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

共 3430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4-05-30 15:57

历史沿革

1984年,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开始拆迁复原。
1990年上半年,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基本工程完工。同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后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布局

综述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的明园集中保护明代古建筑13座。面积占地面积5202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565平方米,总陈列展览面积为5200平方米。按照“原拆原建、集中保护”的原则,保护明清古建筑而建造的,有典型的各式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亭、古桥等古建筑群及距今五百多年的古树、古井、古匾等24处古建筑。包括徽州民居、祠堂、牌坊、古亭、古桥、古树、古匾等;清园11处,包括徽州民居、祠堂、古戏台、收租房等。其中山门、石桥、牌坊、路亭各一座,祠堂3幢,二层民宅5幢,三层民宅1幢。文物古建筑面积为2300余平方米。199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继续在潜口民宅明园对面山坡上建设清园。计划搬迁10幢清代建筑集中保护,使潜口民宅成为保护徽派古建筑跨度500多年,越明、清两代建筑艺术的展示地。
潜口民宅

临时展览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开馆以来,自办、引进、合作联办等多种形式的临时办展方式,先后举办了《古建筑构件展》《古钱币展》《新安书画展》《古建筑白蚁防治研究展》《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大型图片展》《徽派三雕精品展》《百佳摄影点照片展》《名家书画展》《现场文化交流书法展》《徽州民俗展》等展览。通过展览,吸引更多地观众走进博物馆。

馆藏文物

保护措施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为了更好地保护珍贵遗产,制定和完善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如工作、保卫、财务、消防、值勤、学习、卫生、考评等制度,并将各项制度挂上墙。并与当地镇政府、卫生院、派出所分别签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意外救治协议书”,做到有章可循:2004年被区综治委和文明委命名为“安全文明景区”和“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为了确保文物安全,坚持值班、巡视检查制度的同时(中午、晚上值班不少于3人),定期检查消防灭火器材,并坚持专人负责每天将消防蓄水塔满水过夜,全年安全无事故。近三年来未发生珍贵文物流失、损毁的责任事故和重要文物藏品被盗事件。按照国家、省文物局的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圆满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四有档案”的编报工作。
对明园的一些腐损物件及时安排维修,确保文物和旅游的安全。及时对游客开展“景区严禁吸烟,确保文物安全”的防火安全教育,并且全馆职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杜绝各类火灾隐患。
1988年元月,潜口民宅博物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活动

宣传教育

为了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的社会宣传教育功能作用,让更多的市民懂得博物馆文化,增加对历史知识、文物知识和文物法律法规的了解,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结合黄山市旅游“三进”营销,将徽州文化及古建知识带到学校、企业和社区,与观众进行互动。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开展文物法律法规宣传和文物知识的普及活动,义务咨询古建知识和藏品品鉴。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与安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合作,同潜口老年协会常年合作,组织开展“看民宅、听地方剧”等民俗表演,被中央电视台(走四方)、南京电视台(夺冠)栏目播出;多次组织浙江、南京等地的旅行社老总来踩线定路;中央电视台2频道(旅游节目)、8频道(影视节目)、9频道(英文节目)向海内外播出徽州古民居——潜口民宅;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等国内外多家新闻单位先后在此拍摄制作专题片及电影、电视剧。如《中华文明五千年》(日本)、《八千里路云和月》(台湾)、《徽商情缘》《无梦到徽州》《天仙配》《太平天国》《新四军》《王稼祥》《血滴子秘史》《走出蓝水河》《追日》《大祠堂》等。由演员、导演任总导演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走出蓝水河》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新闻发布会时,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作为拍摄基地代表应邀出席。在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影视同期声播出,中国电视报及娱乐刊物均对潜口民宅作了宣传介绍。并在潜口民宅举行了《走出蓝水河》开机仪式。2011年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走进潜口民宅,专题采访潜口民宅保护措施:2012年9月安徽电视台《最美乡村大PK》拍摄徽州民俗婚嫁等。

学术研究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多年来,馆内职工多次在国家及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
程健:参与《安徽省文物志》编纂,负责潜口民宅博物馆和宝纶阁条目修编,1989年参与《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编纂,1989参与《从徽州牌坊看徽州古代精神文化》,1992年发表于国家文物局所印文集。
吴桂利:《徽州古民居保护现状探讨与对策思考》(《安徽文物工作》) 、《徽州古民居保护现状探讨与对策思考》(《中国文物报》)、《实践“三个代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安徽文物工作》)。
桂房红:《走进潜口民宅》(《杭州徽学》2004年)、《如何依法保护皖南古民居》(《安徽文物工作》2002年)。
杨永艳:《我钟爱的事业—用声音传递徽文化》(《安徽文物工作》)、《走进潜口民宅,领略徽州三雕艺术》(《安徽文物工作》) 、《解读徽州楹联》(《安徽文物工作》)。
程艳:《谈徽州民居的三雕》(《文物研究》2005年)、《徽州祠堂与宗法制度》(《安徽文物工作》2006年)、《浅谈如何让做好博物馆讲解工作》(《安徽文物工作》2006年)。
王晓丽:《小议如何让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安徽文物工作》2005年第1期)、《浅谈博物馆的讲解工作》(《安徽文物工作》2006年第3期)、《浅议如何让加强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安徽文物工作》2006年第3期)、《中小博物馆如何发挥作用》(《中国文物报》2006.8.11总1444期)、《走进潜口民宅,品味徽州文化》(《中国文物报》2006.12.15总1479期)。
王洪明:《徽文化的内涵与传承》(《剑南文学》2011年)、编纂《安徽辛亥革命英杰》(黄山书社2011年4月)、《论管子的社会保障思想》(《管子研讨会交流论文集》2011年)。

交流合作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建馆以来,参与了业内同行的业务交流与合作,并组织学生走进潜口民宅,学习徽文化及古建知识。与当地民间团体互相学习、交流,立足于挖掘徽州当地民俗文化,并将此融合进古建筑参观,让游客置身于徽州民间。
2011年4月,博物馆与省文物局商榷、合作,将程家祠堂搬迁至博物馆清园保护。
2012年7月、8月,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接纳大学生实习、参观,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2006年至2009年,明园让给当地老年朋友,让其有个自娱自乐的场所,并负责照看罗小明宅安全。
2008年3月26日,与黄山市其他博物馆对接,尤其是与休宁状元博物馆和新四军军部进行交流学习,提升讲解员的讲解内容与水平。

所获荣誉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被评为文物保护成功范例的“潜口模式”。
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优秀地县级博物馆”。
2007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9年4月,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被省文化厅授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经国家文物部门的专家、学者多次考察、鉴定,认为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古建筑及古亭等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中国建筑学的实例,被评为“中国明代民间艺术的活专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的典范”。古建筑专家、原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先生曾之曰:“观皇宫去北京,看民宅到潜口”。

机构设置

参观信息

地址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潜黄路。

开放时间

8:00—17:00(全年开放)。

票价

免费参观。

交通指南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