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城遗址

戚城遗址

共 3845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4-05-24 10:16

历史沿革

1963年4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戚城遗址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进行了初步的钻探和摄影、绘画等工作。初步调查的结果是:根据对东城墙和南城墙缺口处所见的城墙剖面情况来看,城墙明显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包含有汉代遗物,下部包含有周代遗物。
1965年11月中旬,经过多方协调,李仰松先生带着考古人员对戚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试掘。
1986年11月,(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对戚城遗址东城墙进行解剖,对城内东北部文化层进行了试掘。
1992年,濮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戚城城门及城内布局进行了初步勘探,在城内发现有道路、夯土基址等遗迹。
1995年,濮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也对戚城遗址进行了局部试掘。
2006年岁末,濮阳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开展冬季植树造林活动时,在城内西南部发现有龙山灰坑打破夯土墙的现象。
2008年6月到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对戚城遗址进行全面勘探。共勘探面积约30000平方米,发掘面积约280平方米,除了对龙山时代城址城墙进行解剖外,还清理出不同时代的灰坑40个、灰沟5条、墓葬5座,出土陶、石、骨、角、蚌等一大批龙山时代不同质地的遗物,这对龙山时代城址的分布、保存状况、城墙结构、建造程序、修筑方法等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
2014年3月到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对戚城龙山时代城址南城墙中段缺口处、西北拐角处进行发掘,同时对城内布局及城外壕沟等情况进行了专门勘探。共发掘面积664平方米,勘探面积约50000平方米,清理不同时期的灰坑17个、灰沟4条、墓葬3座、排水渠1条、道路7条,出土陶、瓷、铜、铁、石、骨等不同质地遗物200余件,采集陶片和瓷片280袋、兽骨8袋、土样11袋。
戚城遗址

遗址特点

戚城龙山时代城址平面呈圆角近方形,方向20°,与晚期城址大体重合,略有错位,东西长约420米,南北宽约400米,面积近17万平方米(含城垣)。
戚城龙山时代城址所在的地势东部,尤其是偏东北部较高,龙山城墙淤埋较浅,后期破坏相对严重,保存相对较差。西部地势较低,龙山城墙淤埋较深,后期破坏相对少,保存相对较好。戚城龙山时代城墙一般残高1~5米,局部被破坏殆尽,残高不足50厘米,局部则残高可达六七米。从发掘情况看,以东城墙TG1北壁为例,龙山城墙顶部残宽约14.3米,底部残宽约28米,残高约3.05米;西城墙TG2南壁上,龙山城墙顶部则残宽约5.55米,底部残宽约22.4米,残高约 4.7米。
关于戚城龙山时代城墙的结构和建造程序,以TG1北壁为例, 戚城龙山时代城墙的结构上分主墙体和内护坡两部分。戚城龙山城墙修建前,先将地面稍加平整,然后在其上直接修建而成。先修建主墙体,再在其内侧修建内护坡。主墙体则是先在其外侧底部夯筑5层,形成一个上窄下宽的梯形台子,作为墙心。墙心底部宽度超过10米,顶部宽约7.2米,高约0.8米。为了使墙心内侧坡度变缓,顶部宽度增宽,又在其内侧夯筑一层倾斜状的堆积层。然后,在墙心上版筑两层。其中,下层为多排纵版;上层则为多块横版。其后,在版块层之上夯筑堆积层,使高度增加。在增高过程中,各堆积层内侧逐层内收,外侧基本对齐,从而使主墙体已建部分内侧呈台阶状,外侧则坡度较陡。此后,再在已建部分内侧呈台阶状的立面上夯筑数层,使其高度于已建部分同高。夯筑的各层,均呈拐尺状,以便使之与台阶状立面紧密地嵌合在一起。主墙体修筑以后,再在其内侧夯筑数层倾斜状堆积层,形成内护坡。TG1南壁,城墙内护坡上,则见有堆筑的堆积层。从TG1北壁看,主墙体和内护坡的堆积层大体可分红褐色土层和含沙量相对较大的黄沙层两种。其中,红褐色土层粘性较大,夯筑后,非常质密、坚硬,而黄沙层则相对疏松。从主墙体墙心到内护坡,两种堆积层有规律地间次叠压堆积。这既保证了城墙的坚固程度,又可节省材料,同时也表明戚城龙山城墙的建造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戚城龙山城墙修建过程中使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版筑法。发现有版筑过程中形成的台阶状立面。版块之间的立面上亦发现有较为平整的夹板痕迹。版块既见有纵向排列的,亦有横向分布的。每排版块之间采用错缝版筑。版块长短、大小和厚薄不一。版块长1.1~3米,宽0.6~1.05米,厚0.5~0.85米。此外,戚城龙山城墙主墙体和内护坡均普遍使用了夯筑法修建堆积层。版块的版筑过程中,在夹板与夹板之间填土的时候,亦均采用层层夯筑的方法。从主墙体和内护坡的堆积层及版块内部的夯层看,有平层夯筑的,亦有倾斜夯筑的。夯层厚约5~15厘米。夯窝3~7厘米,为集束棍夯。仅在内护坡局部见有堆筑法修建的堆积层。
通过勘探,在戚城龙山城墙南城墙中部,发现一处缺口。该缺口宽约35米,亦是戚城南出的通道所在。该缺口即是2014年度的一个发掘区。该发掘区呈“田”字形布设10米×10米探方4个。发现宋代道路4条、汉代道路3条,均呈近南北向分布;近南北向的汉代砖砌排水渠1条。晚期城墙汉代、宋代附加修筑部分北侧即内侧,发掘区中部,发现有疑似建筑倒塌的石块堆积层。石块堆积层里既出有晚期遗物,又出有龙山时代陶片。其西侧,探方壁上残存有属于龙山城墙的堆积层。该堆积层残厚约15厘米。上述不同时期的道路集束式地交叉穿行此间,又有排水渠亦在此间通行,这很可能表明此处及其附近区域都是戚城南出的通道所在。
城内发现东西向干道2条,南北向干道1条。在城内,发现有大面积的夯土基址。夯土基址主要集中在城内的中部偏东,部分则分布于城内西南部。在城内东部偏南,既往的发掘中,发现有少量东周墓葬分布。
针对城外壕沟,尤其是龙山城址城外的壕沟情况,亦做了专门的勘探。龙山城墙四围外侧均可能有与之相配套的壕沟分布 。其中,北城墙外的壕沟紧贴在墙外侧;东、南、西三面的壕沟则均未贴墙挖建,距城墙约20米左右。北面与南面的壕沟稍窄,宽度约在25~30米之间;东面与西面的壕沟稍宽,宽度约在33~35米之间。壕沟的深度不一。其中北、东、南三面的壕沟大体在3~7.5米之间。在西面壕沟的勘探中,向下探至距地表11.5米,壕沟自深5.5米处时,由于较深,未能继续下探至壕沟底部。西侧壕沟深度不明。四面壕沟内的淤土特征明显,局部地段壕沟内勘探出具有龙山时代特征的陶片。勘探中,发现戚城晚期城址外围亦可能存在与之配套的壕沟。如晚期城址东面的壕沟位于龙山壕沟的西侧;东北角城外,见有晚期壕沟打破龙山时代城墙的现象。
戚城遗址平面图

文物遗存

各类文化遗存分布情况及出土遗物概述如下:
裴李岗文化层,分布在城址内的东北部,出土物有缸、钵、壶和磨盘石足等。
仰韶文化遗物,分布在城垣东部与东墙下的灰层中,采集到的有夹砂红陶罐、泥质红陶钵、小口尖底瓶等残片。
龙山文化,多分布在城垣东部。灰层中包含物相当于丰富。采集到的完整或可复原的陶器有泥质灰陶碗一件、泥质灰陶方格纹罐二件。另有大量的鼎、盆、碗、豆等碎片。纹饰以方格纹绳纹为主,其次有磨光、素面或蓝纹。灰层中含有大量烧土(有的是草拌泥),并采集到石斧,蚌镰、贝等遗物。
商代文化遗存仅散见于地面上和城墙夯土中,未见灰层,遗物数量也较少,采集到的有灰陶细绳纹鬲、大口尊、盆等残片。
周代文化遗存数量最多。从沟沿或土岗断面暴露的文化层可以看到纯陶片层。器形以灰陶或夹砂红陶鬲最多,另有瓮、罐、盆、甑、豆等,还采集到铜镞三枚,呈三棱形,铁杆锈残。1995年春,发掘出土马铃和车马器残件。传世有“孙林父簋”(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汉代文化遗存,以城垣内西、北、中部分布最多。有较多的大型陶器碎片,如瓮、缸。此外也有盆、豆等碎片。除陶器外,采集石磨一件,铁犁二件,铁镬一件(有方銎)、铜釜一件(稍残)、三棱形铜镞四枚、两翼形铜镞二枚。
地面与灰层中还有不少时代特征不显著的烧土块、陶窑残壁,兽骨、蚌壳、砺石等遗物。

文物价值

戚城龙山时代城址是一座时代明确,结构清楚,建造有序,筑法考究的龙山时代城址,也是濮阳地区首座经过考古发掘证实了的龙山时代城址。它位于太行山脉与鲁中南山地之间冲积平原的中间地带,居于豫东北,临近鲁西、冀南,地理位置重要。种种依据表明,上古传说中的颛顼、帝喾、舜等均在以濮阳为代表的豫东北地区活动。戚城龙山时代城址的发现、发掘与研究再次表明以濮阳为代表的豫东北地区也是探索中原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措施

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将戚城遗址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2月19日,戚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