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街道

联合创作 · 2023-08-14

地名由来: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设保安军,保安之名肇于宋,沿用至今。

保安革命旧址

刘志丹烈士陵园

刘志丹烈士陵园

保安街道地处“红色之都”志丹县中部,是志丹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人口3.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29322人,农村8678人,共有25个党支部,69个党小组,474名党员。土地总面积239.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三个社区。实现了村村通路,交通十分便利。

近年来,保安镇在志丹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抢抓西部开发和入世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秀美山川建设步伐,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狠抓“羊、杏、草、果、菜”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周河建材厂、保安镇羊绒精梳厂、孙岔砖厂等一批具有竞争能力的乡镇企业。2004年底,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970万元,农业总产值124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345万元,财政收入突破520万元大关,粮食总产560万公斤,人均纯收入2546元。2004年以来,保安镇党委、政府在积极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大力调整产业布局,将过去五项主导产业调整为草畜业和棚栽业两项主导产业,把舍饲养畜的重点向养牛这项主导产业倾斜。2004年在冯坡村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已发展了5个养牛专业村,共落实养牛户287户,养牛数量达到3880头,除此以外,还鼓励扶持农户发展其它养殖,共发展养猪户35户,养殖数量达到3500头,养鸡户40户,养殖数量达到了10000只以上。棚栽业发展上,注重科技含量,加大投入力度,结合县城居民吃菜大部分靠外调的现状,制定了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鼓励川道村民大力发展棚栽业,仅2004年春全镇共建起大棚45棚,大小弓棚456棚,使全镇各类棚总量达到了736棚。为了使产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具备良好的市场预测能力和竞争能力,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填,镇政府成立了“保安镇草畜业开发公司”和“保安镇棚栽业开发公司”。制定优惠政策欢迎和鼓励广大投资商投资入股。

红色保安是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在这片被誉为“红都”的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毛主席旧居、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刘志丹烈士陵园及1936年埃德加·-到保安采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央在保安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等众多文物遗址和历史事件吸引着海内外游客仰慕。

历史沿革: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保安军。

金大定十年(1171年),为保安县治。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为赤安县驻地。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始为志丹县驻地,设太平区。

1958年,成立红旗公社,后改名城关公社。

1984年,改设周河乡。

2001年11月,周河乡并入保安镇。

2015年6月28日,陕西省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志丹县保安镇,设立保安街道。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