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乡

联合创作 · 2023-08-14 11:15

地名由来:大可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地为大可村而得名。大可村,原名奇村,古时典章均自右向左直书,清代将奇写成大可,而得名大可村。

【行政区划】  大可乡位于石林县西南端,北与本县板桥乡毗邻,西与宜良县竹山乡接壤,东和南分别与弥勒县西一、西三、西二镇接界。全乡边界线长达67千米。乡政府驻地大可村,距县城20千米。乡辖大可、中龙、结胜、南大村、水尾、岩子脚6个村委会,48个村民小组,67个自然村。【自然状况】  大可乡国土面积114.1平方千米。有耕地14145亩,其中:水田6315亩,旱地7830亩。有林业用地面积40627亩,现森林覆盖率25.3%,国营禄丰村林场阿慈林区就在本乡境内。乡内最低海拔1655米,最高海拔2087米,属高原浅丘地貌,年平均气温16℃。巴江支流大可河自南向北纵贯全乡。境内主要分布着红壤、紫色土、水稻土。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蚕豆等农作物。【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年,全乡年末总人口17008人,其中农业人口有4521户,共15896人。乡内主要居住有汉族、彝族、苗族、壮族。计划生育:按照“三为主”的总体工作原则和“三结合”的总体思路,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组织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培训25期,受教育人员7955人,先后开展医学监护3次,共监护6032人(次),占监护对象的96.73%。年内,出生216人,出生率12.69‰,死亡97人,死亡率5.70‰,一孩率40.28%,计划生育率99.54%,综合节育率达86.21%,“奖、优、免、补”政策兑现率达到100%。长效节育率达68.87%,避孕节育及时率达54.87%,人口自然增长率6.99‰,实现了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新建水利工程3件,总投资284万元。其中,南小村烟水配套工程1件,长麦地小坝塘除险加固工程1件,新建烤烟水窖816个。市、县、乡三级投资1400万元改建大可至平田段15千米县乡公路;县、乡投资50万元新建三家村至草子地段4千米乡村公路。【农业生产】  全年大春粮食种植面积16900亩,占计划数的103%。其中,水稻种植4950亩,玉米种植8250亩,大豆种植2200亩,薯类杂粮种植1500亩。完成小春粮食种植面积12010亩,其中蚕豆种植3900亩,小麦种植5600亩,大麦种植400亩,薯类种植2110亩。实现粮食总产9846吨,其中秋收粮食7265吨,小春粮食总产2581吨。

历史沿革:

1952年,称为第七区。

1953年,改名第六区。

1954年,第六区改为大可乡。

1956年,大可乡分为大可、南大村2乡。

1958年,大可、南大村2乡合并为叠水公社。

1960年,叠水公社并入板桥公社。

1969年,析板桥公社置大可公社。

1970年,大可公社并入板桥区。

1974年,析板桥区置大可公社。

1984年3月,大可公社改为大可区。

1988年2月,撤大可区设大可乡。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