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荆山遗址

小荆山遗址

共 1411字,需浏览 3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小荆山遗址生活场景(龙山文化博物馆)
1991年,小荆山遗址被发现。
1991年10月25日至1991年12月24日,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章丘县博物馆对小荆山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近200平方米,初步确定了小荆山遗址的文化内涵。
199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小荆山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揭露面积450平方米。

遗址特点

小荆山遗址发掘
小荆山遗址东西约300米,南北约4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左右,由于大量取土,遗址已破坏殆尽,仅余下东北角和北半部分保存基本完好。遗址中部以及以北的地区是居住区,已经发掘和断崖上见到的房址30余处,房址多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也有方形和椭圆形者。室内有的经过烧烤,灶址上设石支脚。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30平方米。居住区东南30米处为氏族公共墓地,只制下三排东西排列有序的墓坑,墓葬为南北向长方形坂穴,葬式为单人仰身直肢葬,无葬具,多无随葬品,个别手握一蚌壳。
小荆山遗址的文化堆积一般厚1米—2.4米,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共6层,其中2—3层属汉至宋元时代的堆积外,4—6层主要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

文物遗存

小荆山遗址兼有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东周至汉代及宋元时期的遗存,主要文化遗迹为房址、墓葬和灰坑。遗址大量出土了石磨盘、石磨棒、穿孔石器及石铲、石斧、石支脚等。其石器制作方法为打制、琢制和磨制并存。遗址出土的陶器均为手制、火候较低,器物造型多不规整,有釜、罐、钵、碗、壶和猪、刺猬、人面陶器等。以夹砂红褐、灰褐陶为大宗、不见泥质陶。代表器物有圆底釜、圆底双耳罐、圆底或平底钵、圈足碗等。器物纹饰简单,主要以饰于唇部的竖、斜、横指甲纹为主,有少量刺点纹和按窝纹。此外,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骨、角、蚌、牙器等,器类有锥、镖、镞、斧、匕、器柄、饰等。

研究价值

龙山文化博物馆
小荆山遗址的出现,表明当时已经进入了稳定的定居生活阶段,丰富了后李文化的房屋建筑及社会结构研究的资料。大量生产工具的出现,尤其是石磨盘、石磨棒等加工工具的出现,说明农业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文化遗存的分期,解决了后李、西河、小荆山遗址相互关系这一争而未决的问题,说明三者之间应属同一文化范畴。
小荆山遗址出土的夹砂红陶釜,在临溏后李遗址中曾发现同类器物压在北辛文化地层之下,时代应较早,在遗址中也发现了陶猪等艺术品,说明当时的家畜饲养业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遗址所出土的颅骨己开始石化也可说明其年代较为久远。小荆山遗址的发现,为山东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提供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此外,在遗址边缘地带,还发现了北辛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东周至汉代及宋元时期的遗迹,这一发现填补了山东省北辛文化以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保护措施

1992年,小荆山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小荆山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获奖荣誉

2021年,该项目入选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省考古学会承办的“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