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寺口双塔

拜寺口双塔

共 167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13

历史沿革

拜寺口双塔具体的建造时间已经没办法在史籍资料中确切考证了,但根据双塔周围散落的大量与西夏王陵相似风格的建筑构件残片来看,这里应该早在西夏时期就已经建有很多佛寺。西夏人尊佛教为“国教”,在全国各地建造了很多宏伟的佛寺和佛塔,特别是在他们心目中的“圣山”贺兰山中,更是大兴土木,建造了规模很大的佛教寺院和佛塔。拜寺口双塔无疑是西夏人留给后人的珍贵佛教文物遗产。拜寺口双塔肯定是与拜寺口寺庙同时兴建,并且是西夏皇帝元昊贺兰山避暑行宫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万历年间修纂的《万历朔方新志》卷首宁夏镇北路图中,在拜寺口就标有双塔。根据塔刹发现的文物推测,双塔于元代早期曾进行过装修,修缮了塔刹,粉妆了壁面,但塔身未进行大的修理。
明清时期,银川地区地震频繁,特别是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发生一次八级地震,双塔附近的建筑、房屋均被震毁,可是双塔却仍傲然挺立于崇山峻岭之前,这充分体现了西夏建筑业的高超技术。
1986年,宁夏文物管理部门曾组织对双塔进行重新修缮。在这次重修当中,考古专家们发现塔身多处造像和砖结构并不完全符合西夏时期的风格,根据周边其他经过修缮的痕迹来看,拜寺口双塔在历史上曾多次重新修缮,塔身基本上已经不再是西夏当年初建的原物。此外,在这次重修中,在两座塔塔顶的中心柱上发现了西夏文和梵文的铭文,在对中心柱进行碳14测定后,可以确认拜寺口双塔均为西夏晚期所造。
拜寺口双塔

建筑格局

文物遗存

1986年,宁夏文物管理部门在加固维修双塔时没有发现地宫,但在西塔的顶部发现有穹隆形塔室。在塔室中出土了珍贵的蒙古汗国银币“大朝通宝”1枚;元初“中统宝钞”三百文、五百文纸币各1张;佛教密宗唐卡《上师图》1幅,绢质,通长131.5厘米,宽83.5厘米,画心纵87厘米,横62.7厘米,以深绿色绸缎装裱,天杆为竹质扁形细轴,地杆装圆柱形木轴,轴杆上绘描金卷云纹,并挂有3条双幡带,画面正中绘一西夏高僧,即上师结跏跌端坐在莲花座上,正在演经说法,面部表情庄重安详;《 上乐金刚图》1幅,绢质,通长85厘米,宽45厘米,画心纵55厘米,横38厘米,以深绿色绸缎装裱,天杆为竹质扁形细轴,地杆装圆柱形木轴,轴杆上绘描金卷云纹,画面正中绘一上乐金刚双身像,上乐金刚四面十二臂,全身裸露,通体蓝彩,主臂搂抱明妃,其余各臂手中皆握一法器,右脚踩一仰魔,左脚踩一伏魔, 明妃赤身裸体,通体红彩,紧贴主尊,仰面垂发,与主尊深情接吻,画面上部分为蓝、黄、白、红、绿五格,绘上乐金刚双身像五尊,画面下部分为五龛,绘护法金刚和祖师像,整个画面以蓝、红二色为主,敷色凝重,色彩艳丽;彩绘木雕上乐金刚像1尊;木质供桌、供椅各1件;供花2束;木雕彩绘花瓶2只;印花绸料3块。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拜寺口双塔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结晶,已成为研究西夏历史的重要文物古迹。
拜寺口双塔风景(1)

保护措施

1986年,宁夏文物管理部门曾经组织对双塔进行重新修缮。
1988年1月13日,拜寺口双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为了保护包括拜寺口双塔周边在内的贺兰山植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在贺兰山实行封山禁牧,在拜寺口附近居住的村民被悉数迁出并安置。

旅游信息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