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腾山古墓群
凤腾山古墓群
共 163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25
历史沿革
凤腾山古墓群有碑文墓绝大多数为清代不同时期所葬。
谭三孝墓刻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0年)。
谭上达墓于清朝咸丰七年(1857年)建造。
石刻传承人谭火炼师傅于2008年牵头组织修复与翻新谭三孝墓。
遗址特点
综述
凤腾山古墓群
凤腾山古墓群距堂八村2.3千米。墓群南北宽约103米,东西长约200米,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墓群从山脚排向山顶,不规则地分布有大小墓体一千二百余座,分有碑文墓和无碑文墓两种,均坐西向东。无碑文墓年代上限有待考证,有碑文墓绝大多数为清代不同时期所葬,毛南族谭氏始祖谭三孝就安葬于此。石砌的墓群用料讲究,墓冢形状或圆或方,均为青石砌筑,有单体墓、连体墓,形式多样;墓前大都设置有墓碑与护碑石,碑顶是造型各异的石刻。
谭三孝墓
谭三孝墓
凤腾山古墓群中,毛南族先祖谭三孝的墓葬也位列其中。翻新的墓葬约两米高,墓葬雕刻精美,集浮雕、阴雕、圆雕等雕刻手法于一体,纹饰既有浮雕技艺的龙头,还有一对具有象征意义的石狮矗立在墓前。在修复过程中,谭师傅将以前谭三孝的墓碑重新更换,把旧的墓碑就立在了翻新墓葬的旁边,供祭拜的人了解毛南族先祖的生平由来。谭三孝的墓葬石刻的左右龙头以及两座石狮子的嘴巴里都分别有可以滚动的石珠,这个石珠的雕刻并不是雕刻好之后再放进去的,而是在雕刻龙和狮子的嘴巴的时候通过测量计算,直接在嘴巴里面打磨而成的,大小尺寸刚好在龙和狮子的嘴巴里滚动自如。旧的墓碑约高65厘米,宽约40厘米,碑上的字体为楷书。拓片保存于环江县考古所内。
谭上达墓
谭上达墓
谭上达墓室高达约3米多,每一部分都是用石头精心雕刻而成,再组合起来的。谭上达的墓上的图案比较多,墓前有一根牌坊柱,用来支撑着上方的墓盖,这座墓的墓盖像房屋的屋檐,也就是常说的“重檐飞阁”,牌坊柱上雕刻的是盘旋而绕的巨龙浮雕,立体形象,在龙的周围还有祥云围绕,墓柱的下面还刻有一个类似于鼓状的墩子,墩子的平面上雕刻的有凤凰鸟兽,墩子边上还刻有花草作为点缀。墓碑的上方悬挂着一对灯笼,灯笼的雕刻是谭上达墓的特点之一,也是和其他墓最不一样的地方之一,墓碑的中间刻的是谭上达的生平事迹,墓碑的左右内侧是一对墓联,外侧则是雕刻细致的花窗、鹿、祥云、花盆等等图案。在“重檐飞阁”的上方有三块石头,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中间的部分雕刻的是一位老人在钓鱼,旁边还有花草作为装饰。右边的部分雕刻的是儒士挥笔行书的场面;左边的部分雕刻的是一个武士持刀练武的场景。在最上方,黄有顶老师介绍说雕刻的是一个系着飘带的大型立体葫芦,由于时间过长,经过风吹日晒,葫芦的上面已经有一半毁损了,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工作。
文物遗存
研究价值
凤腾山古墓群
凤腾山古墓群是迄今毛南族聚居地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墓群。这些墓葬文化对研究毛南族的历史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凤腾山古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2020年6月19日下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凤腾山古墓群保护条例》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凤腾山古墓群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堂八村西北部凤腾山东南面斜坡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凤腾山古墓群,路程约48千米,用时约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