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章
人物生平
早上8点,业的职工陆续上班了,这时他们的董事长、77岁的王斌章老先生已经工作了4个小时。每天早上4点起床,批文件、画图纸、看书、想问题&hellip&hellip晚上11点睡觉,这是王斌章多年的工作习惯。“我每天工作14个小时,晚饭后花两个小时步行5公里(8000步)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王斌章这样告诉记者。记者突然明白,“天堂”的发展,一如他的掌门人靠的是勤勉、诚信。没有资本市场的搏击,也没有扣人心弦的神奇故事,默默地、稳稳地靠一把伞,“天堂”的销售额超过了3亿元,利税2300万元,确立了我国制伞行业不可撼动的龙头地位。
王斌章经商可谓大器晚成。1980年,55岁的他在杭州动力机厂的转轮上被60度抛出,昏迷了7天7夜。真应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老话,1984年退休后的王斌章就攥着2000多元现金挂靠在留下镇工办的名下办起了雨伞厂。伞是杭州的四大特产之一,当时杭州伞厂、伞厂等已经闻名全国,但谁也没有想到几年后一统伞业江湖的居然是晚年创业的王斌章。
但王斌章对这个结局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王老先生今清晰地记得:当初他开的伞厂其实就是一个作坊,第一天做了20把伞,他兴冲冲地拿到武林广场的“红太阳”地摊,每把7元钱,而当时市面上普通的雨伞都是1—2元1把。这凭的是他的伞坚固耐用。早在80年代初,王斌章就在五联农机厂帮助设计生产制伞设备,销往全国各地,他设计生产的制伞设备其科学性和精密程度甚至引得的技师都慕名前来参观。
今“天堂伞”拥有国内外制伞业中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如自动蜂管机、槽管自动模三合一成型机床等,在国内制伞业中首家开创了自动化生产工艺。王斌章自行研制的电脑自控尼龙开幅机、槽管自动抱马鞍冲孔机等,性能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王斌章拥有的一手硬功夫,让别的制伞企业只能望其项背。
别看普普通通的一把伞,它的零件有100多个,伞面、伞骨、伞杆、按钮等等,这里充满了无数智慧。历年来,王斌章获得有关雨伞的专利有40多项。从普通防雨布到如今的,从铁杆到铝杆、镀铬杆,从弹簧片到按钮,从顺四节到倒四节每一个小小的革新都成了天堂伞的骄傲。从1996年开始,市场上出现大量仿冒“天堂”的雨伞,让王斌章不胜其烦。最后,王斌章采取的办法是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他不停地对制伞设备进行改进,提高工艺技术,到1999年,仿冒“天堂”的势头被遏制住了,因为仿冒者来不及更换新设备。
说起天堂伞的创新,不能不提及“天堂”发起的“紫光行动”。
王斌章送给记者一把防紫外线超轻遮阳伞,重160克,折叠起来长20厘米,已经成了都市时尚女性包中如化妆品一样必不可少的携带物。
由于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和太阳黑子的频繁活动,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天堂公司抓住这一契机,经过千百次的反复试验,“天堂”终于于1996年开发出一种特殊的防紫外线工艺处理技术——防紫外线再涂层的工艺、配方及覆层方法,该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到2000年,“天堂”已自行研制了提花色丁、银葱色丁、转印色丁、唛克布、碰击布和t/c布料等一系列美观时尚的防紫外线面料,经严格测试,紫外线防护等级达50+,为最优。天堂伞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投资500万元做广告,“紫光行动”使天堂伞的销售额由1999年的1.8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2.2亿元,更是突破了3亿元大关,“紫光行动”引导了一种都市消费新潮流。
创新没有止境,天堂伞正在防褪色、防水渍、防酸雨等方面的研究上加大投入。
王斌章好书法,公司里外到处可见他的墨宝。早在办厂初期,王斌章就把亲自书写的“宁失万贯,不丢品牌”的条幅挂在厂区,从此成了天堂人的座右铭。“、能干、勤劳”几个大字在“天堂”的厂区特别醒目。那是王老先生对自己也是对天堂人的要求。近20年之后,当国人大谈诚信经营时,不能不让人佩服王斌章的远见。但王斌章却不同意记者的看法:当时讲品牌、讲诚信根本没有作秀、标榜什么的意思,也没有想为做大企业留了口碑什么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思想,只是出于本能地觉得赚消费者一分钱,就得对他们负责。厚德载物,“天堂”的今已经给了王老先生最大的回报。
天堂伞实行终身维修,如今还有10年前的天堂伞送来修,只要有零件,照修不误且不收分文。凡外地寄来的伞修好后邮寄出去,且附5元钱作为给对方邮寄费的补偿,这一做法“天堂”已坚持10多年。“天堂伞修的可不多了”,王斌章话峰一转,“如果有质量问题,销售公司必须立即更换新伞,并把有问题的伞月月汇总,追究生产人的责任,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上个月,天堂伞销出200万把,月底汇总有质量问题的是270把,次品率在万分之二以下,这在同行中是绝无仅有的。正是由于天堂伞无可挑剔的品质,使天堂伞身价倍增。1994年底,天堂雨伞供不应求,半年之内三次调价,价格从每把17.8元涨到28元,依然全部卖光,资料显示当年人民币没有贬值,财富就这样迅速集聚,“从那以后就发起来了”,王斌章这样说,“当然我们的价格定位是中档,同样品质的进口伞,要卖到上百元”。
天堂伞业集团被中消协授权许可使用“3·15标志”,全国只有20家,浙江省只有2家获此殊荣。
人物轶事
招安“售假大王”
让儿女们觉得老爸英明无比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天堂伞的营销策略发生了战略性转变。一直以来,天堂伞是靠全国数以千计的百货批发站传递到全国城乡,这个渠道似乎很顺畅,几十、几百箱进货,然后一级一级批发下去,挺省心的,但国有商业的弊端也日渐显现,官商作风,平均为2年。“天堂”的资金被压死了。王斌章断然决定退出百货站,直接进商场,逼得销售人员嗷嗷乱叫,跑商场多辛苦呀,发货是几把几十把,但它的资金周转率是4个月。1993年底,全国零售百货商场销售额前100位的商场“天堂”就进去了93家,另外7家因为是食品店和书店所以没进去。 走进大商场,天堂伞的身价骤增。随着天堂伞和国内伞业价格差距的拉大,几乎一夜之间全国冒出了无数假冒“天堂”的雨伞,仅杭州地区就有10多种仿冒天堂商标的雨伞。1996年—1997年,成了王斌章记忆中最痛苦的岁月,一向开朗的王斌章急得寝食不安:假“天堂”会毁了真“天堂”,必须得想出一个万全之策。由于假“天堂”多得铺天盖地,各专业市场都有,靠“天堂”本身的力量甚至工商的力量根本不可能赶尽杀绝。招安——王斌章想出了一个妙计。当时专业市场内的假伞低质低价恶性竞争,贩假者的利润不多,“天堂”在全国160多个专业市场挑选营业额较大,人品又相对可靠的经营户作为“天堂”在当地的总经销,其它售假的小经营户成为二级、三级天堂伞的经销商。“让他们经销天堂伞比卖假货有赚头,这就行了。”王斌章这样想。
这样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同时在工商部门的严厉打假下,假冒“天堂”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
“砍站司进商场”、“招安打假”,这一个个决策今仍让王斌章老人得意不已。
六个子女各管一个公司
2000年,渐渐做大的“天堂”成立了天堂伞业集团,但这毫不影响“天堂”的。天堂的董事会:董事长是王斌章,董事是他的6个子女。2个儿子4个女儿每人一个掌管着“天堂”的6个子公司。让王斌章感到满意的是6个子女个个都有经商天赋,把各自的一摊打理得有声有色。尤感欣慰的是6个子女没有财产纷争,谁占多少股份由老人说了算,没有一人讨价还价。业集团的股份,王斌章占20%,大儿子王杭生占18%,另外几个儿女多少不一。
把6个子女都留在“天堂”没有什么不妥吗。谈到这个问题,王老先生显得很亢奋。有几个子女原来的单位都不错,比如老五王小英原是杭丝联设备科长,当时怎么也舍不得离开,老先生是翻了脸下命令让她辞职。“这是为了给他们锻炼的机会。”王斌章这样说。
如今53岁的大儿子王杭生成了“天堂”的总经理,儿子掌舵给“天堂”的营销带来了新思维,老父亲以前从来不打广告,而儿子在中央电视台就投了600万元。在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天堂”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投入120万元广告,“天堂”品牌日见响亮。老父亲对儿子的营销方法很赞赏。
“天堂”花7000万元买下了破产后的钱江机床厂和另一家国有企业。这里将是“天堂”的新厂区,占地230亩。“天堂将会是一番新景象,3.8万平方米的新厂房将生产设施和物流科学配置,这里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制伞基地。”显然王老先生对儿子的经营很满意。
“有没有考虑让技术骨干或营销骨干也入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