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知祥墓

孟知祥墓

共 1432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37

历史沿革

孟知祥墓是五代后蜀皇帝孟知祥与其妻福庆长公主的合葬墓,史称“和陵”。
后蜀明德元年(934年),孟知祥去世。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孟知祥夫人福庆长公主去世,葬于磨盘山。“和陵”建成后,他们后合葬一起。
1970年冬,村民改天改土时发现了孟知祥墓。
1971年春,孟知祥墓地被发掘。

建筑格局

综述
孟知祥墓分墓道和墓室以及宝城三部分构成,全用青石砌成,地面全铺石板并采用大量石灰作黏合材料。墓道长12.5米,经22级青石梯通往墓门。墓门为牌楼式仿木建筑,彩枋四柱,刻浮雕,门前石刻武士,两侧内壁彩绘人像;墓室型制独特,分左、中、右三室并列,均为圆形穹隆顶结构。主室居中,高8.16米、直径6.5米,里面放置了青石棺台,台长5.1米、宽2.7米、高2.1米。两侧为耳室,高6米、直径3.4米,系放随葬品之处。三室有门互通,墓冢封土下部四周为青石砌成的石墙——宝城。
墓道
墓道是通往墓门的青砖阶梯,供棺椁簇拥者进入,长12.5米,有22级阶梯,墓道两厢均有彩绘男女宫人。基门共三道:前门为牌楼式,屋极两端各一鸱吻。有彩坊四柱直立,左有青龙,右有白虎相缠,门前左右各有一石刻武士,高1.1米,身披金甲,手持刀爷充当门卫。中门为“闸门式”,由巨石制成,类似闸水板,由上往下关,约重5200公斤。后门为双扇石门。
墓室
墓室分主室和左右耳室,为圆锥形穹隆顶结构。主室高8.16米,直径6.7米,从底往上看,是由石料一圈一圈往上收缩成一井口大小,然后用一刻龙圆盖封顶,室内置须弥座青石棺台,长5.1米、宽2.75米、高2.12米。棺台前方右侧放置福庆长公主墓志铭,左侧放置孟知祥哀册、谥册等。棺台分为三层,底层绕以莲瓣,前后各有棵身卷发力士五人浮雕,中层各凿长方孔数个,为插放罩棺锦帐所用,四角雕有身披甲胄、面部表情各异的力士一人,作跪地负棺状。上层四周八条巨龙各在一方,为双龙戏珠浮雕。左右耳室造型与主室相仿,比主室略小,高6米,直径3.4米,是放置随葬品的地方。
宝城
宝城用石条砌成,从前门牌楼式石门开始,向两边伸展成圆形,石条把门、室圈包围在内,以保护墓石,全周长达77.4米。

文物遗存

孟知祥墓中,墓门为牌楼式石构建筑,刻青龙白虎等浮雕;内侧两壁,画男女宫人彩绘像。墓室为圆锥形穹窿顶,室内有弥座青石棺台上前后各有圆雕裸体卷发力士5人,四角各雕身披甲胄作跪地荷台状,力士各一人。上边四周有浮雕双龙戏珠图案。穹窿顶正中以蟠龙封顶,顶系铁链,用来挂帷帐罩棺。墓内出土有器物残片及残玉哀册、谥册、玉饰片等。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孟知祥(874~ 934年),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孟知祥吞并东川,占据两川之地。后唐明宗长兴五年(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改元明德,国号蜀,在位仅七个月,谥号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庙号高祖,陵曰“和陵”。

保护措施

1974年,孟知祥墓被列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7月,孟知祥墓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孟知祥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孟知祥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磨盘山。

交通信息

天岭路乘公交即可。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