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之咽喉,承担了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重任。无数运送军用物资的卡车经二十四道拐翻山越岭,将国际援华物资运往抗战前线,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二十四道拐被誉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记载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历史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美两国人民携手并肩抗击法西斯的历史见证,更记载了世界华人华侨的爱国情怀。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所获荣誉
2015年,“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2015年,“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6年,“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被中国侨联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成为贵州省侨联申报获批的首家基地。2017年4月8日,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出席基地挂牌仪式。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西南约1千米处。
交通信息
自驾:自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路程约2千米,用时约8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