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右卫城
共 3580字,需浏览 8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明朝初年,为了巩固北方边境的安宁、抵御退居大漠的元蒙游牧民族的侵扰,明朝将历朝历代的长城加以修葺连接,形成了西至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万里长城”,并按照“镇、路、卫、所、堡”的层级构建了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
万全右卫城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筑土城。
明永乐元年(1403年)在始筑右卫城,取名德胜口堡。
明永乐二年(1404年)右卫治所正式移至右卫城(今万全城)。
明宣德五年(1430年),明王朝于今宣化置地方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万全都指挥使司”,以统辖京师西、北各卫所,右卫由改称“万全右卫”。
明永乐二年(1404年),德胜口南建德胜驿及五处驿传站铺,以备传递信息。一直到明末清初,万全左、右卫始终是宣府镇西路的战略支撑。
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为万全县和万全镇政府驻地,为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卫城内庙宇寺院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均被拆毁,古建筑荡然无存。由于有识之士的呼吁,卫城城防体系得到了保存,目前卫城东、西两个翼城和大部分城墙保存基本完好,南北城门、瓮城、马道、马面和城市肌理轮廓依然可见,总体格局保存完整。
建筑格局
万全右卫城地处华北平原通往蒙古高原的关隘之地,它北依野狐岭、虞台岭、荨麻岭,南濒洋河天险,中间是由京畿、宣府通往云中(今大同)的必经之路。
万全右卫城
从风水形势宗的角度看,万全右卫城处在标准的“龙穴”之地。它“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城北是横贯东西、连绵百里的高大群山,卫城东、西两面各有一些较为低矮的山丘,层层叠叠的群山峻岭对卫城形成了多重环抱之势。
万全右卫城坐北朝南,受地形限制,城东北、东南角稍微南移,导致整座城池略显菱形。由于地处两河之间,故不开东、西城门,只开南、北两门,但东、西建有两座无门的瓮圈,形似轿子的两个耳窗,而城外的两条河流则像两根轿杆似地把整座城池抬了起来。在城池中央、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交汇处建有高于城墙两倍的玉皇阁,配以竖在阁顶的三张铁叉,宛若轿顶一样,故万全右卫城有“轿子城”之称号。
万全右卫城有四个城楼、四个角楼,内部有三十二个城铺,两个门。古城被东西、南北两条主干道分为四个部分。南北道北接德胜门,南通迎恩门,贯通南北,是万全右卫城的大动脉。东西道连接东西两个翼城,与南北道在城中部交汇。
明正统三年(1438年)用砖包砌城墙,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并增筑南关。1983年、1990年两次维修。城堡为菱形,占地0.78平方千米,东西长0.88072千米,南北宽0.8804千米,南、北二门,商为迎恩门,北为德胜门。现城门及大部分城墙保存完好。土夯砖包城墙,墙基为石砌,高8—10米,底宽3—4米,顶部宽1—1.5米。城内原有玉皇阁、城隍庙、关帝庙、西大寺等,各类建筑井然有序。
主要建筑
综述
万全右卫城古城东北部集中了较多建筑,有总督府、神机库、关帝庙、分司、长清楼、永安楼、武安王庙、东岳庙、龙王庙、马神庙、昭化寺等。古城东南部建筑较少,仅有万全广运仓、养济院等。古城西南部以官署衙门为主,有万全右卫指挥使司、万全右卫察院(即巡按察院)、城隍庙、参将公廨(参将府)、守备公厅、河间行府、内臣公廨等。古城西北部建筑较少,有万全右卫儒学、真武庙、西大寺等。
总督府
总督府,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总兵官赵卿建。总督府是备皇帝巡幸时临时居住的场所,总督府是居住皇帝或者皇帝的代表总督,地位远高于其他建筑,是帝制时代的特殊产物。
神机库
神机库,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修建,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葛全修缮。神机库主要是用来盛放火器的。在神机库内有火神庙,嘉靖《宣府镇志》详细记载了宣府镇火神庙修建始末,可见万全右卫城火神庙兴建的始末:“五年夏,重作火神庙。在神枪库内,永乐初建,至是重修,国子监祭酒李时勉记:都知监少监韩公政奉命备御北边已十年矣,专掌神铳,爱养士卒,教阅练习,坐作进退左右前后皆有矩度,修治器械长短广狭寒凉燥湿轻重多寡,皆有调理,修具于乎昔,而致用于一旦,无有不给者。虏或来寇,辄出御之,势若雷奋,震动山谷。虏寇惊愕挫败,救死扶伤之不及,故一见公兵出,尽死奔窜,由是边庭晏然,无寇怀之警。公凡三出,皆有功,累升今职。公既荣膺龙命,备而思日:‘此岂吾之所能,实惟神相有以致之昭,不可诬也,然神无常楼,岁时祀事无以妥神灵致,诚敬兹非缺典欤?’乃于神枪库内高爽之地平治之中为正殿,东西为庙,房前为门,三后为库二十有一,总为屋三十有四间,正殿以奉天威神机火雷大将军之神,库以贮火器火药炮铳等物。祠宇宏厂,垣阶完峻,岿巍奂然经始,于正统五年五月落成。”
长清楼
长清楼,位于总督府前,明嘉靖(1522—1566年)初建,即钟楼。钟楼一般用于早晨敲钟报时和发布消息,或扮演一定的军事用途角色。通常有两层高,在上层悬挂大钟,外貌形似城堡。
文物遗存
马面
城墙外均有马面,保存基本完整,各马面间距基本相等,为126米,底基突出墙体7.5米,底基面阔16.5—17.2米。
角台
古城四个角均有角台,保存基本完整,仅东南角台靠近南墙侧有出阙情况,角台为二出阙,墙体为一出阙,出阙后内收0.55米。墙体出阙处距墙角4.72米,角台一出阙距南墙4.5米,二出阙距南墙8.35米。角台南面宽19.5米,东面宽19.5米。西南角台南面宽19.65米。
烽火台
古城西北1.3千米处有烽火台两座,位于一国防训练基地西侧,它们分别位于东西大道南北两侧,形制像阙。烽火台周围还发现有辽金元时期的砖石。该处烽火台遗址应为万全右卫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万全右卫城取名“万全之策”之意,它是宣(化)镇管辖下的一座重要卫城,在它之下又有柴沟堡、张家口堡等著名的防御堡垒。万全右卫城与洋河边的怀安左卫城互为犄角,拱卫着宣化府和北京的安全,故有“京西第一卫”之称。
主要功能
综述
万全右卫城城池周圈是城防功能区,城内是简单明了的十字大街,城内功能分区以东西、南北大街为界,西北片是文化教育区;西南片为行政办公区;东南片为仓储区;东北片为生活居住区。
万全右卫城起初是根据整个长城防御体系需要全新规划建设的城池。城池周圈是城防功能区,包括城墙、瓮城、城门、城楼、角楼以及护城河等,它们共同形成了一套固若金汤的城市防御体系。
城内是简单明了的十字大街,便于军队调动和物质、军械的运输。城内功能分区也非常清晰。以东西、南北大街为界,西北片是文化教育区,建有文庙、嘉禾书院等设施;西南片为行政办公区,建有都指挥使司、县衙、典史署等;东南片为仓储区,明代设有仓廒,清代又设有广连仓等;东北片为生活居住区。
此外,根据需要,明、清两代在各个片区都增建了一些相关的祭祀与宗教建筑。
军事防御
明代,在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剑拔弩张、激烈对抗的背景下,万全右卫城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
重要商埠
清朝以后,随着蒙汉关系缓和,关内关外的通商活动逐步繁荣起来,万全右卫城也逐渐演变为张(张家口)、库(库伦,今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商道上的一座重要商埠。古城周边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万全镇是全国最大的莜面集散与加工中心。
休闲之所
万全古城地处张家口近郊,又是通往坝上草原的必经之地。上世纪六十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以万全为外景地拍摄了著名的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通过一系列重点文物的修缮、部分标志性景观的修复和多个庙宇的重建,万全古城将被打造成展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部分传统民居将被改造成青年旅馆和咖啡酒吧,以满足日益增多的游客需求。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万全右卫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万全右卫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万全镇。
交通信息
从张家口南站(货运站)出发,自驾前往,路程大约27公里,约需45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