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计划》下的南京——中国最早的现化城市规划【国庆特辑】
共 2796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10-02 20:39
①
市民习以为常的,是百年前精心规划的
每到一个地方旅游,我总喜欢在城市的道路上闲逛,走到哪,看到哪,感受城市街景的美。
走过几个街区会发现一个公园,过几个街道就是某伟人的故居,商业区和居民区很好的结合,繁华但不让人想逃离,低调但不失人文底蕴。
这样的城市不必去景点,更不需要导航,只是在街道上散步就很享受。
我所在的南京,就是这样一座城市,然而今天的城市规划,其实早在1927年就大体确定了。
②
《首都计划》
今天的新街口
众所周知,新街口是南京的中心商圈,素有中华第一商圈的称号,然而呢,四周的高楼、繁华的商圈、中心的雕塑,这些其实早就在1927年的《首都计划》中就全部规划好了。
1927新街口规划图
来看这份百年前的新街口设计图,是不是觉得非常相似呢,无论是中央的环岛,还是十字路口边的高楼,都与百年前别无二致。
放大到南京的主城区,大到有几个公园,小到如何设计街道,《首都计划》中都事无巨细的罗列了出来。
《首都计划》对大型公园的规划
那么,这个《首都计划》到底是何方神圣?竟能以一纸文件,决定了六朝古都南京今天的布局?
时间要回到民国16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当即命令办理国都设计事宜。
于是就聘请了美国的墨菲和古力治作为顾问,和国内建筑师吕彦直等作为助手,联合设计出了这份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现代城市规划。
在那个 还生活在水生火热的年代,南京就已经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看齐,明确提出,要让南京成为全国城市之模范,并足比伦欧美名城也。
计划中的首都,不仅需要现代化的建筑、安置政府办公,而且需要新的街道、供水、交通设施、公园、林荫道以及其他与20世纪城市相关的设施。
③
城市布局
虽然《首都计划》是由两个美国人主刀的,但是南京的设计风格,既不像纽约曼哈顿岛那样规划成格子,也不像洛杉矶那样,变成摊大饼的设计,城市无限向外扩张。
而是充满着东方韵味,充分发挥了六朝古都的建筑史优势,提出“本诸欧美科学之原则”、“吾国美术之优点”的原则。
宏观规划鉴于欧美,微观建筑形式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实可谓集东西方美学为一体,充分发挥了中华民族折中主义的优势了。
所谓“中国固有之形式”呢,《首都计划》用了四句话加以解释:
“所以发扬光大本国固有之文化也”
“颜色之配用最为悦目也”
“光线空气最为充足也”
“具有伸缩之作用利于分期建造也”
这四句话可以说奠定了南京今天的布局,而列为首位的,便是“发扬光大本国固有之文化”,文件中所言是“总之,国都建筑,其应采用中国款式,可无疑义”,这就决定了南京古色古香的城市韵味。
不知道为何,在写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前段时间热议的“大连日本风情街”。
倒不是想说中国与日本近代以来的深仇大恨了,只是觉得中国建筑设计发展也有几千年历史,现代投资方却偏爱“欧洲街”、“日本街”。
中国风建筑群被局限在了各大影视城和旅游区里面,成为需要买票进入的景点,而少有成功融入城市生活的,多少觉得有些可悲了。
《首都计划》虽由美国人主刀,民国政府作为甲方爸爸,对于发扬光大本国固有之文化却是丝毫不妥协,这种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认同,或许是现在许多人理解不了的吧。
话题扯远了,说回到《首都计划》。
“一国必有一国之文化,中国为世界最古国家之一,数千多年,皆以文化国家见称于世界。…国都为全国文化荟萃之区,不能不借此表现,一方以观外人之耳目,一方以策国民之兴奋也。”
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南京形成了“同心圆式四面平均开展,渐成圆形之势”的城市形状,既避免了曼哈顿岛这样的“狭长之形”,又避免了“一部过于繁华,一部过于凌乱”的许多新城都会遇到的问题。
来过南京的人,都会对道路两旁的梧桐树映像深刻,这其实也在1927《首都规划》之中。
林荫大道、环城大道、环形放射等理念,都是从当时先进的欧美城市引进过来的,并且做了恰到好处的本土化设计。
④
城市绿化
宜居城市有一个共性的特点,那就是城市绿化做得很好,身处在城市中,并不会有极度的被钢铁丛林压迫的感觉。
城市绿化是一个很大的学问,每个三五年,是无法知其所以然的。
在这里呢,我找到了一份非常值得参考的解读《首都计划》公园系统的三手文献。
南京的公园系统,是一个由林荫大道连接起许多公园,而形成的综合网络系统。
城市中的公园是让人短暂放下压力的地方,或许附近就是你上班的写字楼,身体在工作的重压下得到了短暂的放松,让城市能够持续高效并且健康的运转。
这也是为什么,在曼哈顿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要不遗余力的建造一个面积达3.2平方公里的中央公园,不然的话,城市就会变得像不少讽刺动画里的那样,所有人都变成了没有感情的赚钱机器。
《首都计划》南京公园
从这张南京公园规划图来看呢,显然南京在这一点上做的是非常不错的。
由大小公园形成的绿岛,与林荫大道形成的绿轴交织成城市绿网,形成了“两横三纵”的绿地系统格局。
我们所熟知的明城墙风光带与秦淮河风光带,正是林荫大道的两个组成部分,兼具历史文化与自然美景。
秦淮河开发示意图
城南有雨花台公园,城北有鼓楼、北极阁、鸡笼山公园,城东有第一公园、紫金山公园,城西呢有清凉山、五台山公园,比较小的还有朝天宫、新街口、明故宫等绿地。
大大小小的公园,错落有致,星罗棋布,让南京城区的绿化面积达到了惊人的51%,人与自然达到了难能可贵的和谐相处。
⑤
结语
大致了解《首都计划》之后,我为先辈们为打造一座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城市所付出的努力充满了敬意。
其实后来,民国时期战争爆发,《首都计划》的建设在更多时候是被迫搁置的,里面的许多美好设想,也只有部分得到了落实。
但这并不妨碍《首都计划》之于中国的重要性。
在那个年代,中国的几个新兴城市,无不是受到列强入侵而奠定城市规划的。比如上海的外滩、德国殖民时期的青岛、日本扶植伪满洲国下的沈阳。
中国就这样被迫进行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不少人对中国自己的文化失去了信心,乃至于被贬为封建余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风潮。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像南京这样的城市,通过自主学习西方城市规划知识的方式,力图对抗殖民主义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入侵。
一部分像吕彦直这样的,怀揣着民族复兴梦想的人,用自己的努力,交出了这份充满中华文化特点的《首都计划》,这份独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第一部现代城市规划,这对于当时的有识之士而言,无异于一剂兴奋剂。
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应该以大力引进外国文化为骄傲,甚至于抹杀了本民族自己的东西。日本风情街、欧洲街这些东西,都是表象,究其根本,还是部分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不够强烈。
最后,借用一句《首都计划》的原文,结束这一次的分享,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一国必有一国之文化,中国为世界最古国家之一,数千多年,皆以文化国家见称于世界。国都为全国文化荟萃之区,不能不借此表现,一方以观外人之耳目,一方以策国民之兴奋也。”
最后,祝贺新中国成立72周年,愿民族复兴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