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俟城遗址
伏俟城遗址
共 3709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4-05-24 11:57
历史沿革
伏俟古城遗址
伏俟城,为北魏时代的吐谷浑王伏连筹所建,距今约有1400多年历史。北魏朝廷封伏连筹为征西将军,西海郡开国公,并在此建筑城池。东魏兴和二年(540年),伏连筹之子夸吕在此建立起青海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国─吐谷浑王国,定伏俟城为都城。史书上有着这样的记载:“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三里,虽有城廓而不居。”
1960年6月下旬,于青海湖的西岸布哈河下游谷地南侧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即伏俟城遗址。
1981年,青海考古工作者对环青海湖的古代城堡进行考古调查,认为铁卜恰古城遗址就是伏俟城。
2018年7~9月、2020年7~8月,为配合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的申遗工作,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考古队对伏俟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钻探调查。
遗址特点
综述
伏俟城遗址位置图
伏俟城遗址,位于布哈河南岸,南距石乃亥乡驻地约2.5千米,东距青海湖边约7.5千米,古城分内外两城,内城东西约200米、南北约200米。2018年、2020年,通过挖掘厘清了内城城内建筑布局,发现并确定了外城北墙和城门,在外城南部发现房址和灰坑,并在外城以外的东、北、西三面发现城址4座,夯土高台5座,人工堆筑高台1座,居住址1处,采集了大量属于吐谷浑的瓦片和陶片。
内城
伏俟城遗址
伏俟城内城平面呈方形,四面城墙保存大致完好,边长228~260米,城墙现存高度5.9~6.7米,四面墙基宽度14~18米。东墙中部开有一门,门道宽5.6米,门外凸出曲尺形墩台。城内建筑以横贯东门的轴线为中心分为三组,略呈“凹”形分布,东西向排列布局。东面两组对称分布于城内南北两侧,前部一道横墙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一组位于内城中部靠西墙处,平面略呈方形,四面有夯筑垣墙,东墙、南墙各开一门。内城西南现存一夯土(高)台,夯台最高3.3米,夯层断面清晰,厚9~12厘米,内杂有小石子。
外城
伏俟城遗址
外城大致呈南北向长方形,东西1442~1600米,南北1960~2200米,总面积约3.29平方千米。南墙保存基本完整,西墙南段和北段、北墙西段、东墙南段保存较好,西北角地面残存近1米高度,东北角由于河流冲刷原因,钻探未发现。外城东面有南北向平行并列的两道墙体,间距363~454米,墙上均发现有门址。墙体宽3~4米,微夯或未经夯筑,有的墙体上铺砌有石子层。墙外有宽3米左右的壕沟,壕沟内钻探发现有木炭、红烧土及动物骨骼等。在外城靠近南墙内中部位置发现数处房址和灰坑,探孔内发现有黑色灰烬及动物骨骼。在外城东墙中部内侧发现夯台1座(外城东墙中部夯台)。
外城以外遗迹
外城以外区域发现11处遗迹点,其中东部及东北部发现城址3座,夯台1座,居址区1处;北部发现夯台1座,人工堆筑高台1座;西部及西北部发现城址1座,夯台3座。
城址,4座,其中东部2座(命名为东部南城和东部北城)、东北部1座(命名为东北小城)、西北部1座(命名为西北部小城)。东部南城和东部北城位于外城东墙中部以外约1200米处,南北排列,间距226~234米,城外均开挖有壕沟,地面采集有大量绳纹板瓦、筒瓦以及陶器残片。东部南城四面墙体地面略有存留,边长110~138米,东墙中部开一门,门宽13米;城内中部偏西有一夯台,夯台上及周围发现大量绳纹瓦片,在夯台上采集到一块外饰细绳纹的花边形(波浪纹)板瓦。城外壕沟宽7~8米,深2~2.5米。城外东北75米处有一长30、宽10米的土丘,钻探为一曲尺形夯土建筑基址。东部北城城墙边长207~254米,东、西、南三面城墙基本完好,北墙仅有西北角长28.4米的一段夯墙,其余部分钻探为纯净的沙层,大致呈圆弧形,推测此段临水。东部北城西墙中部开一门,门宽10米,墙内两侧有曲尺形夯土建筑,探孔内发现大量木炭、烧土及动物骨骼残骸。东墙中部也有一门,门宽11.5米。城内中部偏西有一长40、宽18米的夯台,现存高度2.6米,断面夯层清晰。城墙外壕沟宽18米,深2.6米,壕沟内有多层淤土,包含木炭、动物骨骼及折线纹陶片。东部北城南部50米处有一长60米的东西向长条形土丘,钻探发现有木炭等包含物,未见夯土。东北小城,位于外城东北约580米处,边长52~54米,城内中心有一边长10~14米的夯台;东墙中部开一门,门宽4米。西北部小城位于外城西墙外约360米处,城墙边长约70米,城内有一边长5~6米的夯土建筑。
夯台及人工堆筑高台,在外城东北、北部、西北和西部共发现夯土高台5座,人工堆筑高台1座。东北夯台,位于东北小城北部130米处,现高2.3米,中心有小面积的夯土,周围地层堆积较为丰富,探孔中发现大量木炭、烧土、动物骨骼等。外城北墙外160~180米处发现1座夯台(北部西夯台)和1座人工堆筑高台(北部东台),东西向分布,间距150米,地面均凸起椭圆形土丘。西夯台钻探有夯土,平面呈曲尺形,探孔内含有木炭、烧土、动物骨骼等。北部东台最高1.4米,黄褐色堆土比较纯净,未发现明显夯筑迹象,其中发现少量木炭屑。外城西北墙外250~310米处发现夯台两座(西北角西夯台、西北角东夯台),地面均有隆起的土丘,间距约125米。西北角西夯台为边长17×35米、最高2米的高台;西北角东夯台范围为42×50米,最高1.5米。钻探均发现有曲尺形夯土建筑,探孔内包含木炭、烧土、动物骨骼等,两座夯台间还发现有路土,可能是一条通向外城的通道。西部夯台位于外城西墙外700米处,其范围东西48米、南北32米、最高1.8米,夯台以黄色土为主,较为纯净,轻微夯筑,探孔见木炭、烧土、动物骨骼。
居址区,1处,位于外城东北约680米处,分布范围东西约340米,南北约220米,地面呈沙丘状隆起,绿草丰茂,其中发现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的居住面7处,小者边长7米,大者边长18米。
遗迹年代
城址、壕沟、夯台、居址出土的瓦片、陶片大致相同,基本属于同一时期。而东部两座城址发现的瓦片同伏俟城内城的瓦片大致相同而略显粗糙,城内建筑布局和城门的方向也基本相似,初步推断外城外面这些遗迹同伏俟城内城及外城南墙属于同一时期。伏俟城内城东北角和夯台、外城南墙F1内探孔采集的木炭和动物骨骼标本经测年为426~657年,属北朝至隋唐时期。东部南城夯台上发现的一块边缘饰波浪纹的板瓦同北魏洛阳城出土的板瓦较为相似,甘肃省清水县北魏白土崖古城也发现类似的板瓦。东部北城发现的颈部带凸棱的盘口壶属于北朝晚期至隋代的遗物。
伏俟城外围遗迹点年代同内、外城大致相当,为北朝至隋和初唐时期,属于吐谷浑伏俟城周围的附属建筑。伏俟城内城东门内1.2米深度处采集木炭标本测年为973~1049年,属于北宋时期,可知宋代对伏俟城进行了重新利用和改建。
文物遗存
伏俟城遗址出土的马鞍饰品
伏俟城遗址内城西北角的两个盗洞内发现大量瓦片,分板瓦和筒瓦两种。瓦大多有纹饰,板瓦外面纹饰有绳纹、折线(叶脉)纹、四叶纹、麻点纹等,瓦内面多饰麻点纹;筒瓦外多饰绳纹和折线纹,内面饰麻点纹。个别板瓦、筒瓦外面有模印或刻写的“兲”字,可能是“天王”二字的合体。
伏俟城遗址外城出土绳纹瓦片及陶罐、盘口壶等器物残片。
板瓦
伏俟城遗址外城东北小城地面采集到大量陶片和宽扁形器耳残块,陶片纹饰有绳纹、折线纹、水波纹等。居址区钻探发现木炭、烧土、陶片、动物骨骼等,采集陶片以泥质灰陶居多,有少量泥质红陶和夹砂褐陶,纹饰以绳纹和折线纹为主。
历史文化
吐谷浑
吐谷浑王国
是的一支,最初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西晋永嘉时,其首领吐谷浑率众徙于陇右袍罕(今甘肃临夏)甘松地带,进而占领四零以西(今青海湖以西),西极白兰(今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南)数千里,并以吐谷浑为氏,成为部落的名称。其活动范围包括今青海海南、海西和果洛北部一带,而靠近东部农业地带、自然条件较好的海南北部、海西东部是其重要的根据地,很多重要的军事活动都在这一带进行。
研究价值
伏俟城遗址的发掘填补了伏俟城布局大量的空白点,对于吐谷浑伏俟城的保护、规划和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资料,也为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申遗工作确立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支撑点。
保护措施
1986年,伏俟城遗址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位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伏俟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伏俟城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卜加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伏俟城遗址,路程约6.2千米,用时约10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