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村瓷窑址

磁村瓷窑址

共 1976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磁村瓷窑址始于唐终于元,烧造年代较长,是北方窑的重要窑口之一。北宋初期官府在磁村专门设“务”收税,故称“磁窑务”,证明当时烧制瓷器的规模和产业兴隆景况。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称“磁村”。
1976年,山东省博物馆和淄博市博物馆等在窑址北部发掘窑炉12座,采集了大量标本。同年12月,故宫博物院古陶瓷工作者进行了调查。
2006年10月,故宫博物院再次对磁村窑址进行调查。
2016年4月~5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磁村窑址进行了大规模勘探。

遗址特点

综述
磁村瓷窑址分布图
磁村瓷窑址分南北窑洼区、村内区、华严寺区和苹果园区,面积30万平方米。相传村原有“窑王殿”和“晒金场”,是古代磁村窑场的作坊。
烧造时间
根据磁村窑试掘报告,磁村窑烧制时代为唐至金、元,分五期,第一期为唐中期,第二期为唐晚期,第三期为五代至北宋早期,第四期为北宋中晚期,第五期为金元时期。从采集的标本看,胎粗而厚,杂质多,釉色分黄绿、青灰、土黄、青褐和淡青色等,其中淡青色碗碗内有3枚大的支钉痕,为唐代中期器物,从采集到的2件褐釉钵看,口沿有釉,器身无釉,并在口沿出现一周贴塑的水波纹为唐代晚期或稍晚期器物。褐釉戳印纹双系罐与河北邯郸博物馆藏唐代褐釉戳印纹注壶的花纹一样,应为唐代器物。采集的白釉绿彩碗,胎浅红,白釉略发黄,碗内壁有对称的3个绿色斑点,外底无釉,有3个泥钉支痕为北宋早期器物。白釉有简单的划花碗和剔花盒等,为北宋晚期产品。采集为数众多的光洁的白釉、漆黑的黑釉、黑釉铁锈红、黑釉起线纹、棕黄釉印花、白釉黑口边、白釉划花、白釉黑花和翠蓝釉等瓷片,应为金代器物。从采集的标本数看,金代的标本约占总数的90%以上,因此金代是磁村窑烧瓷的鼎盛时期。
产品特点
黑釉凸线纹花口瓶
磁村窑唐代盛烧黑釉瓷器,产量大,器皿以碗最多,瓶、壶、罐、炉等次之。釉质晶莹滋润、色黑如漆,磁村窑的唐代黑釉瓷在北方黑釉瓷中可谓上品。
淄博磁村窑黑釉起线纹瓷,起线为白色,线条粗且有立体感,器内施釉,内底刮釉,可套烧其他器物,与其他窑口有区别。
河北磁州窑、山西介休窑和山西榆次窑生产的棕黄釉印花瓷,多为缠枝牡丹、缠枝菊纹,磁村窑的这类品种除了上述窑口常见的缠枝花外,还有四鱼纹和凤穿花纹,装饰题材较上述窑更加丰富,而花纹也很精细。

文物遗存

瓷器
磁村瓷窑址
磁村瓷窑址采集文物遗存按器型和釉色特征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出土器物有黑釉、茶叶末釉、酱色釉、青釉、雨点釉等。装饰工艺有白底黑花、划花、剔花、宋加彩等,代表产品有碗、盆、罐、钵、瓶、动物甬等。
窑具
按用途的不同分为支垫类、间隔具、匣钵类、支圈类、试火器、窑炉构件、制瓷工具等七大类。胎料可分为耐火土与瓷土两种,其中前者较为粗糙,不直接与器物接触,需用间隔具与器物隔开;后者较为细腻,在烧制过程中与器物收缩一致,可直接接触器物。
支烧具,烧造过程中间隔器物与窑底,用于承托器物、避免器底粘砂。
间隔具,烧造过程中用于间隔器物与器物的窑具,均为瓷土制成。
匣钵类,用于盛装器物使之与窑火隔绝,由耐火土制成。
支圈类,承托覆烧器物的窑具,兼具承托和间隔器物两种作用,均用瓷土制成,也称“碗笼”。
试火器,烧造过程中用于测试窑室内温度和胎、釉烧成情况,瓷胎。
窑炉构件,窑砖:主要为砌成窑壁的窑砖,面向窑室的一面有窑汗及烧烤痕迹;窑门砖:封门砖,方形;炉条:用于搭造窑炉的火膛,长条状,也称“炉栅”。
制瓷工具,陶臼:用于舂捣釉料,敞口,斜腹内收,近底处外折,平底;瓦底:在成型工场中垫托生坯,可能用于利坯和修坯,陶质,形状是一圆饼下安装圈足,圆饼上还常刻有工人的名字。

研究价值

磁村瓷窑址在唐代晚期开始烧制黑釉瓷器和釉滴瓷器(俗称雨点釉),在中国北方诸窑中颇具特色,也是中国最早的釉滴黑瓷,唐末五代时期,磁村窑开始生产白釉瓷器,并盛行在白釉上加点绿釉,开创淄博生产彩瓷的先河,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磁村窑为北方陶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北方陶瓷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磁村瓷窑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磁村瓷窑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磁村村东至西南的华严寺间。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磁村瓷窑址,路程约8.3千米,用时约14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