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城遗址

唐王城遗址

共 191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16

历史沿革

从民国十七年(1928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考古学家都曾到唐王城遗址进行调查、试掘,挖掘出了一批文物。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对唐王城遗址进行过多次文物普查、复查。
唐王城遗址
2019年7月,为加强对唐王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阿克苏地区争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81万元,对该遗址进行抢险加固。项目内容包括:保护范围内设置警示标语;清理生长在遗址上且根系危害遗址本体的植物;对部分城墙裂缝采用培土支护、渗透灌浆等技术进行加固;清理城墙坍塌位置,对坍塌和缺失部位采取覆土支护的方式进行修整保护等。

遗址特点

墙垣
唐王城遗址位置图
唐王城遗址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60米,南北宽约160米,周长约840米。北墙方向为北60°,四周墙垣保存较好,墙基宽11~20,米顶部宽1~6米,残高5~15米。四角各有一段斜向伸出的垛墙,可能是角楼瞭望的建筑,垛墙长约3米,顶宽1~5米。每面墙垣均分布有马面,数量多少不等。其中东城墙有5个,西城墙因筑有瓮城门只有2个,南城墙有8个,北城墙亦有8个。城墙的马面间距25~40米不等,马面顶部长2~4米,宽4~8米,有的马面尚高出墙垣1~2米。城门一座,位于西城墙的中部,宽约10米。外筑瓮城门,东西宽约13米、南北长约34米瓮,城门西向,宽约8米。城内东部保存有大型土台基,编号D1,边长约27米,周长约108米,残高约4米。土台基上部残存土坏、木构件等。
墙垣建筑结构
唐王城遗址
唐王城遗址古城墙垣的建筑结构方法。以东南部城墙为例,墙基底部垒筑结构是自坍塌的浮土表面往上可大体分为五层:第一层由捆扎成束的红柳、芦苇横向平铺而成,厚约10厘米;第二层即为堆筑的黄土层,厚约30厘米;第三层又是红柳、芦苇铺垫层,厚约15厘米;第四层又是为堆筑的黄土层,厚约60厘米;第五层仍是铺垫的红柳层,厚约15厘米。第五则以上至墙垣的顶部皆以土坯垒砌,土坯长35~40厘米,宽20~30厘米,厚10厘米。古城处的地理位置亦是渭干、库车河流域的尾闾地带,塔里木河北岸,沼泽、水草多,土地碱化严重又受风沙侵蚀。采用这种基础建筑结构,可防止盐碱侵蚀墙基,抵御风沙,是塔里木盆地历史悠久的、普遍的一种适应天时地利的建筑基础模式。
附城圈
唐王城遗址古城的南墙外增接一座附城圈,围筑的附城只有东、南、西三面墙垣,北墙垣即是古城的南城墙。墙垣建筑结构为土筑,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100米,周长约700米,城门位于西墙中部。墙垣断断续续坍塌,但基部犹存,墙基最宽达20米,残高约8米左右。城内泛碱,局部暴露出的文化堆积有大量的木建筑构件、陶器片以及很厚的畜粪堆积物等,城垣内的西北阳尚存有枯井遗迹。说明唐王城的南墙垣外附有养马城遗址,这对进一步认识唐王城的性质和作用等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高台建筑遗址
唐王城遗址古城外西北隅约百米之外的三座高台建筑遗址,其中D2呈圆台形,东西宽约3米,南北长约4米,残高2米。顶部暴露着红烧土、木炭、红柳、芦苇等。D3高台基顶残存着红柳层铺垫的土坏垒砌的建筑基础。D4高台基周长约170米,残高约10米。顶部的人工建筑仍是铺垫的红柳层,上垒砌土坯,筑法与古城墙垣相同。西侧尚存居址,呈坐南向北一列四间,东西长约26米、南北宽约5米。残墙基厚1.1米,残高0.3~1.5米。土坯长30~40厘米,宽23厘米,厚10厘米。

文物遗存

唐王城遗址内外采集到陶、石、铜、木琉璃钱币钱范等标本。其中可供断代的有陶器、木器和钱币。尤其是城内高台建设遗址中出土的高浮雕忍冬纹的柱头装饰、唐代开元,乾元重宝、大历、建中通宝,龟兹无文小铜钱范及60余枚龟兹无文小铜钱等实物表明,古城的建筑时代和延续使用的历史久远。

研究价值

唐王城遗址处于古龟兹国屯兵中心区域,是新疆最大的古城之一,对研究安西大都护府旧址、西域边政史具有重要历史及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唐王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唐王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塔里木乡英达雅村东约5千米处的荒漠中。

交通信息

自驾: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唐王城遗址,路程约93千米,用时约1小时40分钟。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