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镇
地名由来:狮山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狮子山(简称狮山)东麓而得名。
2022年12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狮山镇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
狮山镇位于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雄奇秀丽的武定狮子山脚下,为武定县人民政府驻地,距省会昆明64千米(昆武高速),离州府楚雄160千米,永武、武昆高速公路、108国道、安武公路横穿全境。东接昆明市禄劝县屏山镇,西邻猫街镇、高桥镇,南与禄丰县仁兴镇相望,北与插甸镇接壤;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县农副土特产和商品交易的集散中心。总面积407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全镇辖中马、西门、北街、南街、东岳、旧城、香水7个社区以及狮山、狮高、矣波、麦岔、铺西、永宁、西和、乌龙、恕德、古柏、吆鹰、新村、九厂、姚铭、陈官、乐美、滑坡、羊旧、贺铭、禄金、椅子甸21个村委会,共292个村民小组。
【人口与民族】: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回等19个民族,2018年末,有27823户,85979人,其中:乡村人口45930人,占53.42%;城镇人口40049人,占46.58%。少数民族人口29889人,占34.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8‰。
【自然资源】: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钛、铁、铅锌、木纹石等矿产资源、林业资源、野生食品资源。最高海拔2632米,最低海拔1701米,年均气温15.1℃。耕地总面积55364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等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山药、莲藕、辣椒等为主。经济林果以板栗、樱桃、苹果、桃、梨等为主。
【发展思路】:狮山镇立足“狮山镇是县委、政府重点工作的核心;是武定县社会维稳工作的重心;是服务于县委、政府和各部门工作的磨心;是省、州、县各项工作试验、示范、调查研究的中心”的镇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州委九届四次全会、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镇党委第三届四次代表大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围绕“美丽狮山、幸福狮山、和谐狮山”这一目标,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社会稳定、项目建设等工作,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定信心主动作为,不断开创新时代狮山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经济状况】:2018年全年完成工业销售值25.7亿元;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89530万元,完成非税收入66.87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4.29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6795元和11920元,分别增长12%和12.1%;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66万元,增长11%,支出7820万元,增长10%;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完成招商引资额7.83亿元,占县下达任务数7.67亿元的102.1%,同比增长1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县下达指标之内。
【基础设施建设】:有卫生院1所,文化站1个。广播电视覆盖率均为100%。21个行政村实现了乡村道路硬化;全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8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2%,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完成招商引资额7.83亿元,占县下达任务数7.67亿元的102.1%,同比增长1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县下达指标之内。【农业】:种植粮食作物96100亩,经济作物5700亩,特色农业开发8265亩,秋冬农业开发41150亩;0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4667亩。收购烟叶80万公斤,实现产值2500万元。种植无公害水稻、高山反季蔬菜以及板栗、山药等干鲜果蔬近1.5万亩,种植中药材9000亩,实现产值2500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2.76亿元,增长1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林业】:实施国土绿化、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治理、交通沿线面山近山绿化等生态修复工程,持续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500亩;实施国家造林补贴项目造林 4896 亩;是组织矿山植被恢复272 亩;组织规划脱贫攻坚林业项目库建设,共涉及21个居村民委员会。兑现省级公益林生态补助38718亩,38万7810元;补办林权证变更180 宗,办理林权证1 68 宗,兑现退耕还林补助8298,4亩,215万7584 元。农村能源建设太阳能安装300台,节能灶发放250眼。管护天然林35.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
【畜牧业】: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生猪出栏98954头,鸡出栏95.65万羽,羊出栏17346只,大牲畜出栏8548头。开展春、秋两季动物防疫注射及补针23375户,免疫猪85263头,牛20299头,羊48142只,家禽673755只,免疫密度99.2%,抗体检测合格率90%以上。实现生猪存栏58682头,出栏112275头;大牲畜存栏18016头,出栏9572头;山绵羊存栏22641只,出栏22950只;家禽存栏416370只,出栏1442058只。实现肉类总产13700吨,畜牧业总产值约3.1亿元。
【教育】:全面落实“科教【文化】:认真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强边远村寨、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娱乐、体育场所的建设,成功举办春节、樱桃节、花山节、火把节等文体活动和文艺汇演,积极参加县健身杯和丰收杯篮球赛,取得优异成绩,文化事业群众性增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启动了古柏小学改薄项目建设,大坝山小学和铺西小学改薄项目即将启动建设。逐步健全教育奖惩激励机制。年度中小学教学质量名列全镇前茅,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中考总上线率分别达99.98%、94.5%、98.7%。健康服务均衡普惠。
【卫生】: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患病855户974人,其中因病致贫262户1009人,患23类29种疾病170户173人,高血压521人,糖尿病89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93人,肺结核5人,白内障39例,已救治21例。门诊31324人,享受政策资金787312.73元,住院2705人,享受政策资金1002742.54元,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资料3460份。认真开展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通过评审,镇卫生院建成中彝医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健康扶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40950人,参保率93.68%;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4503人,参保率97%。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为近城境,武定直隶期治此。
民国十二年(1923年),改建近城乡,属第1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建近城镇,属第1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废区,为县辖镇。
1950年7月,属近城区。
1951年7月,改称近城乡,属第1区。
1953年8月,改建近城镇,县辖。
1954年5月,降近城镇为第1区辖。
1958年10月,改建近城大队,属近城公社。
1984年5月,改建近城镇。
1987年12月,近城区与近城镇合并,新建近城镇。
2006年2月18日,九厂乡与近城镇合并,改建狮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