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信息

产品与体验

共 188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2-04-29 00:41

1.信息的概念

从哲学意义上来看,信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说:“信息是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数据和信息这两个词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容易混淆。数据是对客观事实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它并不只是数字,所有用来描述客观事实的语言、文字、图画和模型都可以是数据。但是,信息在本质上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会对接收者的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能增加决策者的知识,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显然,数据和信息的概念是相对的,对于第一次加工所产生的信息,可能成为第二次加工的数据。同样,第二次加工得到的信息可能成为第三次加工的数据。这也和物质生产中的原料和产品的关系相似,初级加工得到的产品,可能成为进一步加工的原料。

综上所述,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表达的资料经过解释就是信息,也就是说,信息是我们对数据的解释,或者说是数据的内在含义。根据这个定义,那些能表达某种含义的信号、密码、情报和消息都可概括为信息。
信息的概念包含以下5个方面。
① 信源。即信息的发布者,也就是传送者。
② 信宿。即接受并使用信息的人,也就是接受者。
③ 媒介。原意指中间物,可用以记录和保存信息并随后由其重现信息的载体,媒介与信息密不可分,离开了媒介,信息就不复存在,更谈不上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④ 信道。指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渠道。信道的性质和特点将决定对媒介的选择,比如,在谈话中,如果是以声波为交流信道,那么,声波信道的特性便决定了所选取的交流媒介只能是具有“发声”功能的物体、材料和技术手段。同样,如果以频道为信息传递渠道,其媒介选择只能是电子类的载体。
⑤ 反馈。指接受者对传送者发出信息的反应,在传播过程中,这是一种信息的回流。传送者可以根据反馈信号检验传播的效果,并据此调整、充实、改进下一步的行动。

2.信息的性质
信息能否正确使用,往往与信息的性质有关,信息的主要性质如下。
(1)客观性
信息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2)普遍性
信息就像阳光、空气一样,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
(3)不完全性
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以及获取信息需要成本,所以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信息,而且每个人所掌握的信息都不一样,即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时效性
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有价值,随后信息的价值会减弱或消失。
(5)可变性
信息会在信息不对称的两个人之间传递,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受到人的大脑的重新理解和加工,会导致信息发生变化。
(6)真伪性
信息有真信息与假信息,即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真实而准确的信息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实现信息的价值。而虚假信息,即不真实、有噪声的信息,不仅不能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反而会使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产生严重的后果。
(7)可压缩性
信息的可压缩性是指人们可以对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和综合,使其变得精炼、浓缩,同时保留信息的本质与内涵。就像物质中的液化气、压缩饼干一样。体积虽小,但内在价值仍在。
(8)可扩散性
信息的可扩散性是指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向四面八方自然扩散传播的特性。信息好像热源,它总是力图向温度低的地方——信息缺乏处扩散。信息的浓度越大,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梯度越大,信息的扩散力度越强。
(9)传输性
信息的传输性使人们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向外传输信息。信息的传输成本远远低于物质和能源的传输成本。它可以利用电话、电报进行国际国内通信,也可以通过光缆卫星传遍全球。信息传输既快又便宜,远远优于物质的运输,因此应当尽可能用信息的传输代替物质的传输,利用信息流减少物流,宁可用多传输十倍的信息来换取少传输一倍的物质。

(10)共享性
信息的共享性表现为同一信息可以为众人所利用,这是信息区别于物质的一个显著特点。按信息的固有性质来说,信息只能共享,不能交换。“我告诉你一个消息,我并没失去什么。不能把这则消息的记忆从我的脑子里抹去。”消息的分享没有直接的损失,但是可能造成间接的损失。信息分享的非零和性造成信息分享的复杂性。
(11)增值性(再生性)
用于某种目的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可能会耗尽。但对于另一种目的可能又显示出其用途。信息的增值在量变的基础上可能产生质变,在积累的基础上可能产生飞跃。
(12)转化性
信息的转化性主要指信息可以转化为价值。信息、物质、能源三位一体,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有能源、有物质就能换取信息,这是不言而喻的。同样,信息也能转化为物质和能源,大量的事实已经说明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大量地节约物质与能源。


浏览 12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