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县化石博物馆

共 5501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4-05-30 15:52

发展历史

榆社县化石博物馆为综合类博物馆,始建于1983年,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城迎春南路27号,2006年县委、县政府对博物馆进行了改扩建,新建后的博物馆占地面积4100平方米。县政府投资300多万元,在原有的场馆基础上,扩建展厅,使得该馆的面积由原来的880多平方米,扩大到了如今的1880平方米。场馆扩大了,但20元的门票没有变,而年接待的游客量,由原来的1万多人次,发展到了如今的3万多人次。“宁可少修一条街,也要把这儿建成全省一流的博物馆。正是在这个坚定的信念下,榆社县多方筹集资金300多万元,建成了当今集声、电、科技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我们馆已经省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成立了榆社地质遗迹博物馆。
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是全国唯一一所县级二级化石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主体为二层现代仿古建筑,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博物馆设有5个陈列展厅,1个临时展厅,陈列面积1496平方米,共收藏文物2500余件/套、化石600余件,其中馆藏化石主要为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是距今大约700—100万年这一时期的哺乳动物形成的,尤其是530万年—250万年间形成的化石,填补了世界古哺乳动物研究中长期寻而不见的空白层位。大唇犀骨架化石,春秋吴季子剑为我馆镇馆之宝。
自建馆以来,先后接待了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原中科院院士、中国古人类学家贾兰坡等著名人士,以及来自美国、法国、德国、芬兰、瑞士、瑞典、巴基斯坦、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先后多次荣获全省展示服务先进单位、博物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还被评为山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古生物及考古公众科普教育基地。

馆藏文物

共展有各类化石1000余件,包括一级品85件、二、三级品915件,其中榆社剑齿象、大唇犀、三趾马、剑齿虎等都是该县独有、闻名全球的珍品。与化石相媲美的,还有至今国内惟一的吴季子剑,以及享誉世界的石佛、石刻、青铜器、瓷器等。

机构设置

博物馆分设办公室、财务科、保卫科、群工部等机构。

荣誉成就

2005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公布为省级

形成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榆社,这个坐落在太行山腹地的小县城一直被世人关注着,因为这里埋藏着史前秘密。“追溯榆社化石的历史,可以说早在汉代就已经非常出名了,但榆社化石被大量发现,还要从一个外国人说起。”20世纪初,一名叫德日进的法国传教士来到榆社县,此前他到过甘肃、新疆等地,此行的目的是找“”。他从中国乡村的老药工嘴里知道了出售“龙骨”的确切线索,一路追寻到榆社县。在一个农家小院里,他发现了“震撼世界”的石头并带回当时设在的北疆博物馆(现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进行研究,从此揭开了深埋在榆社地下的“地球生物演变密码”。此后,德日进扎根榆社数十年,这期间,他和他的联合考察队共发掘了300余件化石。大量的榆社化石被发掘、收购,流入京津沪和海外,至今收藏着近3000件来自榆社的化石。在距今大约700万年到100万年前,也就是地质上称为上新世到更新世初期,如今榆社县所在的区域曾经河湖纵横,草木丰茂。在这河湖之中和岸畔林区,栖息过大量的鱼类、陆龟、各种象类以及剑齿虎、三趾马、大唇犀、长颈鹿、巨驼、等。这些动物死后,被水冲入河湖之中,很快被泥沙埋了起来。动物的肌肉腐烂,而坚硬部分如骨骼、牙齿等被岩石中的矿物质填充替代,从而形成了化石。

价值

榆社化石主要是紫色的河湖相沉积的代表,数量大,种类多,层位连续,延续时间长,其中有些化石填补了距今大约500万年—200万年的空白层位,这一层位,直到后来全世界仍发现很少,榆社化石因而在国内外古哺乳动物研究方面占有特殊地位,成为国内外古生物学家格外注目的一个地点。榆社也因此被誉为“化石之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榆社化石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我国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丘占祥博士曾多次到榆社考察。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郭沫若更是榆社的常客。榆社的9个乡镇有7个乡镇被发现埋藏有化石,12个地点被列入重点发掘区,这在中国考古界绝无仅有。
鉴于榆社化石对研究、地史以及动物和人类的起源的重要价值,1961年3月18日,榆社全境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古脊椎动物化石重点保护区”。 1983年,榆社县化石博物馆正式对游人开放,直到后来它仍是国内惟一的县级化石博物馆。馆内设化石和文物两个陈列室,陈列着140多个种、属的300多件标本,如各种象类、剑齿虎、三趾马、大唇犀、等和其他一些出土文物。 “其中尤以两头活体叠加在一块死掉的大唇架化石和长约三米的象牙化石最为著名,成为榆社化石的标志。”王太明介绍。博物馆建成后,以独特的内容,吸引了、法国、、瑞典等国家的古生物专家和许多慕名而来的旅客,有的人甚至一年要来参观两三次。

意义

发展以化石为依托的旅游产业,进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大戏正在榆社上演。经过多方筹集资金,一座耗资200余万元、占地3000平方米的新化石博物馆在榆社拔地而起,在原有馆所的基础上,新博物馆藏品增加了文物和石刻展厅,其中许多藏品系首次展出,馆内化石厅还再现了古生物生活栖息的场景,栩栩如生。游客在“探索化石之谜”的休闲中,也可亲身体验发掘古生物化石的乐趣。由于榆社化石的独特文化魅力,其正在成为榆社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人们一提到榆社,自然与化石联系在一起,化石已经成为榆社的名片,沟通世界,吸引目光,向世界展示自己独特文化内涵。榆社盆地已经成为全世界研究新生代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和生物进化的重要基地,其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足够榆社人为之骄傲。

化石

当年“龙骨”不值钱
榆社县化石博物馆
人们无法想象,数百万年前,在被全球古生物专家们称为“”的一带,究竟发生过什么,但透过保存完整的三趾马、、剑齿象的化石,众多国内外专家最终还原出了这一带曾经的繁盛。
大约在1000万年前,榆社地区河湖纵横,四季炎热,大量三趾马、大唇犀、、剑齿虎等各种猛兽栖息于此,和羚羊、鹿、狗,还有生长在河湖岸边的树林、、各种水生动物,构成了一个繁茂的生态圈。
大约700万至100万年前,地壳运动让榆社全境渐渐发展成了今天层峦叠嶂、少湖少川的典型山区。成群的野兽、成片的水草地被泥水洗刷、岩层填埋,它们的坚硬部分(如动物的骨骼、牙齿等)被岩石中的矿物质填充交融形成化石,为当地留下了众多至今为世界瞩目的地质、生物资源。
“那时,一盒人们看来很奢侈的‘黄金叶’香烟一毛多钱,但一颗龙牙,碰对的时候就能换来两三毛钱,甚至几块钱。从我们这儿到与武乡县临界的王宁、等地,村民们都以挖龙骨为乐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们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赶着起床,带上前一天准备好的烧饼、馒头等干粮,上山刨寻“龙骨”。 “真傻,那东西能当吃,还是能当喝”不知化石珍贵的村民们还自以为是,嘲笑那些走村串巷收购“龙骨”的小贩。“也就是卖给药店,治病用。”小贩们鬼鬼祟祟,也不做更多的解释。
世代生长在这块贫瘠土地上的人们哪里知道,在他们看来连病都治不了的所谓“龙骨”,其实是被世界古生物界喻为“百万年前生物标本”的化石。这些“烂骨头”,早在上个世纪初便被国内外的学者、专家们追捧。多年来,来自民间的大量化石,就这样通过小贩、通过“洋人”,以极低的 价格 ,被美国、法国等地的自然博物馆等当珍宝收藏。
劫后余生古化石
20世纪初,榆社县潭村的药商乔六福在贩运中药材时,将部分龙骨作为中药,微利卖给了上海市的一家药行。1918年冬的一天,一个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来到该药店,不经意中发现,店员的手中拿着一块角状化石,正准备粉碎。“上帝”店员举起的锤子,被洋人挡住。睁着碧蓝的眼睛,洋人扑到了那块不起眼的“骨头”前。洋人名叫安德森,来自瑞典,是一个古生物学家。十多天后,安德森几经打听,一路翻山越岭赶到了榆社县。
地质物产丰富的榆社,没有让这位蓝眼高鼻的外国人失望,不到一个月,安德森带着大大小小的包裹离开了山西。他花去的是几两碎银,换来的是整块整块的
随着安德森的造访,百万年来悄无声息地在地层下潜伏的榆社化石,吸引来了众多打着“学者”旗号的发掘者、收购者。继瑞典人之后,法国人德日进、桑志华、汤道平来了,美国人弗里克也来了。
1934年,首任北疆博物院(现前身)院长、法国神父桑志华跟着安德森的脚步,来到了榆社。他的到来,立即引发了该县周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龙骨挖掘热,持续时间长达10年。十年中,一批批精美绝伦的化石跨越太行山,经天津港远赴欧美各国。据有关人士讲,今天,仅就收藏榆社化石千余件。令人庆幸的是,桑志华等收集的珍品,并没有全部运往国外,在当时各级政府的关注下,近2000件化石被留在了国内,成了天津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最早发现龙骨身价的中国人,是时任国民政府地质调查所技工的刘师古。1931年,他途经榆社,偶然发现了几块破碎的龙骨,立即逐级上报。但不幸的事再次发生,刘师古的发现,很快招来了他的“老板”——身为中国地质调查所 顾问 的法国人德日进。他们紧跟瑞典人的脚步,学着瑞典人的样子,大量搜集、发掘化石。同时,他们将民间积累的传说、调查得知的事实加以研究,写成了一批批贴着洋标签的科研论文。
这之后的10年间,刘师古又受雇于美国人弗里克,在榆社盆地18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着新一轮的收集。“牵着驴马、驮着宝贝的我们,究竟该向何处去,泱泱大国竟放不下几块化石!如果能够,我们真想一赌气,一发狠,一跺脚,将这些化石全都摁回到地下去,摁到更深更深的岩层去,让它在黑幕中再等百万年。”新世纪的今天,有网友用这样激愤的笔触为沧海桑田下的榆社化石鸣不平。
幸运的是,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命途多舛的榆社化石也迎来了它们的新生。就在这一年,中国科学院两次派专家,到榆社考察古化石遗存。之后,著名考古学家、中科院院长郭沫若亲赴榆社研究化石。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加大保护、 管理力度,严禁任何个人和单位进行私挖、倒卖化石活动。1961年3月18日,榆社全境被国务院公布为“古脊椎动物化石重点保护区”。曹家欣、邱占祥、周明镇、孙艾玲等各级各部门 专家相继进行研究,发表论著上百篇。
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知情的当地百姓们再次兴起的挖“龙骨”,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限令下,很快得到了制止,村民们的“收获”被悉数上交。1983年,榆社化石博物馆建成,当地发现和百姓上交的化石从此有了 自己 的家。
这里的化石独一无二
榆社剑齿象头骨和象牙,是该县化石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这件稀世的珍品,于1987年出土于该县云竹镇王家沟村的沙土中。驻足古化石前,单单长一米多、重达百公斤的头骨,明显非今日的众多象类所能拥有,而那蛋黄的色泽、细润的质感衬托下的两柱3.5米长的象牙,更让注目于它的游客震撼。
看着百万年前的生物遗迹,听着导游细致形象的讲解,人们仿佛看到了百万年前,那头拥有庞大身躯的剑齿象,正走在细雨霏霏的热带林木中。剑齿象是灭绝古象,生活在三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末到一万年前的第四纪期间。与现代象相比,它的体格要大出一半,甚至更多。它们的化石,直至今日只在亚、非两大洲被发现,而且仅限于头骨或者牙齿之类的零星部分。“剑齿虎与鬣”同样是榆社化石馆收藏的镇馆之宝。1980年,榆社县白北村的村民发现了它。在那个大型猛兽繁盛的时代,剑齿虎的尖齿为自己猎杀食物、求生自护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地质的变迁、环境的更替,使这种大型猫科动物与剑齿象一样早已灭绝。 根据 科学家的推测,这块奇异化石的生成,有它的天时地利:就在身体硕大的剑齿虎猎杀鬣狗即将成功的一刹那,当地火山喷发,将它连同鬣狗压在了地底下。
与“剑齿虎与鬣狗头骨”异曲同工的,还有两具真实而生动的大唇犀骨架。两具骨架完整地挤压、重叠在一起,导游讲解说:“当时这对兄弟、抑或姐妹,正一起扬蹄嬉戏,或者追逐猎物”,结果赶上了突如其来的火山爆发或地震。在身后的地层中,历经百万年的化学、物理作用,它们成了全球仅有的大唇犀重叠化石。
榆社大羚、云竹犀、……能够在全国乃至全球叫得响的极品,馆里还很多。
今后来这儿的游客,不仅能在现有的博物馆内体味300多万年前遗迹的风韵,还能在导游的带领下,到令无数专家们留恋的现场,亲自体验发掘古化石的全过程。当然,那些发掘到的珍贵化石,必须全部上缴博物馆。”谈到博物馆的未来,榆社县文物局局长、化石博物馆馆长王太明满怀信心。

恢复对外开放

按照上级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榆社县化石博物馆在严格落实各项规定的前提下,自3月11日起恢复对外开放,现公告如下:
1.开放时间为8:30-17:00(16:40停止入馆),周一下午闭馆(除法定假日外)。
2.参观当日,须出示本人身份证,核验个人“行程码”及“健康码”,并配合体温测量,如有体温异常者(≥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者谢绝入馆。行程卡带“*”号的参观人员,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进入。
3.观众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参观时请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