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岗区

联合创作 · 2023-07-26 02:00

地名由来:伍家岗原为长江边上的一座黄泥巴小山岗。清光绪年间,郎中伍静山率全家到东湖县城东南濒临长江的黄泥巴岗悬壶济世,当地百姓口耳相传,将此岗称为“伍家岗”,“伍家岗”地名便由此而来。伍家岗区名由辖区之伍家岗地名而来。

伍家岗区

宜昌天然塔

宜昌天然塔

宜昌博物馆

2022年8月,伍家岗区入围2021年度中国县级政府政务诚信综合水平百强县。

2022年3月,伍家岗区被确定为2021年湖北省茶叶主产区。

2021年10月,2021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名单发布,伍家岗区名列第97。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伍家岗区人口数量为33.63万人,位列宜昌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位,位列湖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8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605位。

2021年3月,伍家岗区上榜2021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市榜第55名。

2019年3月,伍家岗区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西片区)。

伍家岗区是宜昌市主城区之一,东连猇亭区,南与点军区隔江相望,西与西陵区毗邻,北与夷陵区接壤,全区国土面积91.28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40个社区)、1个乡(8个社区、16个村)和1个省级开发区(湖北伍家岗工业园区)。实有耕地面积114.72公顷。森林(林地)面积2399.26公顷,森林覆盖率28.30%。2021年常住人口33.63万人,城镇化率100%。2021年公安户籍年末总户数84303户,年末户籍总人口208274人。

【自然地理】伍家岗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地貌大致分为低山、丘陵、岗状平原三种类型。离长江中上游分界处的西陵峡口约10公里,距三峡水利枢纽约38公里。是鄂西和川东一带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进出三峡必由之路,川鄂交通之咽喉。伍家岗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较长。伍家岗区水系属长江水系,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

【交通和旅游】伍家岗区作为宜昌主城区,享有上接巴蜀、下行荆襄、南通湘粤、北达中原的优越地理位置;濒临长江黄金水道,长江岸线绵延约15公里;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荆宜高速、沪渝高速、宜万铁路、汉宜铁路交汇穿越,宜昌火车东站、宜昌汽车客运中心站、三峡游客中心坐落伍家岗区,毗邻宜昌三峡国际机场,水陆空立体交通无缝对接,构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的洼地,是鄂西、渝东区域性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伍家岗区有天然塔、五一广场、夷陵长江大桥、伍家岗长江大桥、宜万铁路大桥、滨江公园、龙盘湖风景区、宜昌大撤退纪念园和世界和平公园等旅游景点,天然塔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济发展】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384.62亿元,不变价增速1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28亿元,同比下降4.2%;第二产业增加值82.44亿元,同比增长23.2%;第三产业增加值301.89亿元,同比增长18.6%。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0.09:21.61:78.30调整为0.07:21.43:78.49。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74万元,同比下降3.0%。全年工业增加值51.58亿元,占GDP比重13.4%。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30.2亿元,同比增长46.0%。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0.89亿元,占GDP比重8.0%。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28家,实现总产值175.95亿元,同比增长48.8%。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9%。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15亿元,同比增长30.3%。外贸进出口总额27.48亿元,同比增长125.4%。利用外资1897万美元。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47亿元,同比增长4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20元,同比增长10.7%。

【文化体育和卫生】全区现有各类教育机构68家,其中公办教育机构36家(包括初中7所、小学12所、幼儿园11所,二级单位6个);民办教育机构32家(包括民办学校4所、民办幼儿园28所)。伍家岗区先后荣获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湖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先进区、全市首批区域教育现代化达标区等多项荣誉。全区拥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07家,体育场地(馆)507个。公共图书馆1家,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6000千册。村(居)文体活动室64个,农家书屋19个,文化广场75个,晨晚练点78个,全民健身路径166条。校外体艺培训机构170家,民间艺术基地2个。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223家,其中:市管医疗机构13家(包括妇幼保健院1家、中医医院1家);区管民营一级医疗机构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爱心护理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家、村卫生室15家、社会办诊所及其他185家。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历史沿革:

伍家岗区系1亿年前地壳运动隆起的陆地,约在7千万年前形成。

夏商时期,伍家岗区一带为古荆州地,西周时为楚国地,秦时属南郡,西汉时为夷陵县属地。

东汉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魏在今伍家岗区临江坪一带设置临江郡。

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临江郡改称宜都郡。

东吴黄武元年,即公元222年改称西陵郡。

自晋太康年间,即公元280年至289年,复改称夷陵县地后,伍家岗区一直是古夷陵,今宜昌的一方土地。

清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5年,伍家岗区一带所在的彝陵州改为宜昌府。

1852年以后,川盐运销鄂境,今伍家岗区大公桥、万寿桥一带沿江设立码头和堆货场。

公元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辟为通商口岸后,今伍家岗区的大公桥一带成为街市区,胜利一路、万寿桥一带成为商贸市场和宜昌主要的水陆交通门户。

1912年,伍家岗区一带为县城郊区,境内宝塔河,沈家店,临江坪等地为镇。

1949年7月,今大公桥到万寿桥一带划为宜昌市域,属宜昌市第一区(信义镇),其余地区属宜昌县第八区。

伍家岗区前身为宜昌市城区和陆续由宜昌县划入的市郊区一部分组成。

1950年,撤销市辖区建制,废除保甲制。

1951年,今杨岔路一带划入宜昌市域。

1952年,汉宜村由宜昌县划入宜昌市;1956年3月,宜昌县白洋乡联合社,今宝塔河一带划入宜昌市;1958年10月,宜昌县伍家乡的共前等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白洋乡的火光等五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划入宜昌市。

1961年,除保留伍家乡的共前、共勤、林特场、洋坝蔬菜科研所、水产大队,白洋乡的火光等村外,辖区1958年由宜昌县划入的其他社队退归宜昌县管辖。

1970年宜昌县伍家公社、花艳公社的3个大队等划入宜昌市。

1971年宜昌县花艳公社、白洋公社的6个大队划入宜昌。

1974年,成立宜昌市伍家岗街道办事处。

1975年,伍家、白洋、花艳公社合并组建成新的伍家人民公社。

至此,原宜昌县的伍家及花艳、白洋公社一带分别划入宜昌市郊。

1980年,成立宜昌市万寿桥街道办事处。

1984年,土门乡灵宝大队的8个生产队和土门乡车站大队的4个生产队,天台乡钟家畈大队的第八生产队划入宜昌市郊区。

1984年3月,撤销郊区各人民公社,改伍家人民公社为伍家乡。

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出国函[1986]第188号文件,批准成立了宜昌市伍家岗区。

属宜昌市至今。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