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

联合创作 · 2023-07-21 17:33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其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是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

文化

文化特点

拉卜楞寺内具有丰富的宗教和文学蕴藏。有众多典藏版文物,主要有佛像、古籍、封文、活佛等,都是高原史学和文学至宝,体现了该寺庙深厚的文化底蕴。

建筑特点

拉卜楞寺院的建筑粗犷大方,古朴典雅,稳坚耐用。大型佛殿顶部,均有铜质鎏金法轮、阴阳兽、宝瓶、胜幢、雄狮等。部分殿堂的屋顶有鎏铜瓦和绿色琉璃瓦。整个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具有藏民族独特风格。

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边麻等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法轮、宝瓶、幡幢、金顶、雄狮。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地建筑成就,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

历史

建筑历史

公元1709年(清康熙四十九年)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一切知妙音笑金刚)大师应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黄河南亲王察罕丹津的邀请,从西藏返回祖籍建寺弘法。其当年来到扎西滩,看见这里山川灵秀、瑞云缭绕,于是在此地修建了拉卜楞寺院。

至解放前夕,拉卜楞寺有经堂6座,大小佛殿48座。其中七层楼1座,六层楼1座,四层楼4座,三层楼8座,二层楼9座,馏金铜瓦顶4座,绿色琉璃瓦顶2座,嘉木样大师及各大昂欠的藏式楼房31座,各个昂欠活佛住舍30院,吉哇院6所,大厨房6所,印经院1所,讲经院2处,嘉木样别墅2处,经轮房500余间,普通僧舍500多院,各种塔若干座以及牌坊等各种建筑,共占地面积达1000余亩。

解放后,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拉卜楞寺遭到了很大的破坏。那座楼高七层的颇章玛绕佛殿在“四清”中被拆除修了电影院,殿里的那尊最大的佛像(高24米)于1958年被砸碎炼了钢铁。十年“文革”更是不堪言状,一座座佛殿变成了食品厂、屠宰场。寺门紧闭,僧众四散。

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国政府的关怀下,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自从1980年拉卜楞寺院重新开放以来,国家前后拨款上百余万元对原留的经堂、佛殿作了维修。

截至2020年1月26日,“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已经完成了原计划项目的90%,其中14个佛殿已完成文物本体修缮,7个佛殿完成壁画修复,修复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

文物保护

1961年,拉卜楞寺被公布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拉卜楞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拉卜楞寺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六大学院、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主要景点有大经堂、时轮学院经堂、弥勒佛殿、释迦牟尼佛殿等。

大经堂

拉卜楞寺共有六大经堂,最大的是闻思学院经堂,又称大经堂,是“磋钦措兑”会议的场所,为全寺之中枢。一世嘉木样初建时,只有80根柱子,1772年二世嘉木样扩建为140根柱子,可容纳3000僧人诵经。1946年,五世嘉木样又建了前殿院,至此,大经堂成为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10余亩的全寺最宏伟的建筑。其不幸于1985年4月7日被火烧毁,1985年7月设计,1986年6月破土动工,1987年完成了主体工程。新建大经堂不但保持了原来的式样和风格,还采用了先进技术和材料。

时轮学院经堂

时轮学院经堂坐落于大经堂右侧,建于1763年,正殿东西5间,南北11间,具有浓郁的藏式风格,内供时轮金刚佛铜像。后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和七大弟子像,左右供奉着堪布仓、贡唐罗智仓、旦巴嘉措等活佛的灵塔。

弥勒佛殿

弥勒佛殿,亦称“寿槽寺”,坐落在大经堂之西北隅,高达六层,纵深各5间。初建于1788年,1844年由卓尼察汗呼图克图额尔德尼班智达捐资予以翻修,并建金瓦亭。该殿为藏汉混和式结构,最高层为宫殿式的方亭,四角飞檐,上覆盖馏金铜狮、铜龙、铜宝瓶、铜法轮、铜如意,阳光下金碧辉煌,故俗称“大金瓦寺”。殿内供馏金弥勒佛大铜像,高8米左右,两侧供八大菩萨馏金铜像,高5米左右。殿内藏有金、银汁书写的《甘珠尔》。

释迦牟尼佛殿

释迦牟尼佛殿,位于弥勒殿西边,仿拉萨大昭寺修建,亦为馏金铜瓦屋顶,俗称“小金瓦寺”。该殿高三层,二层内供有释迦牟尼佛像,两侧有两根铜质龙柱,释迦牟尼佛像顶供有释迦金佛,高约0.7米,是第一世嘉木样从西藏本堆地方迎请来的,殊为珍贵。第三层为嘉木样护法殿,殿前为图丹颇章,系历世嘉木样坐床和举行其它隆重仪式典礼的地方。寿安寺,系萨木察仓捐资修建的,在时轮学院前面,纵深各5间,门上悬清嘉庆帝御赐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寿安寺”匾额1面,殿内供狮于吼佛铜像,高13米,另供八大菩萨、十六罗汉。

典藏文物

佛像

拉卜楞寺的佛像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既有高达20米的大佛像,也有高不盈寸的小佛像。就其质料品种而论,有金质、银质、紫铜、黄铜、纯金、象牙、珊瑚、玛瑙、水晶、玉石、檀香木雕、陶瓷、吠琉璃、药泥塑、泥塑等。现存8米以上的大佛就有16尊,最高的达18米。据说,佛像的铸造者来自印度、孟加拉、尼泊尔、伊朗等国和国内西藏、青海、蒙古、北京等地第一流的工匠,工艺精湛、姿态庄严,金光闪烁、神态优美,给人以活灵活现之感。

古籍

拉卜楞寺以丰富的藏书、经卷令人赞叹。现存经卷8万余部,可分为:哲学、密宗、医药、声明、历史、传记、工巧、天文、文法、修辞等10余类。其中尤其珍贵的是印度圣贤华尔旦达哇智华亲手用金汁书写的《贝叶论》;一世嘉木样大师用金汁书写的《贤劫经》;宗喀巴大师编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用银汁书写的《松赞干布传记》,以及用金汁、银汁、珊瑚、松耳石、珍珠、砗磲六种粉汁书写的《金刚经》等。许多从藏文初创和西藏佛教前弘时期流传下来的稀世珍本。这批藏经不仅是国宝,也为全世界各国佛教界所瞩目。它对研究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天文、地理、宗教等,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壁画、唐卡画

拉卜楞寺的绘画包括壁画和唐卡画,壁画内容包括佛本生、佛经故事、佛像、历史人物、医学图解等,色泽鲜艳,充满生活气息。唐卡画即卷轴画,绘在布幄上,十分精致。该寺的堆绣艺术亦堪称一绝,用各种色彩的绸缎剪成所需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鸟兽、山水、花草、虫鱼等,绣在布幔上,底部垫以羊毛等物,有着强烈的立体感。其的造型艺术坛城、雕塑、酥油花等,都具有浓郁的宗教、民族特色。

封文

拉卜楞寺还保存着清朝光绪皇帝给第四世嘉木样的封文、民国政府给第五世嘉木样·萨木察活佛的封文、国民党政府褒扬第五世嘉木样令、清道光赐给第三世嘉木样的印鉴、民国政府颁给第五世嘉木样的印鉴等,另有金、银、铜、象牙、石、木等大小印鉴21枚。

推荐玩法

进入拉卜楞寺庙内,推开厚重的木门,在幽暗的佛殿内,上百年的彩绘壁画和大幅唐卡呈现在眼前。寺内西南角有一座贡唐宝塔,是该寺的标志建筑,塔所在之处可以俯瞰整个寺庙,红黄两色在眼前的土地蔓延开来,交相辉映。也是其香火最旺的地方之一。登上晒佛台,俯瞰整个寺院在阳光照耀下的两山之间更显厚重宁静。大经堂是该寺的中枢,时轮学院经堂坐落于大经堂右侧,具有浓郁的藏式风格,内供时轮金刚铜像。续部上学院经堂位于喜金刚学院的西侧,高达三层,顶层为宫殿式,绿色琉璃瓦覆盖,故称绿瓦寺。后殿内供有弥勒佛铜像和十六罗汉象,左为八大药师佛和35尊仟悔佛,右为第五世嘉木样大师父母的骨灰塔及21尊度母佛像。续部下院经堂位于大经堂东北,后殿供奉一世德哇仓等7位活佛之灵塔。除了经堂之外还有众多佛殿。有弥勒佛殿、释迦牟尼佛殿,其中,释迦牟尼佛殿位于弥勒殿西边,仿拉萨大昭寺修建,亦为鎏金铜瓦屋顶,俗称“小金瓦寺”。此外该寺尚有藏经楼、印经院、夏丹拉康、菩提法苑、嘉木样别墅、铜塔、厨房和牌坊等建筑。

浏览 1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