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man 最被低估的功能
点击关注公众号,Java干货及时送达
转自:_wiky_
链接:https://blog.csdn.net/cai_iac/articl
Postman 最被低估的功能,自动化接口测试效率简直无敌!
Window 7 - 64
Postman 版本(免费版):Chrome App v5.5.3
如何判断接口是否请求成功
如何进行接口批量、定期测试
如何处理依赖接口问题(比如商品下单的接口必须要求先登录)
接口结果判断
判断请求返回的 code 是否符合预期
判断请求返回的内容中是否包含预期的内容(关键字)
功能区
脚本相关
responseCode
:包含请求的返回的状态信息(如:code)responseBody
:为接口请求放回的数据内容(类型为字符串)tests
:为键值对形式,用于表示我们的测试结果是成功与否,最终展示在 Test Results 中。key
:(如:code 200)我们可以用来当做结果的一个描述value
:其值为布尔型,ture 表示测试通过, false 表示测试失败。
responseTime :请求所耗时长
postman :可以做的比较多,比如
获取返回数据的头部信息:
postman.getResponseHeader("")
设置全局变量:
postman.setGlobalVariable("variable_key", "variable_value");
代码模板
//根据返回的 Code 判断请求情况
tests["Status code is 200"] = responseCode.code === 200;
//判断返回的内容中是否存在“关键字”。(tests 的 key 可修改,将不再强调)
tests["Body matches string"] = responseBody.has("这里可以改为你要判断的关键字内容");
//如上文提到的:
// 判断结果中是否存在 access_token 关键字
tests["has access_token"] = responseBody.has("access_token");
//判断返回内容是否跟预期完全相等。
tests["Body is correct"] = responseBody === "这里可以改为你的预期内容";
//上文提到,responseBody 为字符串类型,支持转为 Json 格式
var jsonData = JSON.parse(responseBody);
tests["Your test name"] = jsonData.value === 100;
//判断请求时长是否小于200ms ,具体时长按情况自定义
tests["Response time is less than 200ms"] = responseTime < 200;
集合(批量)测试
tests["Status code is 200"] = responseCode.code === 200;
批量执行
Environment
:用于切换接口运行的环境,这里先不管,后面再讲Iteration
:用于设置接口一共要运行的次数。Delay
: 设置每次运行接口之间的时间间隔,单位为毫秒。Data File
: 上传测试数据文件 (下文单独讲)
变化的参数数据
{{变量名}}
, 图中可以看到,我们将账户和密码字段的参数值都设置为变量:{{username}}
、{{password}}
。修改完直接点击运行 (Send) 当然是不行的,因为目前这两个变量还未被赋值,不过我们可以在 Pre-request Script
面板中进行赋值操作:Pre-request Script
与 Tests 类似,区别在于:Pre-request Script
中的脚本是在执行请求之前运行,而Tests 中的脚本则是在请求完成之后执行。所以,我们可以在 Pre-request Script
功能区中用脚本先个上面两个变量进行赋值,如://设置全局变量
postman.setGlobalVariable("username", "test1");
postman.setGlobalVariable("password", "123456");
Pre-request Script
进行赋值操作仍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因为按照这种写法,不论运行多少次其实都还是用固定(写死)的数据进行测试。当然既然是脚本语言,也会有更灵活的用法,这边先不将。username,password
test1,123456
test2,222222
test3,123456
test4,444444
.csv
的文件后,再次开始测试看看效果,我们选择运行次数为 4 (对应 4 组测试数据)、选择对应的 CSV 文件运行后,可以看到我们的结果确实如我们的预期。[
{
"username": "test1",
"password": "123456"
},
{
"username": "test2",
"password": "222222"
},
{
"username": "test3",
"password": "123456"
},
{
"username": "test4",
"password": "444444"
}
]
请求依赖问题
保证接口调用顺序
将接口A返回的数据传递给后续的接口B、C、D
接口执行顺序
Request1
-> Request2
-> Request3
。这边接口名字可能有点误导性,所以再强调一下:按目录中从上到下的顺序执行 (与字典排序无关)
postman.setNextRequest("填写你要跳转的接口名")
,支持我们跳转到指定接口继续执行,举个例子:postman.setNextRequest()
只在运行集合测试的时候生效,也就是说我们单独运行 (Send) 接口Request1 时,函数是不起作用的。当我们运行集合测试成功从
Request1
->Request3
后,如果 Request3 后面还有接口,那么后面的接口仍然继续按默认顺序执行,即图中的接口 Request4 仍会被执行。指定的跳转接口必须属于同一个集合中。
setNextRequest()
函数不管在 Tests 脚本中何处被调用,它都只在当前脚本最后才被真正执行。比如我们将图中的第二行与第一行互调后,那么在运行跳转函数后第二行代码仍会被执行。
setNextRequest()
函数,我们便可以按照条件跳过不必要的接口,或者建立我们自己的一个逻辑测试。数据传递
Pre-request Script
时有简单提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脚本代码来设置全局变量。{{username}}
来使用它们。//注意,该参数只添加到你当前选择的环境的“参数集”中
postman.setEnvironmentVariable("variable_key", "variable_value");
{{host}}
,不同环境的切换见下图:解决依赖问题
access_token
字段作为标识(已实现)。那么假设接口 Request3 为一个下订单的接口,需要携带登录返回的 access_token
才能正常访问。保证 Request1 在 Request3 之前被运行
将 Request1 返回的 access_token 的值添加到环境变量"参数集"中。
Request3 在请求时引用 access_token 的值
access_token
的值是与环境有关的,所以这里选择使用环境变量集存储。if(responseCode.code === 200 && responseBody.has("access_token")){
//如果 code 为 200, 并且返回的数据中存在 access_token 关键字,则认为登录成功
tests["login"] = true;
//将返回的内容转为 json 格式,并且取到 access_token 内容,添加到环境变量中
var jsonData = JSON.parse(responseBody);
//access_token的取值方式视具体的 json 数据结构而定
postman.setEnvironmentVariable("token",jsonData.result.access_token);
//跳转到 Request3 接口
postman.setNextRequest("Request3")
}else{
tests["login"] = false;
//登录失败,可以选择跳转到对应失败后的处理接口进行测试
//postman.setNextRequest("Other Request")
}
我这边是将 token 放在头部信息中, 具体使用方式时接口参数规则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