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首遗址
共 1264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09:59
历史沿革
秦王嬴政元年(前246),秦始皇采纳韩国水工郑国关于引泾灌田的建议,历时10年修成。
1985年冬天,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的秦建明到泾河边调查,发现郑国渠首遗址位于泾河瓠口一带的礼泉湾里村和上然村之间,被当地人叫作"老虎岭"的地方。
1986年5月,成立了郑国渠首文管所。
郑国渠首遗址
遗址特点
郑国渠是中国战国时期继西门豹治邺(今河北、一带)建成漳水十二渠、秦蜀郡守李冰建成都江堰(今四川)之后的又一大型水利工程,它从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用洪用砂方面都有许多独到之处,是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首创。
改建工程
文物遗存
1985年钻探、调查,确认渠首位于泾河出山口东南3千米。发现东西向拦河大坝1座,原坝长2650米,除长约450米的河谷部分被冲毁外,其余阶地部分保存基本完整。坝南阶地散布大量秦汉时期的瓦砾,坝体上有汉代陶窑和墓葬分布,坝东侧发现引水口及渠道遗迹。在渠首周围长约7千米、宽约3千米的范围内,还遗存汉白渠,前秦、隋、唐引水渠,宋丰利渠,元王御史渠,明广惠渠,清龙洞渠等渠首遗址,发现历代渠道20余千米,水坝、引水口、退水口、闸槽、水尺等遗存10余处,水利碑刻及摩崖石刻20余通。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两千多年来,郑国渠为促进关中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战国郑国渠开引泾灌溉的先河,历经汉代白公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龙洞渠,乃至民国时李仪祉先生主持修建的经惠渠,反映了引泾工程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谷口附近现存的郑国集故道、郑国渠与白公渠汇合处、郑国渠拦河土坝、白公渠口、白公渠故道、丰利渠口、王御史渠口,广惠渠口等水利工程遗址和大量的石刻文物,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引水、蓄水、灌溉工程技术的演变,是一座“天然的中国水利史博物馆”。
保护措施
1980年,泾阳县人民政府将郑国渠首遗址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将郑国渠首遗址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其保护范围:重点保护范围为引泾渠首,北起泾惠渠滚水坝,南至古大坝,西起泾河东岸,东以经惠渠为基准外延200米为界。古大坝:坝坡底起延伸5米,全长1500米。一般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与重点保护范围相同。
郑国渠首遗址
1996年12月19日,郑国渠首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荣誉称号
2001年,郑国渠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
2008年,郑国渠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2016年11月8日,郑国渠成功申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旅游信息
评论