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楼
共 152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09:48
历史沿革
中阳楼始建于汉魏。
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坍毁。
清同治七年(1868年),又遭雷火。
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
1958年、1983年,进行了两次较大的全面修茸,致使千载文物留存至今。
中阳楼
建筑格局
中阳楼是集建筑、雕塑、石刻绘画、书法等艺术于一体的高大建筑物,柱地擎天,雄峙一方,是孝义的重要标志。楼平面方形,四层四檐,全木结构,楼顶为十字歇山顶式,座落于3米见方,1.5米高的四个石砌礅台之上,楼体以四条通天圆柱支撑,分层有附柱,楼体四周设保护铁栏。全楼高23.66米,底层高5米,通穿四向。礅台设楼梯,列碑刻6通,四方槽栏彩绘《三国演义》故事17幅。二层高3.64米,中间建有神台,曾列佛像,四方槽栏彩绘《封神演义》故事12幅。三层高4米,中设莲花台,曾有5尺高的观音泥塑像,四方槽栏彩绘《水浒传》故事12幅。四层高3米,中空无物,站在此处,有“伸手可摘星辰”之感,孝义古城尽收眼底。四方槽栏彩绘《岳飞传》故事八幅。顶高4米,吻高2米,楼顶高耸参天铁叉,琉璃脊兽铺砌。纵观全楼,层檐迭峭,造型独特,气势雄伟,流金溢彩,牌匾四悬。
中阳楼
文物遗存
南向一檐下的匾书“中和位育”,南向二檐下匾书“行孝仗义”;北向一檐下的匾书“纵览四宇”,南北四檐下各悬一匾,书“中阳楼”;一楼南向檐柱上挂木刻楹联,上联“孝为人之本”,下联“义乃君子宗”。南向一檐下的侧匾书“带汾水”、“襟霍山”;二檐下的侧匾书“南向斗”、“衔衡岳”,北向一檐下的侧匾书“控云朔”、“位中枢”;北向二檐下的侧匾书“倚太恒”、“拱北极”。全楼悬挂的14块大小不一的牌匾,皆为书法名人徐文达、赵承楷、张一等的手迹。
历史文化
中阳楼滋生出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清同治七年中阳楼遭火,这本是自然现象,可由此产生了《火烧中阳楼》的传说。内容是因孝义县的中阳楼“半个还在天上头”,惹恼玉皇大帝,便派火神下界炽之。火神下界,身背一个大“火烧”(一种食品),在孝义县城叫喊:“大火烧,大火烧,后面还有大火烧。”此人走后,中阳楼便被大火烧毁。清宣统元年重建中阳楼,又产生了《巧鲁班助建中阳楼》的故事。说的是重建中阳楼,虽然能工巧匠众多,但对修建这种全木结构建筑物缺少经验,盖起的楼上半部倾斜,这下可把工匠们愁坏了。正当他们没法子可想时,工地之上突然来了木匠祖师爷鲁班,他一夜之间就帮工匠们修建好中阳楼。还有传说中阳楼的二十四根大木柱,每天有一根是“值日柱”。半夜三更时分,值日柱便自转一周,是中阳楼的“守卫”。
文物价值
中阳楼是晋中和吕梁地区保存至今结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楼式古建筑,是孝义市历史街区及重大繁华贸易区的标志性建筑,不仅再现了这一地区市楼的建筑风格,而且反映了这一区域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商业盛衰信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楼内藻井富丽华美,结构合理,建筑彩画色彩艳丽,绘有封神榜、水浒传、岳飞传等有关人物故事,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中阳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
中阳楼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中阳楼街道。
交通
自驾前往中阳楼:从孝义市城区出发,大约7公里,约需13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